附”,乃立为“东海王,都东瓯,世俗号为东瓯王”。
至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惧闽越攻击,“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间,”国灭。公元前85年(汉昭帝始元二年),以其地为回浦县地,隶会稽郡南部都尉(据《汉书·地理志》)。
东汉光武帝时将原来的闽中地更名章安(《后汉书》及《宋书》另引晋《太康记》:“本鄞县南之回浦乡,章帝章和元年立”),属会稽郡东部都尉。
公元138年(顺帝永和三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三国吴大帝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分永宁县南面置罗阳县(后改安固县),并在仙口一带设横屿船屯,仍隶会稽郡东部都尉。257年(三国吴孙亮太平二年)以会稽东部都尉设临海郡,罗阳改属之。268年(三国吴孙皓宝鼎三年),改罗阳县为安阳县,领属不变。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安阳县为安固县,隶属州郡仍无变动。这是平阳建县前的历史。
283年(晋武帝太康四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仍隶扬州临海郡。323年(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分临海郡设永嘉郡,横阳属之。
县治据说是郭璞所选,隆庆《平阳县志》云:“自晋郭景纯定县治,以仙坛、昆山对峙于前,鸣山、石塘拥障于后,故宋令陈容有‘前分凤翅,后叠蛾眉’之句。俗传左右二山为斗牛,鸣山为伏虎,言其形势也。”在当时闭塞的条件下,县城不得不偏于东北一隅。
隋唐之际,因战乱频仍,一度撤销县制,并入安固或永嘉,而自701年(武后大足元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为吴越国辖地,改名为平阳。
宋朝以后,平阳已成为“两浙咽喉,八闽唇齿”。至明、清两朝,“邑之盐亭大小屿诸山,向为斥卤者,兹皆为沃壤,而旁海成市如堂奥焉。至番舶贡琛,往往守风其间。远望海上马鞍、麂山,俨然外屏。是不独两浙咽喉,八闽唇齿,抑又为大洋之门户矣”(乾隆《平阳县志》)。
民国以来,一直延续县级建制,并发展为平阳、苍南两大县。
自283年(西晋太康四年)建县以来平阳县境历经多次小变迁,一次大变迁。
1452年(明代宗景泰三年)闽、括间政局不稳,山民穷困无告,时有起义发生。为了加强统治,巡抚孙原贞奏设泰顺县,因析原归仁乡的三十八、三十九、四十都三都的区域归泰顺。三十四都因无户口可稽,以其地分隶三十二、三十三、三十五都,全县由55都减为51都。
清初,郑成功等义军在东海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1661年(顺治十八年)曾下令“迁界”由尚书苏纳海负责,“撤边海三十里居民而空其地”,实行彻底的坚壁清野、移民并村的残暴政策。平阳副总兵张思达反对当时县令高仪坤依瑞安例内迁五里的主张,坚持内迁十多里,造成“男号女哭,四境相闻”的惨状,田园弃置
过半,“所存图里,十仅有四”。
1670年(康熙九年),清朝严正声明政局较前稳定,下令“展界”,一直到1691年(康熙三十年)才恢复原来图籍。只有原属二十四都的南麂诸岛,明时居民因倭寇之乱散入内地,以军籍余额编补,名存实亡。南明时,郑成功曾驻营其地,终清之世,未入版图。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垦发展,建立乡制。
1952年将瑞平行政村从瑞安凤翔乡划归腾蛟区的龙尾。
1953年,又将属瑞安石龙乡的根竹行政村划归腾蛟包洋。
195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南麂乡划归成立不久的洞头县管辖,1957年8月,又将其重划归平阳,恢复原貌。
1955年秋,国务院决定,将平阳管辖的台山列岛划归福建省霞浦县。宋桥乡的杜山头自然村毗邻瑞安,历史上一半属瑞安,一半属平阳,管理方面诸多不便。经两县有关代表磋商,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经上级批准后,于1958年上半年,将该村划归瑞安县仙降区吴桥乡管辖。
平阳原是一个大县,居
全省第二位。土地总面积相当于瑞安、文成二县之和,而耕地面积则比瑞安、文成、泰顺之和尚超出5万多亩,人口则占温州地区的三分之一。
1980年,浙江省和国务院根据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需要,接受全县干部和群众的要求,颁发了(81)国函字68号和浙政(1981)68号文件《关于平阳县划分为平阳、苍南县的通知》,决定于1981年开始,将平阳县的矾山镇和宜山、钱库、金乡、灵溪、桥墩、矾山、马站7个区析出,另建苍南县,这是平阳建县以来县境的最大一次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