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iche baoyang
[外文]:motor vehicle maintenance
对使用中的汽车进行的维护作业,以维持汽车正常的技术状况和延长汽车使用期限。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各个摩擦副会有磨损,润滑油(脂)及其他工作介质会变质、失效或滴漏,零件表面会积存污垢,连接件会松弛,金属零件会发生锈蚀、疲劳或变形,橡胶和塑料等非金属制件会老化或受损伤等。这些都会使汽车技术状况变坏,工作性能降低。为此,必须适时地进行相应的保养作业。保养作业通常是安排在汽车总成和零件性能变坏之前进行,所以说汽车保养是消除隐患和防止技术状况恶化的预防性措施。1943年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最早向美军和民用企业推荐汽车的预防保养制度,以后各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保养制度。
作业项目通常包括下述五个方面。
(1)清扫:汽车内外表面的打扫、清洗和擦拭,以及各种滤清器滤垢、燃烧室积炭和冷却系水垢的清除等。
(2)润滑:向各润滑点加注或填充润滑脂,以及加添或更换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主传动器等的润滑油。
(3)紧固:主要是紧固各螺纹连接件的螺栓、螺母。
(4)检查:主要是检验汽车的工作性能和局部工作状态,如汽车的制动距离和制动蹄片的磨损量、发动机功率和气缸压力、油路和电路技术状况是否符合规定。
(5)调整:根据检查作业结果,把汽车总成或零件调整到符合规定的技术状态。
分级汽车保养的作业项目及这些项目的合理周期随汽车类型和运行条件而异。有些作业是每个工作日必须实施的;有些作业可间隔较短的行驶里程;有些作业则可间隔较长的行驶里程。除每个工作日进行的例行保养外,汽车运输企业都把其他保养作业项目划分为若干级,规定出实施的间隔周期──行驶里程。通常以间隔周期最短的保养作业项目为基础项目,逐级增加某些周期较长的作业项目,构成多级的连续循环作业。各国汽车运输企业规定的汽车保养的分级方法及各级的周期和作业项目不尽相同。中国基本上定为三级保养:一级保养以润滑、紧固为中心;二级保养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三级保养以总成解体、清洗、检查、调整为中心。
在季节交替时,须结合某级保养附加作业项目,如换用适合季节要求的润滑油,加装或拆除冷却系的保暖装置等,这种保养作业就称为换季保养。汽车每个工作日的例行保养作业多由驾驶员在出车前、行驶中和收车后进行,其他各级保养作业一般由汽车保养场或服务站的专业技工承担。
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汽车保养逐步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技术状况诊断(见汽车诊断技术),在汽车和总成不解体的条件下,比较可靠和迅速地确定汽车和总成的技术状况,及时发现隐患,从而使大量的总成解体检验保养作业大大简化,保养作业更有针对性。随着这种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现行的计划预防保养将逐步向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计划预防保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