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别名美草、蜜甘、蜜草、蕗草、国老、灵通、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甘;平,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小编整理出含有甘草的处方共1747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干姜甘草汤处方干姜(炮)4两,生干地黄(焙)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蒺藜子(炒)2两,桂(去粗皮)2两,续断2两,甘草(炙)1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肺消。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空心、食前去滓温服,日3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2、辟邪丸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使君子肉1钱,夜明粉1钱,干蟾灰1钱,沉香5分,雄黄(水飞)1钱,朱砂(飞)1钱,黄连1钱5分,麝香少许。
制法上为末,猪胆汁和粟米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惊风,邪祟似痫。
用法用量每服21-35丸,米饮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处方3、黑豆饮处方黑豆(炒令微熟)半合,甘草(炙,锉碎)半两。
功能主治小儿但渴多,热痢不止。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盏,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分5次徐徐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4、干地黄汤处方生干地黄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3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食亦。胃热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5、趁痛散处方当归半两,官桂半两,白术半两,牛膝半两,甘草(炙)3钱,黄耆半两,独活半两,羌活半两,生姜半两,桑寄生(或续断)半两。
功能主治产后血滞,筋脉拘挛,腰背强直,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每服4钱,水煎去滓,空心热服。
摘录《便览》卷四
处方6、解散别名大黄汤
处方升麻3两,大黄3两,黄连3两,甘草3两,黄柏3两,芍药6两,白鸭通5合,黄芩4两,栀子仁14枚,竹叶(切)1升,豉1升。
功能主治服散后盛热实,大小便赤。
用法用量大黄汤(《普济方》卷二六三)。若上气者,加杏仁5合;腹满,加石膏3两。
摘录《千金》卷二十四
处方7、橘皮干姜汤处方橘皮2两,通草2两,干姜(炮)2两,桂心2两,人参1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哕。胃中有寒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8、黑豆汤处方黑豆半升(炒,去皮,拣净者4合,为末),甘草1两(半炙半生,为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服诸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上药绵裹,以浆水3升,煎至1升,去滓,空心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处方9、麻黄散处方麻黄10两(去根节),款冬花(去芦枝梗)5两,诃子皮(去核)5两,甘草(爁)5两,桂6两(去皮,不见火),杏仁3两(去皮尖,麸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脚手冷痹,心胁疼胀。兼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好茶1钱,同煎8分,食后夜卧通口服。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药末入茶和匀,沸汤点,或干咽亦得。
注意忌鱼、酒、炙煿、猪肉、腥臊物。
摘录《局方》卷四(宝庆新增方)
处方10、薏苡仁散处方薏苡仁1两,芎䓖1两,当归3分,桂心1两,细辛3分,前胡3分(去芦头),羌活3分,茵芋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3分,萆薢3分,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处方11、漏芦汤处方木通1两,漏芦1两,当归1两(洗),白茯苓1两,天麻1两,羌活1两,甘草(炙)半两,荆芥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半身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薄荷3叶,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七
处方12、橘红石斛汤处方橘红2钱,甘草1钱半,石斛2-3钱,茯苓1钱半,神曲(炒)1钱,山楂1钱,半夏1钱8分。
功能主治胃不和则卧不安。
用法用量如胃热口渴,加石膏、花粉。
摘录《会约》卷七
处方13、解魅丹处方白矾2钱,甘草、藜芦1钱。
功能主治火热在胃,致发狂症,裸体膛目,大诟且怯人,不使近医,药治之即倾于地,无可如何。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14、葛根汤处方升麻1两,葛根2两,甘草2钱,半夏5钱,苏叶5钱,白芷5钱,丁皮5钱,川芎5钱,香附子5钱,陈皮5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散。主刀刃伤后发寒热,男女流注初发,潮热,红肿赤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姜、葱煎,空心服之。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卷六
处方15、藿香散处方厚朴(去皮)1两,半夏(洗)1两,生姜(去皮)1两(3味同捣烂,焙干),藿香1两,甘草(炙)1两,草豆蔻仁1两,橘皮(洗)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吐。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处方16、靖乱汤处方白芍1两,车前子5钱,黄连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木通1钱,广木香5分,茯苓3钱。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七
处方17、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3分,桑根白皮3分(锉),汉防己半两,麻黄3分(去根节),白茯苓3分,柴胡3分(去苗),白前半两,大腹皮3分(锉),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桔梗3分(去芦头),五味子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紫菀半两(洗去苗土),杏仁5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气喘急,时嗽,坐卧不得,喉中呜,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方中茯苓,《普济方》用一两。
注意忌炙煿热面。
摘录《圣惠》卷六
处方18、鳖甲饮子处方鳖甲(醋炙)、白术、甘草、黄耆、白芍药、川芎。
功能主治疟久不愈,胁下痞满,形容羸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名曰疟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七
处方19、黑散子处方川大黄半两,麻黄(去根节)、川升麻、杏仁(去皮尖)、芍药、甘草。
制法上慢火炒令黑色,为散。
功能主治解邪热。主小儿伤寒。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煎荆芥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八
处方20、款花补肺汤处方人参1钱2分,麦门冬1钱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钱,紫菀1钱,桑白皮(炒)1钱,当归1钱5分,芍药8分,知母8分,贝母8分,茯苓8分,橘红8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咳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处方21、雷楔别名紫金锭子
处方续随子5两,川乌头2两,甘草2两,蟾酥1两,雄黄1两,白矾1两,麝香7钱半,辰砂1两5钱,片脑2钱,人言5钱,轻粉5钱,桔梗1两5钱,黄连1两3钱,白丁香3钱,巴豆49粒(去壳油心膜)。
制法上各为细末,再入乳钵内投蟾酥、巴豆同研匀,面糊为丸,成锭子,如指弹大,阴干。
功能主治疔疮诸恶疮肿毒。
用法用量如遇诸疮,以井花水磨涂疮上,如干再涂。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
处方22、漏芦汤处方漏芦、升麻、大黄、黄芩、甘草、蓝叶、牛蒡子、玄参、桔梗、连翘、青木香、苦参、薄荷。
功能主治时毒,头面红肿,咽喉闭塞,水药不下;素有脏腑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肿疡恶疮便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23、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半两,紫苏叶1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桑根白皮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大腹皮1两(锉),贝母半两(煨微黄),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五味子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胎气壅滞,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24、鳖甲饮子别名鳖甲饮
处方鳖甲(醋炙)、白术、黄耆(去芦)、草果仁、槟榔、芎䓖、橘红、白芍药、甘草(炙)、厚朴(姜制,炒)各等分。
功能主治疟疾久不愈,胁下痞满,病人形瘦,腹中结块,时发寒热,名曰疟母。
用法用量鳖甲饮(《幼科折衷》卷上)。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太阴药也。久疟必由脾虚,白术补脾气,黄耆补肺气,使气足脾运,方能磨积也。川芎补肝而行血中气滞,芍药助脾而散肝经火邪,二药并和厥阴营气,营血调则阴阳和矣。槟榔下气而攻积,草果暖胃而祛寒,厚朴破血而散满,陈皮理气而消痰,甘草和中而补土。鳖甲咸平属阴,色青入肝,专能益阴补虚,消热散结,故为痎疟之君药也。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二引《济生》
处方25、干姜散处方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桂心半两,生干地黄1两,细辛半两,赤茯苓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入腹,痛闷乱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半中盏,酒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
处方26、黄连白术饮处方黄芩、黄连、生地、白术、石斛、甘草、人参。
功能主治中消,不能用下法者。
摘录《证治宝鉴》卷四
处方27、缓唇汤处方紫地丁1两,金银花8钱,桔梗3钱,生甘草3钱,白果肉20枚,知母3钱。
功能主治疔发于唇。
用法用量水煎服。已溃者,加当归。
摘录《治疔汇要》卷下
处方28、麻黄汤处方麻黄3两(去节),甘草2两(炙),石膏4两(碎,绵裹),杏仁50枚(去两仁及尖皮,碎),人参3两,干姜5两,茯苓4两,防风4两,桂心3两,半夏1升(洗)。
功能主治中风,气逆满闷短气。
用法用量上以水9升,煮取3升,先食服1升,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生葱、羊肉、饧、菘菜。
摘录《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处方29、鲁王酒别名鲁公酒
处方茵芋30铢,乌头30铢,踯躅30铢,天雄24铢,防己24铢,石斛24铢,细辛18铢,柏子仁18铢,牛膝18铢,甘草18铢,通草18铢,桂心18铢,山茱萸18铢,秦艽18铢,黄芩(胡洽作黄耆)18铢,茵陈18铢,附子18铢,瞿麦18铢,杜仲18铢,泽泻18铢,王不留行(胡洽作天门冬,《千金翼》作王荪)18铢,石南18铢,防风18铢,远志18铢,干地黄18铢。
制法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之10日。
功能主治风眩心乱,耳聋,目暗泪出,鼻不闻香臭,口烂生疮,风齿瘰疬,喉下生疮,烦热,厥逆上气,胸胁肩肿痛,手不上头,不自带衣,腰脊不能俯仰,脚酸不仁,难以久立;八风十二痹,五缓六急,半身不遂,四肢偏枯,筋挛不可屈伸;贼风咽喉闭塞,哽哽不利,或如锥刀所刺,行人皮肤中,无有常处,久久不治,入人五脏,或在心下,或在膏盲,游走四肢,偏有冷处,如风所吹,久寒积聚,风湿五劳七伤,虚损百病。
用法用量鲁公酒(《千金翼》卷十六)。方中甘草,《千金翼》作干姜。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30、解毒生化丹处方金银花1两,生杭芍6钱,粉甘草3钱,三七2钱(捣细),鸭蛋子(去皮,拣成实者)60粒。
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疼,后重,所下多似烂炙,具有腐败之臭。
用法用量上先将三七、鸭蛋子用白沙糖化水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病重者,1日须服2剂始能见效。
临床应用1.大便下血:一人年五十二。因大怒之后,中有郁热,又寝于冷屋之中,内热为外寒所束,愈郁而不散,大便下血。延医调治,医者因其得于寒凉屋中,谓系脾寒下陷,投以参、耆温补之药,又加升麻提之。服药两剂,病益增重,腹中切疼,常常后重,所便之物,多如烂炙。更延他医,又以为下元虚寒,而投以八味地黄丸,作汤服之,病益加重。后遇诊视,其脉数而有力,两尺愈甚。确知其毒热郁于肠中,以致肠中腐烂也。为拟此方,两剂而愈。2.痢疾:一妇人,年五十许,素吸鸦片,又当恼怒之余,初患赤痢,滞下无度。因治疗失宜,渐至血液腐败,间如烂炙,恶心懒食,少腹切疼。其脉洪数,纯是热象。亦治以此汤,加知母、白头翁各四钱,当日煎滓。又另取鸭蛋子六十粒,三七二钱,送服,每日如此服药两次,三日全愈。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31、藁本散处方藁本1两,赤箭1两,羌活1两,独活1两,芎䓖1两,防风(去芦头)1两,肉桂(去皱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续断1两,五加皮1两,甘菊花1两,麻黄(去根节)1两,赤芍药1两,细辛1两,干蝎(微炒)1两,当归1两半,牛膝(去苗)1两半,枳壳(麸炒微黄,去瓤)1两半,甘草(微炒赤,锉)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风。妇人血气,丈夫筋骨风,四肢软弱,及卒中急风并寸白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薄荷汤调下亦得。
注意忌生冷、猪、鸡、毒鱼、动风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32、楝实散处方楝实4两(十字锉开),巴豆(椎令微破,2味用麸1升同炒,侯麸色黑,药焦黄,去巴豆并麸,取楝实去皮用),茴香子(炒)1两,甘草(炙,锉)1两,青盐(别研)1分。
制法上后3味,同前楝实捣为散。
功能主治小肠受邪挖睾,上而不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心热酒调下,病作不拘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处方33、解散人参汤处方人参2两,白术2两,枳实2两,栝楼2两,干姜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服石散发,作冷热不适。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摘录《医心方》卷二十引《深师方》
处方34、蠲痹四物汤处方当归1钱半,赤芍7分,黄耆7分,白姜蚕7分,羌活7分,甘草3分,白芍7分,川芎6分,熟地7分。
功能主治血不荣筋,血虚瘦弱臂痛。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35、福神丹处方诃子4个(炮),巴戟(炒)半两,黑牵牛(生)半两,甘草3钱(生),赤小豆49粒(生)。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薄荷汤送下。次用水膏药。
摘录《三因》卷十五
处方36、款花汤处方款花1两5钱(去梗),甘草1两(炙),桔梗2两,薏苡仁1两。
功能主治肺痈。嗽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大渴,时出浊唾腥臭,日久吐脓如粳米粥状者。
用法用量上作10剂。水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处方37、蕲蛇酿处方真蕲蛇(酒洗)3两,地龙(去土)3两,当归(酒洗)1两,川芎(微炒去汁)1两,赤芍药1两,天门冬1两,苍术(米泔浸)1两,木鳖子(去壳)1两,细辛1两,白芷1两,荆芥穗1两,蔓荆子1两,甘菊花1两,石菖蒲1两,威灵仙1两,何首乌1两,明天麻1两,胡麻1两,草乌1两,白蒺藜(去刺)1两,炙甘草1两,紫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木贼草(去节)1两,定风草(即天麻苗)1两,不灰木1两,烧酒50斤。
功能主治大麻风年深不愈,眉毛脱落,鼻梁崩坏,额颅肿破,身痴肤裂,足趾溃烂;诸般风湿。
用法用量上咀片,用绢袋盛之,悬于坛内,酝酿月余。食后避风饮之,以醉为妙。
各家论述身半以上天之阳,病则气受之,气受则上病,故眉落鼻坏颅破;身半以下地之阴,病则血受之,血受则下病,故肤癞足裂趾堕。此酿以细辛、白芷、天麻、蔓荆、灵仙、荆芥、甘菊、木贼、川芎、蒺藜、木鳖子、定风草亲上驱风,胜湿散邪;不灰木、石菖蒲、草乌、苍术、苦参、紫参、沙参、首乌、当归、甘草、天冬、赤芍、胡麻亲下除湿,解毒活血;用地龙者,泥盘之物,湿土所化,故能引诸药以就湿;蕲蛇者,奔腾之类,风动之象,故能君诸药以驱风;用烧酒者,为诸药之向导,令其彻上彻下,行十二经而通治。此酿诚为深达疠风之奥旨。
摘录《摄生秘剖》卷四
处方38、蹈胸汤处方枳实(去瓤,麸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桔梗(炒)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肝着。风寒客于肝经,膈脘痞塞,胁下拘痛,常欲蹈其胸上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半分、薤白少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处方39、道人开障散处方蛇蜕(洗,焙,剪细)半两,蝉蜕(洗,焙)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绿豆1两,甘草2钱(生用)。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诸障翳。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临卧新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二十
处方40、黄连散处方黄连1两半(去须),赤芍药1两,蕤仁(汤浸,去赤皮)1两,木通(锉)1两,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肝热冲眼生疮。小儿肝热冲眼,缘目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41、磁石丸处方磁石(火烧,醋淬2-7遍)1两,大豆2合,荠苨(洗,切)3分,人参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葛根(锉)3分,石膏(碎)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栝楼根1两,甘草(炙,锉)1两,知母(焙)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内虚,热结成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42、解毒玉壶丸处方白茯苓、贯众、硼砂(别研)、马屁勃2钱,紫河车(水煮)4钱,山豆根4钱,乌鱼骨4钱,金星凤尾草4钱,山药4钱,白术4钱,白僵蚕4钱,密陀僧4钱,大甘草1钱,寒水石3钱,坯子胭脂1钱,乳香4钱(别研),麝香半钱(别研),象牙末1钱。
制法上各炒焙为末,内乳香、麝香、胭脂、硼砂各研,入众药末中拌,用薄面糊为丸,如弹子大,再用煅过软石膏,研作末为衣,阴干。
功能主治喉风喉闭,及误吞针钱竹刺物,及诸恶毒物。
用法用量服时将药1丸,水1盏,浸1茶时,磨药数遍饮之,余药留再服,一药医数人之疾。
摘录《普济方》卷六十一引《卫生宝鉴》
处方43、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1分,黄芩1分,黄连1分,大黄1分,甘草2分(炙)。
功能主治少小风痫,昼夜数10发。
用法用量上以水1升,先煮麻黄5服,去沫,纳诸药,煮5合,分5服,日夜再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二引《婴孺》
处方44、槟榔散处方鸡心大槟榔2分,贯众2分,石菖蒲1分,木香1分,炙甘草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虫动脾痛,乍去乍来,呕吐清沫。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空心吞灵砂10丸,或金液丹。
摘录《直指》卷六
处方45、葛根汤处方葛根2两,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1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汤洗7次),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而不利,但呕者;少阴病,其人吐利,手足不逆,反发热者。
用法用量如桂枝汤法煎。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伤寒括要》
处方46、蛤蚧汤处方蛤蚧、贝母、知母、鹿角胶、葛根、人参、杏仁、甘草、枇杷叶。
功能主治久嗽吐脓血及肺痿。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处方47、丁蔻理中丸处方党参3两,焦术3两,炙甘草3两,干姜3两,白豆蔻1两,公丁香1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寒,胸膈满闷,腹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2至3钱,开水送下,每日2次。
注意勿食生冷、油腻食品。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昌方)
处方48、葛根汤处方葛根3分,石膏2两(捣碎),麻黄3分(去根节),栀子仁3-7枚,甘草半两(生用),胡竹叶1握,生姜半分,豉1合,葱白7茎(去须)。
制法上细锉。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寒热头痛,复似天行,四肢烦疼,心躁,口干多渴,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盏,煎至2盏半,分5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49、藿香饮处方人参(去芦)1两,半夏(炮裂)1两,赤茯苓(去皮)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水浸1宿,去粗皮,滤干,锉片,用火炒至微黄色)2两,陈皮(去白)7钱半,藿香(去皮)7钱半,厚朴(去粗皮,锉碎,每1斤用生姜1斤,薄片切,烂杵,拌匀,酿1宿,慢火炒干用)1两半。
功能主治理虚化痰,正气除邪。主脾胃不和,饮食少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煎7分,空心温服。或入烧盐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50、鹅梨煎丸处方大鹅梨20枚(去皮核,用净布绞取汁),皂荚10挺(不蛀者,去黑皮,用浆水2升,揉取浓汁),生地黄半斤(净洗,研绞取汁),生薄荷半斤(细研取汁),蜜半斤(以上5味,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诸药末),木香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蒺藜(炒去角)1两,牛膝(酒浸1宿,切,焙干)1两,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干)1两,羌活(去芦头)3分,防风(去叉)3分,白术3分,青橘皮(去白,焙)3分,桔梗(锉,炒)3分,山芋3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炒过)1两,槟榔(煨,锉)2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除5味为膏外,余为末,入膏拌和,杵令硬软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凉心肺,利胸膈,解热毒,补元益气。主热痰。
用法用量每服15丸,加至20丸,食后荆芥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处方51、款冬丸别名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3两,紫菀3两,细辛3两,石斛3两,防风3两,芎䓖3两,人参3两,当归3两,藁本3两,甘草3两,蜀椒3两,白术3两,半夏3两,天雄3两,菖蒲3两,钟乳3两,桂心3两,麻黄3两,独活2两,桃仁20枚,大枣25枚,芫花1两,附子1两,乌头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上气咳嗽,唾脓血,喘息不得卧。
用法用量款冬花丸(《普济方》卷一六二)。
摘录《千金》卷十八
处方52、解肌汤处方葛根1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温病、天行,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盏半,枣子1枚,煎8分,日3服。3-4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
摘录《得效》卷一
处方53、葛根汤处方柴胡1钱5分,葛根2钱,党参(生,去芦)1钱5分,防风1钱5分,荆芥1钱5分,甘草6分,生姜2片。
功能主治外感风邪,发热兼渴。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一
处方54、鳖甲五味散处方鳖甲3两(生用),常山2两,甘草2两(炙),松萝2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疟疾。头痛,骨肉酸楚,手足逆冷,口鼻喉舌干,好饮水,毛耸,腰脊强,欲反拗,小便赤,但先寒后热,发作有时,经7日以后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煮乌梅汤送下,每日2次。稍稍加之,以得吐为限。
注意忌人苋、生葱、生菜、海藻、菘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许仁则方》
处方55、黑附子汤处方附子(炒,去皮)3钱,木香1钱5分,人参1钱5分,白附子1钱,甘草(炙)5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慢脾风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水煎服。若手足既温,即止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三
处方56、橘苏半夏汤处方橘红7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7分,紫苏5分,白术5分,杏仁(去皮尖)5分,桑皮5分,五味子3分,甘草3分,桔梗5分,黄芩5分。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身热有痰。
用法用量用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5分,食后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57、醇醨汤处方大黄3分,甘草1分半(炙),常山1分半。
功能主治间日疟。
用法用量上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更水2升煮滓取1升。未发服醨,醨是后煮者;相次服醇,醇是先煮者。
注意忌菘菜,海藻,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备急》
处方58、干葛防风汤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表邪火郁,阳明身痒,如虫行皮中。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处方59、碧雪处方芒消1钱,青黛1钱,寒水石1钱,石膏1钱,朴消1钱,马牙消1钱,甘草1钱。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丹毒。
用法用量敷患处。
摘录《准绳·幼科》卷三
处方60、痢疾丸处方吴茱萸(甘草水炙)1两5钱,广木香10两,黑地榆30两,川黄连10两,白芍30两,当归30两,乌梅肉10两,白头翁20两,金银花15两,炒山楂30两,川厚朴(姜炙)20两,槟榔20两。
制法上共为细面,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腹疼痛,里急后重,红白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1包,开水送服。小儿每岁服2粒。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