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莲须
名称出处:《本草通玄》
概况基源:为睡莲科莲属植物莲的干燥雄蕊。
原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余项参见“莲子”条。
生药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雄蕊,阴干。药材主产于湖南、湖北、福建、江苏、浙江、江西。
鉴别
性状:雄蕊线形,花药长1~1.5cm,直径约0.5mm,多数扭曲成螺旋状,黄色或浅棕黄色,2室,纵裂,内有多数黄色花粉。花丝丝状而略扁,稍弯曲,长1~1.6cm,棕黄色或棕褐色。质轻。气微香,味微涩。以完整、花药色淡黄、质软者为佳。
显微 粉末:深黄棕色。 ①花粉粒类球形,少数长圆形,直径45~86μm,外壁两层明显,外层较厚,约至4μm,具3沟.沟处外层壁薄,也有沟不明显的,表面密布不规则颗粒网纹;光切面观外壁轮廓呈微细凸波状。 ②花粉囊内壁细胞大多细长,直径5~14μm,壁稍厚,有的略呈连珠状,胞腔内充满黄棕色、黄色或红棕色物,聚成条状。另有少数细胞类方形或斜方形,直径约至36μm,壁较平直。 ③花丝及药隔薄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壁薄,微波状,内含黄棕色、黄色或红棕色物。 ④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方形、长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微波状弯曲;侧面观外壁乳头状突起稍尖(花丝)或较钝圆(花药),也有呈短绒毛状(药隔)。 ⑤草酸钙簇晶直径15~45μm,偶有棱角先端锐尖如刺。 ⑥螺纹、双螺纹导管直径约至20μm,少数更大。(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381页.图184)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化学性质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异槲皮素、木犀草素、木犀草素葡萄糖甙。此外,还含有生物碱。
参考文献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805。
药性性味:甘、涩,平。 ①《本草从新》:“甘,平而涩。” ②《医林篡要》:“苦、甘、涩,平。” ③《本草再新》:“甘、淡,清凉。”
归经:入心、肾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少阴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少阴经。”
功效:清心,益肾,涩精,止血。
主治:梦遗滑泄,吐、衄、崩、带,泻痢。 ①《本草蒙筌》:“益肾,涩精,固髓。” ②《纲目》:“清心通肾,固精气,乌须发,悦颜色,益血,止血崩:吐血。” ③《本草通玄》:“治男子肾泄,女子崩带。” ④《会约医镜》:“除泻痢。” ⑤《本草再新》:“清心肺之虚热,解暑除烦,生津止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4.5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①《日华子本草》:“忌地黄、葱、蒜。”
②《本草从新》:“小便不利者勿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金樱子,治遗精。 ②配侧柏叶、白及,治咳咯血及崩漏。 ③配金樱子、芡实,治遗精。 ④配龙骨、牡蛎、沙苑子,治遗精,白带,尿频等症。
方选和验方: ①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60g,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24小时,煅粉)各30g。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 ②莲花饮(《幼幼集成》)治上消口渴,饮水不休:白莲须、葛根、茯苓、生地黄各3g,黄连、天花粉、人参、五味子、知母、炙甘草、淡竹叶各1.5g,灯心10茎。水煎,热服。 ③固精丸(《经验广集》)治遗精梦泄:熟地240g,山茱萸60g,山药、茯苓各90g,丹皮、龙骨各9g(生研,水飞),莲须30g,芡实60g,线胶120g(同牡蛎炒熟,去牡蛎)。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12g,空心淡盐水下。 ④《四川中药志》:“治痔疮出血:莲须10g,火麻仁10g,槐花12g,虎杖15g。水煎服。” ⑤《安徽中草药》:“治须发早白:莲须6g,旱莲草15g,制首乌18g。水煎服。” ⑥《中药临床应用》:“治遗精,白带,尿频:莲须、沙苑子各9g,芡实12g,龙骨24g,牡蛎15g,莲肉9g。糊丸,每服4.5~9g。” ⑦《孙天仁集效方》:“治久近痔漏,30年者:莲须、黑牵牛(头末)各45g,当归15g。为末。每空心酒服6g。忌热物。” ⑧《四川中药志》:“治遗精:莲须10g,金樱子15g。水煎服。”
医药家论述①缪希雍《本草经疏》:“莲蕊须《本经》不收,而古方固真补益方中,往往用之。详其主治,乃是足少阴经药,亦能通手少阴经,能清心,入肾固精气,乌须发,止吐血,疗滑泄,同黄柏、砂仁、沙苑蒺藜、鱼胶、五味子、覆盆子、生甘草、牡蛎作丸,治梦遗精滑最良。” ②张璐《本经逢原》:“莲须,清心通肾,以其味涩,故为秘涩精气之要药。《三因》固真丸、巨胜子丸用之,然惟欲勤精薄者为宜,亢阳不制者勿用,恐其兜涩为患也。”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莲须,甘温而涩,功与莲子略同。但涩性居多,不似龙骨寒涩,有收阴、定魂安魄之妙;牡蛎咸涩微寒,兼有化坚解热之功;金樱徒有阻涩之力,而无清心通肾之理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