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步入老年后,对养生会,日渐重视起来。可不是,人过中年日过午。进入老年,更是夕阳近晚,生命的航船离目的地已不远了,时光显得更加珍贵。这时,追求健康,向往长寿,是十分正常的心理表现。
许多人重视养生,但并不真正懂养生。多数人的着眼点是寻觅养生奇术、长寿秘方、还童灵丹、回春妙法。总之是想找到一个简单的法子,就能使自己返老还童,长生久视。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实在不少。
秦始皇派徐福带500童男童女乘船去东瀛寻找长寿灵药的故事怕是家喻户晓。汉文帝、汉武帝这爷俩也都很想长寿,便养了许多术士,整日焚石炼丹,神秘兮兮地吹嘘丹石有多大作用。结果,汉文帝迷信针石,不注意锻炼,长了一身肥肉,不到20岁就一命呜呼了。汉武帝命大一些,但到老年时,也服丹中毒,不得天年。
鲁迅先生有一篇名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和酒的关系》的文章,对于汉朝以后魏晋时期一些文人服药健身的介绍十分生动。他们服的药叫“五石散”,是一种毒药,服了以后,就要不停地走,“走了之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虽然身上发冷,还要“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你看受罪不受罪。更要命的是“一不小心,就会毒死?。用这种方法还能强身健体吗?这种现象在近一二十年来也不断出现,什么打鸡血、喝凉水、甩手、饮红茶菌、练鹤翔桩都热过一阵,结果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不少人受了害。
讲养生,就要弄明白养生的真谛。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古人的一句至理名言和哲学思想——天人合一。
古人看问题的眼光十分远大。他们是把人放在天地这个大环境中去认识的,要求人的一切行为都要与大自然统一起来,融合起来,顺应起来。如《黄帝内经》中就明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老子》中也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同大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人们养生,就是使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正如《吕氏春秋》所分析的:使生命不能顺应天性的是欲望。所以,圣人一定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之适度。圣人这样做,并非喜好节俭、讨厌浪费,而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生命的天性。人的一切名欲、物欲,以至于色欲,同“天人合一”的要求都是水火不相容的。
树立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才会真正理解养生。正如宋时哲人程颐所说的,圣人阐发“养”的意义,认为大到天地滋育万物,圣人养育贤才和万民,乃至每一个人养护生命、培育美德、赡养老人与抚育后人,都包涵着颐养的意思。养生包括许多方面,由爱护自己而扩展到爱护万物,保护大自然的和谐,这是为了整个人类更好地生存。到了这个层次,你便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己的一举一动便都会自然而然步入养生的妙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