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清所谓三层功夫,就是道家内丹术中的三步练法,是形意拳内功法的根本法则。形意拳之所以又称为气功拳(或内功拳),也正是由此而来的。
第一层功夫,谓之炼精化气,也就是小周天循环法,在形意拳中,谓之两仪;第二层功夫,谓之炼气化神,也就是大周天循环法,在形意拳中,叫做三体势(或三才势);第三层功夫,谓之化神还虚,在形意拳中也就是有规但不必再专循于规,有意而不必再专着于意,进入了随心所欲、得心应手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高级阶段。
现将三层功夫的练法、要求、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一)炼精化气这步功夫在道家来讲,是分为六个步骤来进行锻炼的。
第一步谓之"炼己"。这是道家金丹术中最基本的功法,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功法。炼己,就是要摆好姿势,放松身体各部位,排除杂念,使思想保持安静,让大脑皮层得以充分地静养和休息,这步功夫实际上就是锻炼在意识控制下的"入静"。因为这步功夫是道家必须首先求练的,所以说炼己是最基本的功夫。如果这步功夫不能真正做到排除杂念、全身放松、思想安静,而是心猿意马、浑身拘束、杂念纷飞,那么以后的各步功夫均难以求得,因此说炼己又是最根本的功夫。
第二步为"调药"。具体的要求就是一念归中,意守丹田,使呼吸调息入细、引短为长、易促为匀、易浅入深,为的是将口鼻吸入的天空大气,能够深深地归纳于下丹田之中,与人体中的水谷精气充分地混合,并发生化合作用,从而产生出真气来。所说的"药",就是精、气,因为精、气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精气充则身强体健,精气通则可除治疾病,所以称之为药。
第三步是"产药"。通过上述两步功夫的持久锻炼之后,就会逐渐地在丹田中产生一种热的感觉。这种热感在开始时,总是若有若无,似有似无,而且是有热感时少,无热感时多。对于这种现象,学者不必着急,只要继续坚持正确的练功方法,随着练功的不断深入,热感也就会随之愈来愈明显,最后即会产生一种滚动和下行之感,这就是"药"(真气)产生的结果。
第四步是"采药"。就是说在真气产生、充盈的情况下,下丹田中一旦有了热感的时候,就要含气从脉,用意念的导引,将热感引入任脉,沿毛际下行直至会阴,当这股热感之气经会阴通过谷道(即肛门)时,多有欲出虚恭(放屁)的感觉,这时为了不使真气通过出虚恭而漏掉,就必须在每当真气通过谷道(道家术语中叫做"下鹊桥")时,将谷道微微向内提吸,使热气能够顺利通过下鹊桥,由任脉之终而接入督脉之始,并使这种热感之气继续沿督脉上行过夹脊(辘轳关)、通玉枕(铁壁关)而达于脑宫精髓之海。引气上行督脉(谓之通三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迫使热感之气能够沿督上行,必要时就需要加强意念的导引和运用武火的方法,这在道家术语中谓之"火逼金行"。
呼吸之法,分为"文火"与"武火"两种。《大成捷要》中云:"入手功夫,每当半夜子时以后,虚极静笃,天然醒觉,一阳来时,外肾兴起之时,元精吐露,外药发生之际,即当行调药之功,运动风吹火炼之玄机。夫风者呼吸之气,火者虚灵之神,文者无为之风火,武者有为之风火。盖无为之文风文火,用在调外药前后两头,而有为之武风武火,用在调外药元精正旺之时也。盖真气动时最易下流顺出,必用真意眸光,凝入命宫气穴之中,主照统摄,真气即下行,而化为元精,非呼吸之息,以风助火,以火销金,而元精必不能复化为元气,归宿坤炉本宫之中矣。然用呼吸之息,在丹田之中,一出一入,必须提起精神,目光窥定,一意不散,万缘皆空,鼓动巽风,扇开炉焰,使息息皈根,方合猛烹急炼之神功。……借呼吸之机,以为采取烹炼之旨也"。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文火即是无为之风火,不可加强意念的作用,而是要在开始和最后这两头微微以意眸之,呼吸须持细、长、匀、慢,故称为文风文火,又叫沐浴。武火与文火相反,乃是有为之风火,也就是当外药归炉勃阳尽缩之时,须鼓动巽风(呼吸),扇开炉焰,加强意念的作用,并采取吸、舐、撮、闭四字,即鼻中吸气以接先天,舌舐上腭以迎甘露,紧撮谷道内中上提,闭目上机回光返照。就好象是壶在炉上,加风添火,使水变为蒸气一般。但武火只是用于烹炼之时,烹炼之后,仍须以文火沐浴温养。
第五步谓之"封炉"。《大成捷要》中云:药既皈炉,须用真意封固(封固者,闭塞耳、目、口三关),停息以伏神气(停息者,非闭息也,是不行采药鼓嘘之法),将神气随呼入,俱伏于气穴,略停一息之倾,盘旋于丹田之上,然后再用意率领元气自坤腹逆上乾顶。所以于封炉之中,仍要继续用紧撮谷道(也谓身根不漏)、鼻吸莫呼(也谓鼻根不漏)、舌舐上腭(也谓舌根不漏)目不外视(谓眼根不漏)四法,要使一念不生,一意不散,六欲不起,六尘不染,命根方能固矣。
第六步谓之"炼药"。就是呼吸并用,升则有心,降则有意,吸谓采取,呼为烹炼,使元精尽化为元气而由坤腹逆上于乾顶,再成甘露而降落口中,随觉随咽,送下重楼,复归宿于中宫(中丹田)。
以上六个步骤的练习过程连接起来,即为"小周天"的功法。这些功法,在形意拳的运用中,并不是原原本本地移用了上述道家练己、调药、产药、采药、封炉、炼药这六个步骤,而是结合了形意拳的特点,把道家的内功法巧妙地运用在基本桩法中的"无极势"、"虚无含一气"、"太极势"、"两仪势"之中的,其具体练法是:(1)无极势所谓无,就是没有的意思。极,是指极度、极点、顶点的意思。无极在形意中的内功桩法里,目的主要是求其入静的。
入静的功夫前面已经说过,它既是一项气功中的基本功法,同时也是气功中的一项根本功法。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考虑问题还是处理事务,都要经过大脑的思考,思考的本身即属于"识神"用事,唯有在入静的状态下,才属于"元神"用事。识神,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的活动;元神,则具有对人体、尤其是大脑皮层的调节功能。所以,每当入静以后,才能使紧张活动的大脑皮层得到最佳状态的静养和调节,恢复自己的精神和体力,即使是静养三五分钟,也会使疲劳得以有效的消除。形意拳经中云:"凡事有动必有静,动者静之效,静者动之源。舍动言静,其实也枯,离静言动,其实也枵(xiāo,音哮。空虚的意思)。然静为动之源,而运动者,必先致力于静,如是则气内充,而力外溢也。形意者,以气行事,而不动姿势,实为入门之初步,健体清源之道也。"说明了动与静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劳动中要想精力充沛,耐久不乏,就必须首先得到安静舒适的休息,休息对劳动而言,即谓之静,所以说不会休息也就不会劳动。
无极势的练法是(如图一):两足跟并齐,两足尖各向外分四十五度。头要正,项要直,不可左歪右斜、前低后仰,身体自然直立,胸微内含,两臂贴身体两侧自然下垂,不可挺胸拔腹,全身肌肉、关节、筋经等,都要极度地放松,不可有丝毫着力用劲之处,两眼微闭,牙齿轻扣,要排除一切思想杂念,要无思无虑、无形无像、无物无我、浑浑沌沌、空空洞洞、无所向意、毫无所求、一气浑沦,使大脑思维系统完全处于茫茫无知之中,"茫若扁舟泛巨海,静似木鸡植中庭"。而要达到思想上的安静,首先必须做到心静,心静下来了,才能使神安宁,神宁则心安,心安则自觉清静,清静则无感有物,无物则能使气行,气行则绝象,绝象则觉明,觉明则神气相通,万物才能归根,这就是无极桩法之妙用。
另外,在练习无极功中,也可以采用三元桩(又称浑元桩)的站法,即:两足与肩同宽而平行,两腿微屈,两手于脐前环抱,指尖相对,手心向内,两臂成圆形(抱球状),含胸塌腰,头正项直,二目微闭,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自然呼吸,使思想真正安静下来,大脑得以充分地静养与休息。(其它要求均与无极势相同)
(2)虚无含一气虚无含一气,是在无极势真正练好之后所产生的真一之气。无中可以生有,当无极入静至顶点时,则会自然产生有极,这就是在任何事物发展到顶点以后,即要向它相反的方向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以在无极发展到顶点时,就会产生一线生机,这就是"虚无含一气"。
所谓"虚无",就是说从无极刚刚开始生有极时所生的一点真一之气,就象云烟一般,若有若无,忽存忽消,虚虚似有,又似无有。初练功者,当偶尔在丹田中产生了一些微热感时,很快又会变成无有,这是从无到有的自然发展过程,不必急于求成,仍应安下心来继续练功。这时可以微微着意于丹田,既不要着意过重(因为过重则助,助则生力,力则生滞,滞则难通,就容易使自然流行之气受到压抑),又不可以毫不在意(不用意则忘,忘则散,散则不易团聚,且使流行之气无所依托),因此需要略加意于下丹田,使所生之真一之气,不致散乱而逐渐归结于根。
(3)太极势太,是过或很的意思,如太重,也可以说是过重或很重。极,是极度、顶点的意思。
通过上述无极和虚无含一气这段功夫的持久锻炼之后,气质逐步地改变,真气也随着培养起来了,而且随着练功时间的延长,功夫的不断深入,丹田中的真气,也就会由少而积多,由增生到充盈。精盈则气充,气充则精盈,这也就是"精满化气,气满生精"的医学道理。精不能离气,气不能离精,精气充盈,真气乃生,真气的充盈,才会在丹田有愈来愈明显的热感,直到丹田中似有浓云翻滚之时,即为太极功夫成也。
太极势的练法,是在无极势和虚无含一气的基础上,半面向左转,使左足在前,右足在后,左足踵对右足胫骨处,左足顺,右足尖外撇四十五度,两臂仍下垂,两手置于丹田处,掌心向下,手指相对(如图二),掌根向下塌劲,谷道向内提吸,舌舐上腭(上牙齿的根部),二目平视前方,并着意于丹田,呼吸仍须自然,且要细、长、匀、慢,吸气时要随意深纳于下丹田。
(4)两仪势所谓两仪,就是阴阳。这里所说的阴阳,是指真气所循行的经脉路线而言。阴,指的是任脉。阳,指的是督脉。关于任督二脉的起止划分,内功法中所指的任督与医学上所指的任督起止点略有差异。医学上讲任脉起于会阴,止于承浆穴;督脉起于齿交,止于长强穴。但在形意内功法中却是将上丹田印堂穴至会阴穴作为任脉,把长强穴至泥丸宫(或称脑宫)作为督脉来锻炼的。
两仪势是在太极势的基础上,用意念将下丹田中的热感之气,导引下行于毛际,并达于两便之间的会阴穴之后,再由任脉之端,接入督脉之始,上通三关(指督脉上的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而达于脑宫,这是通督之脉径。然后复由脑宫下行,经过上鹊桥(口鼻之间),达中丹田土釜黄庭。
所以在形意拳中两仪势的动法,就是"小周天"的功法。小周天的气血循环,是一步十分重要的功夫,因而被形意拳老前辈认为是"揽阴阳、夺造化、转乾坤、扭气机于后天之中,返先天之纯阳,退后天之纯阴,复本来之面目,归自己之真性命,而谓之性命双修"的重要功法。
"性命双修"一语,原出于道经。心为性之源,肾为命之蒂,练心为修性,练肾为修命。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故谓之性命双修。
在祖国医学中认为:督脉能够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能够总任一身之阴经,所以称为"阴脉之海"。
真气在任督二脉的循环过程中,一般地来讲,通三田容易,通三关较难。三田在任,三关在督。上丹田泥丸,位于眉心入内三寸,其穴在印堂,乃藏神之处,故言上丹田主炼神还虚之地,在道为炼天元大丹之所;中丹田土釜,位于心下脐上之正中,主炼气化神之处,在道为炼地元神丹之所;下丹田华池,位于脐后肾前之正中稍下一寸二分处,主炼精化气之所,在道为炼人元金丹之处。
督脉三关,系指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尾闾位于尾巴骨端,"其关通内肾之窍,上行乃是一条髓路,名曰:漕溪,又曰:黄河,此阳气上升之路"(见《大成捷要关窍秘诀》篇)。真气通过尾闾关(即由会阴至长强穴间的下鹊桥)时,最容易通过出虚恭而使真气底漏;第二关为夹脊关,又称辘轳关,位于两肘平行线与督脉垂直线的交点处,这一关也比较容易通过;第三关为玉枕关,比较难打通,因此一直被佛、道、拳三界誉为"铁壁关"。
打通玉枕关的具体辅助办法有三条:一是用意念将百会穴向上领起(在内家拳中叫做"虚领"),因为百会穴向上提起后,会使督脉舒展;二是助以武火,用意将真气继续向上逼行(也谓"火逼金行"),以便使用真气本身的冲力催开铁壁而使真气达于脑宫;三是用意将耳后高骨(又称完骨)向上提起,这是帮助打通玉枕关最为有效的办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或是三法并用,都必须紧撮谷道,正如拳经中所讲"紧撮谷道内中提,明月辉辉头上飞"是通督之要诀。
当任脉三田、督脉三关全部打通以后,就能在一念之中、呼吸之间引真气循环一周,这就说明小周天的功夫已开始练成了。"打开二六连环锁"之后,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功夫——炼精化气。
当小周天循环以后,口中的津液也必然会随之而增多,这时切不可随便将它吐掉,要随时将它咽下,并随着意念的导引,仿佛把它送入中丹田之中。这在道家术语中称之为"玉液还丹",所以要十分珍惜口中所生的津液。
按现代科学来讲,将口中津液咽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一,可以起到润滑咽喉的作用,运动中不致感到口干舌燥;其二,口中的津液入胃以后,对于吃进胄里的食物,能够起到软化和分解的作用,有助于肠胃的消化;其三,有利于用意念将吸入之天空大气,导引深纳于下丹田之中。
两仪势的练法,是在太极势的基础上,两足跟向外扭动,足掌踏地,五趾抓地,两腿屈膝下蹲,右大腿与小腿之间约成一百二十度左右,两胯平均向内扣劲,腰部要有塌劲,两肩要有扣劲和沉劲,两手均向上提,置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均为阴手),右手的中指与左手的食指相叠合(如图三),头顶百会要上领,前额天庭要前顶,项部要竖直,下颏微向内收,舌舐上腭,二目平视,身不可前俯后仰,也不可左歪右斜,心中要平定,呼吸要深长,出入要自然,空胸实腹,水重火轻,不可努气、憋气于胸中。每当吸气时,要用意念导引真气由会阴过长强循督脉上行达于脑宫;每当呼气时,要用意念导引,沿任脉下行归于下丹田气海(谓顺式呼吸法)。
以上所述是形意拳的第一步功夫一炼精化气的锻炼程序和方法,望学图三者能够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越阶而行,要"守住一心行正道",切不可固执强谬、自以为是。
另外,在练功之前,必须将大小便排净,因为二便存于膀胱和大肠内,对于气的深沉和积蓄是非常不利的,而且会加大膀胱和大肠、直肠的负担,因此一定要将它排净。
(二)炼气化神炼气化神,是在炼精化气基础上的进一步练法,也就是大周天的功夫。这步功夫,是在形意拳中的三体势桩法中进行锻炼的。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故在炼气化神中应着意于中丹田。
所谓大周天,在自然界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个大周天的循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为一个小周天的循环。大周天为三百六十五天(闰年为三百六十六天),小周天为一昼一夜。从形意拳的内功法来讲,小周天的功夫是连通任督二脉,大周天的功夫则是要连通奇经八脉或十二经络的。三体势桩法,正是为了连贯打通十二经络或奇经八脉的。
三体势,也有人把它称做三才势。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者。在天为上,在地为下,在人为中,故又指上、中、下而言;三体,大家通常习惯地解释为头、手、足,或上、中、下。这种说法虽说不错,但单用头、手、足或上、中、下来解释三体,还是远远不够的,也是未及其本的,它只讲了三体中的一体(即固体),而其它两个流体则尚未提及,所以这种说法是不完善、不全面的。
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物体都是由气体、液体、固体这三部分组成的,因此我们讲三体,就不能单纯用头手足或上中下来解释了。头手足是用来代表整个身体的,是气体和液体所流注贯通的部位,所以它只能代表固体,而不能代表气体和液体。
我们在形意拳中所讲的三体,除了上中下、头手足以外,更主要的是讲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固体对人身而言,是由肌肉、骨骼、皮肤、经筋、五脏、六腑等共同组成的;液体在人身来讲,主要是指精液、血液、津液,它们在人体中起着灌溉、营养、滋长的作用,就象是树木离不开肥水一样,活人的身体之所以能够生长并且不腐,就是由于液体的不断流动和营养灌溉的结果;气体,尤其是人身中的真气,是人的生命之本、运动之源,所以固体能够运动,人体能够动转、行走、跑跳,以及液体之所以能够流动循环,都是气的作用。因此大周天的功夫,就是要使气体和液体在人体中按照十二经络或奇经八脉来循行,从而使人体得以健壮。
所谓"奇经",是同十二经络之"正经"相对而言的,故称之为"奇"。八脉,指的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硚脉、阴硚脉、阳维脉、阴维脉,统称八脉。
任脉,在形意拳中的内功法里是起于脑宫(即上丹田泥丸宫),出于印堂,行经中丹田,止于会阴。督脉,在形意内功法中,是起于会阴,过谷道,出长强,经夹脊,通玉枕,而止于脑宫。冲脉,起于咽喉,循前胸,过小腹,而止于脊里。带脉,在功法中有两种循行方法,一种是从脐中起,而后由左向后、向右或由右向后、向左环绕一周复归于脐中;另一种循行法是起于脐中,而后同时分左右两侧,向命门流注。阳硚脉,起于足跟外侧(申脉,仆参),沿外踝上行,经胻骨之后,上大腿外侧,循居髎,经胁肋后,从臑俞上肩,沿颈上挟口角,会与承泣,再上沿足太阳经上额,合于足少阳于风池。阴硚脉,起于然骨之后(照海),上行内踝上部,直上大腿内侧后缘,至前阴上胸到缺盆,结于喉旁人迎之前,达目内毗,与阳硚脉相会合。阳维脉,起于足跟,上出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循胁助后上肩(天髎、肩井),上顶,会督脉的哑门、风府,入风池沿少阳经,上头循额,终于眉上阳白。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筑宾),沿大腿内侧上行,入腹,与足太阴脾经会于侧腹(府舍,大横,腹哀),与足厥阴肝经会于胁肋(期门),循胸入乳,与任脉会于颈部之天突、廉泉。
十二经络的流通顺序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复归手太阴肺经。
在形意拳中,对于经脉的气血流注运用,并不是把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络分割开来运用,而是互相穿插、互相连贯在一起运用的。例如在劈拳中,除主要运用督脉(谓之发放阳劲)和任脉(谓之发放阴劲)以外,在左右两个上肢来讲,主要运用的是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在下肢来讲,主要运用的是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以及奇经八脉中的阳硚、阴硚、阳维、阴维。
所以,只要气血在体内的上中下,头手足全部贯通以后,即为大周天的功夫成矣,才能在运用时达到随心所欲,既能够提得起,又能够放得下,既能够储入,也能够发出。可见大周天的功夫对形意拳的运用,乃是十分重要的。
(三)化神还虚前面所说的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两层功夫,都脱离不开意念的导引,待练到第三步化神还虚的功夫时,因为经过上述两层功夫的长时间煅炼,有了较深的基础,所以就没有必要再专门着重于意念的导引了。就好象人们走陌生的路一样,开始在不认路的情况下,需要有人领路,走熟了以后,便可以自己独来独往了。气血在人体中按照规定的路线流注也是这样,当气血全部贯通了,而且能够随心所欲时,只要在伸拳、出掌、发劲时,气血自然就会在无意之中而至,这在形意拳中即谓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高级功夫。
以上就形意拳中的三层功夫做了一些介绍。除了三层功夫以外,还有三种练法和三级进序。三种练法,指的是明劲的练法、暗劲的练法和化劲的练法;三级进序,指的是易骨、易筋、易髓。
明劲,又叫做刚劲、整劲、绝劲、脆劲、抖劲,在太极拳中把它称之为颤劲。明劲在发放运用上,又有尺劲和寸劲的区别,尺劲的发放距离较长,寸劲的发放距离较短,尺劲的发放距离如是一尺的话,那么寸劲的发放距离即在三寸至五寸之间。所以在内家拳中就是要追求和锻炼寸劲,因为在运用中,尺劲和寸劲不仅在劲力上有差别,而且在运用的速度上更有差别,下面我们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明劲中的尺劲,由于它从发放开始至运动的终点为止,整个运动过程的距离较长,所以花费的时间也就较多,因此对方很容易及早地发现我方的进攻意图,有了采取破解措施的准备时间;尺劲在发放过程中,由于自始至终含的劲力都比较大,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要应付突然变化,就显得僵滞呆板了,而且尺劲在通过尺距离的运动中,必然要消耗掉一部分,所以它在到达终点时,要比发出时减少好多。
而内功较深、爆发力较强的内家拳师对于劲力的运用则是舍远而求近,弃尺而得寸的,其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距离内,爆发出最大的抖绝劲力来。我们知道,发放劲力的距离愈短,到达目标的速度也就愈快。速度愈快,对方的防御和变化的难度也就愈大,所以形意拳要追求寸劲,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要在最短的距离间,发出最大的爆发劲力来,却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需要经过长久的锻炼才能够求得。所以初级的明劲功夫,得到的只是尺劲,而不是寸劲。尺劲阶段,还属于僵滞之刚,而不属于柔中之刚,待练到柔如绳之系、汉如冰之清的寸劲时,方为柔中之刚。但无论是尺劲还是寸劲,都要逐步掌握和运用好意、气、劲、力的同一发放,使气体、液体、固体三者在一瞬间能够配合无隙,发挥出整体最大的功效来。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明劲的初级锻炼过程,也是易骨的过程,是为了"壮基筑体",增强全身各部关节和骨骼的支撑力量,以及增大各关节的活动范围,特别是四肢的梢节,无论是采用手打或足打,都需要有较大的对抗力量,否则就会在技击运动中因撞击对方而造成自己损伤。所以明劲既是初步的练法(指尺劲),也是最终在实战中运用的劲节(指寸劲)。
明劲在运用上主于进攻,暗劲在运用上主于克制,化劲在运用上主于领化。明劲、暗劲、化劲三种不同练法的主要区别是:明劲在于手,暗劲在于肘,化劲在于身。虽然在打法中不尽然是只限于手,尚有肘打、肩打、膝打、胯打、头打、足打和尾闾打,但在明劲的初级功夫中,必须首先将气劲力通达于梢节之手足。
明劲(指寸劲)并不是孤立地运用的,而是要同暗劲或化劲相互配合使用,或用暗劲先克制住对方,而后紧接着转换为明劲攻之,或用化劲破解对方(又称"以巧破千斤"),然后急转刚进,攻击对方。所以此时明劲的运用,并不是贯穿进攻动作的始终,而只是用于到达目标前的一刹那间,因此称之为寸劲。过去形意拳先辈们常常用"电闪"、"雷鸣"来形容劲力的发放和运用,实际上这里面包含着速度、角度、距离、时间和力量,说得具体一些,就是爆发劲力的速度愈快,冲击力也就愈大;进攻对方的距离愈近,愈容易给对方增大防御和破解的困难;时间愈短,进攻愈易见效。关于角度问题,身体的转换,手的起落,前臂的拧转必须是构成九十度(即四十五度加四十五度),或者是拧转四十五度。时间问题,是一个劲力爆发的火候问题,既不能爆发得过早,也不能过晚。过早则会使爆发劲未触其身,且难收其效;过晚又会形成尺寸已过。所以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爆发劲力的效果。一定要细心体会和掌握"近在眼前一寸中"这个火候,才能爆发出如同电闪雷鸣般的急中之刚,而且是始之有谋,终之有效。
明劲是练合求刚,暗劲是练活求柔,化劲是练灵求巧。合,是上下内外气、液、固三体相合为一,要体现出一个"整"字来。刚,是要爆发出急中之刚(急中之刚谓之真刚)、刚中之急(刚中之急谓之真急),才为"汉如冰之清"的急刚劲,活,是圆活不滞,变化莫测。柔,是劲似抽丝,连绵不断,外柔内刚或内柔外刚,刚柔相济,不僵不直,沾缠粘随。灵,是转动迅速,变化灵敏,进退自如,吞吐随身。巧,是不丢不顶,不即不离,一羽不能加,虫蝇不能落,不动则已,动则成圆,因此形意拳中有"以巧破千斤"之说。
暗劲,顾名思义,是一种暗藏的劲,也是柔中含刚的韧劲。暗劲在形意拳中,主要是暗藏在肘上。肘是上肢的中节,中节为藏劲之所、变化之处,"中节空则节节空"(此话虽系指腰,然上肢也不例外),所以练习形意拳必须注意沉肘。沉中之灵为真灵,浮中之灵为飘灵,是不堪一击的。因而在练习第二步暗劲功夫时,必须把劲真正藏集于肘上。
暗劲的锻炼过程,是一个长筋腾膜、练筋入槽的锻炼过程,是为了使韧带伸长和增大韧性,所以暗劲的锻炼过程,也就是易筋的过程。暗劲在形意拳的运用中,主要是为了克制对方和感触对方劲的来龙去脉,所以暗劲是在顾法中常常使用的劲节。
化劲,是一种顺从对方劲力往来的领化劲,它主要是锻炼内劲、内气的转换灵巧,在运用上它有不丢不顶、舍己从人、彼柔我刚、彼刚我柔之妙用,这在形意拳中也是易髓的过程。
化劲在练习时,无论是进退起落,伸缩开合,吞吐翻转,其走步换势都要如猫似猿,轻灵敏捷,周身动转要如同水之翻浪,连绵不断,无僵无滞,要体现出运动如流水,源源不竭,动转似球滚,圆活无滞的形象来。
化劲是易髓的过程。髓有精髓和骨髓之分。精髓主要的功用是补脑,骨髓的主要功用是充骨。脑为精髓之海,脑海有余才能使人增进聪明智慧。骨髓充盈才能使人体的骨骼坚实而不枯。
这里所讲的易髓,主要指精髓而言,补充大脑的精髓充足了,骨髓也就自然能够充盈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