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就是生态足迹理论。生态足迹理论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William Rees(1992)提出并由其学生 Wackermagel (1996)加以完善,其含义就是维持一个人、地区或者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吸纳的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生物生产的地域和水域面积。生态足迹指标是用来测算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将区域经济发展消费的资源和能源转化为提供这些物质、能源所必需的生产土地的面积,并同区域的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通过在衡量标准下将生态系统的供给和经济系统的需求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承受范围内,并由此对生态经济协调状态做出客观判断。生态赤字是指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其生态足迹,这表明该地区的人类负荷已经超过了生态容量。这种情况说明该地区发展模式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若要满足人口在现有生活水平下的消费需求,该地区需要从地区之外获得欠缺的资源,要么要么就要消耗剩余自然资本来弥补供给的不足。相对的,生态盈余指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容量完全能够支持其人口负荷。该地区发展模式具相对可持续性,地区内自然资本总量有可能得到增加,生态容量有望扩大。生态足迹理论尽管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但是生态足迹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别。承载力强调的是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一个区域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与社会经济规模。而生态足迹则刚好相反,作为可持续发展程度衡量的标杆,它从供给面对区域的实际生物承载力进行测算;同时,它还从需求面估计要承载一定生活人口需要多大的生态空间,即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尽管有区别,但是生态足迹理论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视角来解释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这恰恰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所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