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ouxian guangbo
[外文]:wired broadcasting
通过线路把广播节目传给听众的一种广播传输方式。广播电台(站)把广播节目转换成电信号,利用导线(明线或电缆)组成的传输网络传送到用户的扬声器或其他接收设备。它的特点是受天电、工业干扰小,稳定可靠,收听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收听质量高,而且节目内容、时间容易控制,可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地区性广播。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德国P.赖斯通过电线进行了播送音乐的实验。1880年俄国Ю.阿霍罗维奇制作了播音设备,用导线播送剧院音乐。20世纪20年代,苏联一些城市开始发展有线广播。随后,荷兰、英国、瑞士和德国也有了有线广播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有更多的国家建立有线广播。
各国的有线广播事业多有差异,西欧大都利用电话网建立载波有线广播系统,可传送多套广播节目。苏联在城乡发展有线广播,在一些城市和居民点开办可听三套节目和立体声节目的有线广播。日本是把接收设备和电话机安装在一起,称为有线广播电话,作为农村、山区、渔村的区域性广播通信手段。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多功能的综合信息传输系统。加拿大的有线广播与有线电视相结合,用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传输,可播送8套立体声广播节目。
1952年,中国开始在农村逐步建立有线广播网。到1983年已有23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建立了有线广播站,49000多个乡有了广播放大站,大部分村通了有线广播。中国农村有线广播的传输体制可分为一级传输、二级传输和三级传输三种。
(1)一级传输:县广播站对各种节目源的信号进行选择和功率放大,再通过主、分馈电线和用户线传送到各用户扬声器。
(2)二级传输:县设中心广播站,乡设广播放大站。县广播站用低电平声频或载波把节目信号传送到各个乡放大站,在乡放大站进行声频功率放大后用较高电压馈送到各村,再用变压器适当降低电压以便送到各用户扬声器。这种方式,功率损耗小,传输效率较高,而且县、乡均可自办广播节目。
(3)三级传输:县设中心广播站,乡设中继广播站,村设广播放大点。乡广播站把节目信号进行电压放大,再送往各村进行功率放大以便传送给用户。这种方式只在村以下广播线路传送功率,传输效率高,而且县、乡、村三级都可自办广播节目。但在实用中,无论采用那种传输体制都要采取措施,抑制对其他通信线路的干扰。中国现代农村广播多采用二级建站传输体制。中国的有线广播线路传输方式,以专线传输为主,广播与用户扬声器之间用架空明线或地下电缆连接成独立传输系统,播音时间不受限制,广播质量较高。其次是利用电话线路定时传送广播音频节目。这种方式广播受时间限制。第三是载波传播。在电话线路上广播和电话采用不同频带的载波信号同时传送;在广播专用线路上,使用载波传输,可使县广播站实现以多功能为目的的综合信息传输。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有线广播正向高质量、立体声、多节目方向发展。随着电子技术和光缆传输技术的发展,有线广播将和电缆电视、有线通信形成一个新型的、综合的有线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