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书籍装帧艺术

对一部文字的或图片的书稿,经过书籍装帧艺术家的艺术构思,运用形象、图案、色彩等艺术手法和艺术造型,再通过一系列的工艺生产制作过程,制作成具有审美情趣的书籍的一门综合性的特殊艺术。

装帧是个外来词,随着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书籍装帧艺术逐渐有所认识之后才开始使用。它不同于装潢、装饰、装裱,有它自己的美学理论和艺术规律。

书籍装帧的演变

书籍装帧艺术随着书籍的出现而逐步发展。书籍装帧的形式又往往与所用的材料及各时代书籍装帧方法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畔生长的莎草(或纸莎草) 稍经制作 ,用以抄写文字,迄今出土的有约在公元前3000~前 2500年埃及 、西亚、古希腊罗马的纸莎草纸抄本卷的典籍。公元前 2世纪小亚细亚帕加马城开始制造羊皮纸, 传入欧洲,大量推广,被用于制作羊皮书。羊皮书的装帧,普通的是外面包皮里面贴布,用两块厚纸板作封皮。厚重的羊皮书背面再加金属饰物使之坚固,有的还加铜扣或锁。华丽的书常以锦、绢、天鹅绒或软皮作封面,以金银链或柔革作束带,书上镶嵌宝石或象牙。

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结构,也有自己的演变史。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出现的简册,被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形式。用竹片书写的称“简”(木片称“牍”),用韦和丝将许多简编在一起,称为“策”。这种最早的装帧被称为简策制。其后春秋末期有缣帛写书,出现卷轴装在纸发明以后, 除卷轴装外, 相继出现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 直到包背装和线装, 都各有不同,各具特色。如卷轴装的艺术加工, 除手抄或雕版、 字体及版式外,主要包括卷、轴、褾、带 4个部分。带的顶端有象牙或兽骨做成的签,整个卷子外面裹以布帛,称为帙或袠。

线装书的装帧形式自明万历年间(1573 ~ 1620)开始,到明末清初广为盛行。由于长期视觉习惯为直行书写,书籍版式是直行雕版或活字排印, 字体讲颜、 柳、欧、赵,活字用老宋体,要求墨香纸润,雅而不俗。考究的线装书,用上好淡水绢线双眼订结,并在订口上下加包角。书的封面(也称封衣),有布、纸两种,纸多用栗壳色或瓷青纸装裱,绢、绫料则多用黄色。书衣之后为幅叶 (也称护叶)。其次是书名叶 (即现代书的扉页)。背面印有刊记或牌记, 记载刊行年月、 地址和刊印人,相当于现代的版权页。再后是序言、凡例、目录、绣像、正文、插画、附录等, 最后为跋或后记。线装书的正文,都是单面印刷,由版口以鱼尾为准向外折为双页,右边订线。版面上下空白,称为天地。天地之间的框称为栏或匡廓、栏有朱丝栏与乌丝栏之分。线装书讲究纸质如玉,墨光似漆。软而轻,舒展卷曲自如,清心悦目,展卷自有一种书香。这些特点,正是线装书的和谐的、整体的装帧艺术,而为后来的装帧艺术家有选择地继承和发展。使中国的装帧艺术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

书籍装帧设计的任务

是使一本书从内容到形式能够完美和谐。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特别强调整体设计。被列为整体设计项目的有开本、封面、护封、书脊、版式(天头、地脚、横排或直排、字体、字号、 行距、行宽、切口、勒口 )、环衬、扉页、插图、插页、封底、版权页、书函、装订方法、使用材料等等。对某本书用哪种装帧形式为好所进行的构思称为设计构思。有的书籍装帧艺术家认为,在设计构思中,首要考虑的是书的开本设计,即一本书采用什么开本;其次才是封面设计、版面设计等。

书籍装帧艺术家在理解书稿的性质和内容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进行艺术构思。对书籍各部位的均衡与对称, 虚与实,具体与抽象,点、线、面、形、色、体的运用,色彩的联系和呼应, 画面的分割, 风格的统一等都要进行总体思考。每个部位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整体的各部位又要互相联系。

装帧艺术的表现手法

依据书籍的不同种类和性质,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开本便有不同的审美意义。例如 850×1168毫米的大 32开本,787×1092毫米的普通32开本显得庄重,适用于经典著作和学术理论书籍,787×960毫米的 32开本狭长,显得俊秀,适用于某些文艺读物; 787×1092毫米的16开本显得博大,适用于较大的词典、 工具书或科技书;又如精美画册宜用 6 开本、8 开本, 显得典雅; 普通画册常用24开本,显得朴素;64开本、50 开本小巧玲珑, 适用于随身携带的小字典、手册、参考书。书脊也是装帧艺术的一个方面。书脊大体上有圆脊和方脊之分。 圆脊显得敦厚、 舒适、委婉、柔润,方脊则坚实、明朗、质朴。凡此种种,使用得当便有赏心悦目的美感。

封面设计

是装帧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封面是表达作品精神的媒介。一部图书的内容很丰富,在封面设计中,要运用美学原理对书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研究,把握它的主题加以概括。通过构思创作出一个新形象,表现在封面上。封面设计构思的成功与否,往往在于书籍装帧艺术家能否善于分析和发现最能概括全书内容的地方。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要注意书的内容与封面的协调一致。在构思设计封面时,对不同种类、不同学科的书籍要有不同的设计要求。文学书籍宜抽取和概括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事件、 场景、气氛,经过提炼,把文学形象转化为视觉绘画形象,成为封面上的典型形象。社会科学书籍的封面, 一般而言, 宜淡雅、朴素、庄重、抽象。 科学技术书的封面, 宜用含蓄而有寓意、有联想的画面来提示书的内容,还应有独特的科技味和时代感,尤其高深的科技书和社科书大多反映当代最新的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艺术手法上更应富有现代感,但画面须符合当代读者的思维方式、理解水平和审美习惯。

书籍封面艺术的主要欣赏者是广大读者。读者有各种层次。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层次的读者对象具有不同的文化修养、审美观念、欣赏水平。装帧艺术家对自己设计的封面含义应为该书的主要读者群所理解,并富有美感。美感是情感、想象、理解诸因素的结合。具有美感的封面是给人以欣赏而不是推理,是领悟而不是说教。

版面设计

亦称书籍正文格式设计或编排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中的重要部分。版心要与它周围的白边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西方书籍装帧艺术家认为,书页的平面上存在着力场,并据此在版面设计上提出了运用方向、对称、比例、均衡、对比、分割等形式和理论。从美学角度看,版心的位置、大小,版心与它周围白边的关系(黑白关系),文字的排列, 字号、 字体的选用,行宽、行距的安排等,对活泼版面关系至大。不同的字体代表不同的风格和情调。宋体端庄,楷体柔和。黑体醒目, 仿宋体秀丽,各有特点,适用于各类不同的书籍。一部书稿有它自己的逻辑结构。视书稿的大小,通常可分为部、编、章、节、段。把正文与标题按结构的层次,分别用不同字体、字号、占行、位置、高低等加以编排设计,使全书章节分明,层次清楚,和谐统一,能给人以节奏感。

印刷工艺

是书籍装帧艺术不可分割的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工艺制作才能达到装帧艺术整体而又完美的风貌。为达到装帧设计预期的艺术效果,设计者在运用现代技巧和技术时,还要考虑到印制条件的可能性,也就是印刷厂、 装订厂机器的性能,使用材料 ( 包括纸张、油墨、缣帛、塑料等 )的特性,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工人对所设计的装帧意图的理解程度与配合程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人们对书籍装帧艺术的欣赏要求和审美观念也会随着变化。书籍装帧艺术中,特别是封面设计有许多理论问题尚待深入探讨。但是,书籍装帧艺术要适应时代潮流,同时还要表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作家、不同出版社的不同气质和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