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inyishu
专指解释字的读音和意义的书。古人为通读某一部书而摘举其中的单字或单词而注出其读音和字义,这是中国古书中特有的一种体制。根据记载,汉魏之际就有了这种书。魏孙炎曾作《尔雅音义》是其例,自晋宋以后作“音义”的就多起来了。一部书因师承不同,可以有几家为之作音,或兼释义。有的还照顾到字的正误。这种书在传统“小学”著作中独成一类,与字书、韵书、训诂书体例不同,所以一般称为“音义书”,或称“书音”。魏晋至梁陈之间的“书音”已亡佚无存,惟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采录颇多。在唐代,《史记》、《汉书》也有音义,但早已亡佚。史部中只有天宝间何超所作《晋书音义》随《晋书》传流至今。
佛教经典在北齐时也有人作音。到唐代有两部最知名的音义书,一部就是唐高宗时释玄应所作的《众经音义》,另一部是唐宪宗时释的《一切经音义》(慧琳)。包容极富,为研究古音古义的重要参考资料。
声明: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