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妙湛寺金刚塔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金刚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妙湛寺金刚塔

妙湛寺金刚塔,俗称穿心塔,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古镇螺峰村妙湛寺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金刚宝座式石塔。官渡古镇在昆明东南郊,地处滇池北岸、宝象河下游,占地17平方公里。古镇人文景观丰富,文化古迹众多,有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五山、六寺、七阁、八庙等多处景观。妙湛寺为官渡古镇“六寺之首”。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1295年落成。其地原为滇池一部分,地面下螺壳累积,故妙湛寺亦称螺峰寺。后因被水淹倒塌,1325年迁建于现址,处官渡古镇中央。1996年,妙湛寺金刚塔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妙湛寺有三塔,山门内建有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双塔一东一西,左右对称。

山门外中轴线上,建金刚宝座式石塔一座,即金刚塔。妙湛寺以金刚塔而声名远扬。

金刚塔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由镇守云南总兵沐淙倡导,镇守云南太监罗桂出资建造。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重修此塔。1982年,国家对金刚塔进行修葺,并在四周建铁栏保护。

据佛经,金刚塔是供奉金刚界五部部主佛舍利的塔,全称“金刚宝座塔”,又叫“五轮塔”。

金刚塔在高大的方形台座上,中央造一个大塔,四角各造一个小塔,每一个塔象征着一尊主佛。中佛部部主是毗卢遮那佛,东金刚部部主阿閦佛,南宝部部主宝生佛,西莲花部部主阿弥陀佛,北羯磨部部主不空成就佛。

目前我国各地的金刚宝座塔,都是元代以后因佛教密宗盛行而陆续兴建的。

妙湛寺金刚塔由塔基、塔身、塔颈、塔刹四个部分组成。基台上共建塔五座,中部为主塔,象征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为佛所居之地。主塔通高16.05米,塔身重1350吨。

金刚塔塔基台为方形,高4.8米,边长10.4米,座下砌成东、西、南、北4道券门十字贯通,可供人通行,故又得名穿心塔。

主塔塔座为方形折角须弥座,四角各雕力士像一尊。四面石上皆雕刻着反映金刚五部佛座的东狮、南象、西孔雀、北迦楼罗等。须弥座上是7层石雕莲瓣的覆莲座,上承覆钵形塔身。

塔身四面辟有佛龛,内刻石佛像一尊,铜质伞盖上有四大天王铜像,栩栩如生,分立于东南西北四方。塔身装饰法轮浮雕,浮雕刀法娴熟,技艺精湛。

金刚塔基台四角的四座小塔形式相同,通高均为8.84米,各有方形折角须弥座、覆钵、仰莲、六角形石板,塔基上面立有八角形石柱、平板、石殿、葫芦形玉瓶。

金刚塔上部是塔颈及相轮,五个塔尖簇拥耸立,犹如雨后春笋,争相破土。

高耸俊秀的塔刹,绰约多姿。塔刹由宝座、覆莲、宝瓶等组成。大小塔刹均为葫芦形宝瓶,主塔环以铜铸伞盖。

妙湛寺金刚塔在我国喇嘛式佛塔建筑中独具一格,整个塔型轮廓雄浑,造型美观,是云南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对于古代建筑、佛教、石刻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