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氮肥

具有氮(N)标明量的单元肥料。施于土壤或植物可提高植物的氮营养水平。

营养作用

在植物体内,氮是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重要成分,与植物体的细胞增长和新细胞形成有密切关系。植物缺氮时,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叶色呈浅绿或黄色,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从而使碳水化合物的合成量减少,导致植物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但植物吸收氮过多时,常常表现为组织柔软,叶色浓绿,茎叶徒长,贪青迟熟,并易遭病虫危害,最终也会造成减产。

种类

按氮的化学形态可分3大类:

(1)铵态氮肥。即氮以N喠形态存在的肥料,主要品种有氨水、液氨、碳酸氢铵、硫铵、氯化铵等。

(2)硝态氮肥。即氮以 N囶形态存在的肥料。主要品种有智利硝石(硝酸钠)、硝酸钙;同时含有N喠和N囶的氮肥有硝酸铵、硫硝酸铵、硝酸铵钙等。

(3)酰胺态氮肥。即氮以酰胺基形态存在的肥料。主要品种有尿素等。

在中国,常用的氮肥有:

(1)尿素。由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高压下直接合成。含氮45~46%,呈白色至淡黄色,有一定的吸湿性。可作基肥、追肥用,但不宜作种肥。一般在缩二脲含量超过0.5%时,亦不宜用作根外追肥(喷施于叶片上)。

(2)氨水。液体氮肥。含氮16~20%,随杂质含量及出厂时间长短而异。呈碱性反应,易挥发损失。可作基肥、追肥用。施前必须用水稀释数十倍至几百倍,以免伤苗,施后应即时覆土。

(3)碳酸氢铵。以二氧化碳通入20%的浓氨水中制成。含氮17%,呈白色至灰白色,吸湿性强,易挥发,在20℃以上的潮湿环境中极易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及氨而损失。可作基肥及追肥深施,但不宜作根外追肥和种肥。

(4)硝酸铵。通常由氨中和硝酸而成。是既含铵态氮(N喠)又含硝态氮(N囶)的氮肥,含氮33~34%。吸湿性极强,易结块,能助燃,在高温下易分解成气体,使体积骤增而引起爆炸。因此,不能将硝酸铵与油脂、棉花和木柴等易燃物堆放一起。可作基肥、追肥而不宜作种肥用。用于水田时,易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氮的大量损失。

(5)硫铵。即硫酸铵,是氨与硫酸中和反应的产物。含氮20~21%,呈白色至浅灰色,宜作追肥和种肥,也可作基肥。属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中须与石灰配合(非混合)施用,在还原性强而活性铁含量低的水稻田中,硫酸铵易转化成硫化氢而伤害稻根。

(6)氯化铵。制碱工业的副产品。含氮23~26%,呈白色颗粒状。属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和盐土不宜施用,忌氯作物(如烟草、马铃薯、甘薯等)不宜多施,也不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普遍地长期施用。

(7)石灰氮。又名氰氨化钙。由电气石与氮在高温下反应制成。含氮18~23%,呈黑色粉末状,富含石灰,水溶液呈碱性。可作基肥用。施入土壤后需经过转化,才能被作物吸收;转化的中间产物脒基脲等对作物有一定毒害性,为此通常提前施用或先与有机肥料混合堆制后施用。石灰氮还有除草、杀虫,灭菌、灭钉螺等作用。

(8)含氮复合肥料。其中,磷酸铵兼含氮和磷,系磷酸一铵与磷酸二铵按2~3:7~8比例的混合物,含氮20~21%,含磷51~53%,呈灰白色至深灰色,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用;硝酸磷肥也兼含氮、磷,由硝酸铵、磷酸铵和磷酸二钙组成,氮、磷含量均为20%,吸湿性强,易结块,可作基肥及追肥,宜于酸性和中性土壤而不宜于水稻田。

为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损失和施肥次数,长效氮肥的研制受到重视。它主要包括合成缓溶性有机氮肥(如脲甲醛、丁烯叉二脲、异丁烯叉二脲、草酰胺等)、合成缓溶性无机肥(如磷酸镁铵)和包膜肥料(如包膜尿素)3类。 因成本较高,农业生产中尚未得到实际应用。

氮肥的施用

氮肥施入土壤以后,其中的氮素被当季植物所吸收,一部分通过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和粘粒矿物的固定等作用而残留在土壤中;还有一部分则通过各种途径,如氨的挥发、反硝化作用、淋洗作用和径流等离开土壤-植物系统而损失掉。据用15N示踪技术测定,在旱地,施入土壤中的氮被作物吸收的占30~70%,残留土壤中的占10~40%,气态损失占10~30%,淋洗损失占 5~10%。中国水稻田中硫铵、尿素和碳酸氢铵被植物吸收的约占17~76%,残留土壤中的约占5~32%,损失的约占13~70%。

水稻田中的硝态氮肥因易于在还原层中进行反硝化作用,其中氮的损失高者可达90%以上。铵态氮肥和尿素撒施于种植旱作物的石灰性土壤表面时,氮也易于通过氨的挥发而大量损失。因此,氮肥的施用一般采用深施的方法。在作物生长盛期施肥,使氮被植物根系迅速吸收,也可减少氮的损失。此外,施用硝化抑制剂,可减少因反硝化作用或淋洗而引起的氮素损失,但其效果尚不稳定。 常见的硝化抑制剂有2-氯-6-(三氯甲基)吡啶、2-氨基-4-氯-6-甲基嘧啶、硫脲、均三嗪和2-磺胺噻唑等,某些品种已有少量工业生产。

关于氮肥的增产效果,据中国化肥试验网提供的统计资料,每2亩地施用40千克硫铵时,每千克硫铵约可增产3~5千克的稻谷,或2~4千克的小麦,3~6千克的玉米,1~2千克的子棉,1千克的油菜子,8~12千克的薯类或甜菜。但因影响产量的因子很多,氮肥的增产效果常有较大的变幅。

土壤中的氮与氮肥

土壤氮素的含量、形态及其转化和供氮能力与氮肥肥效关系极大。各种土壤含氮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环境的水热条件和土壤的利用状况。中国耕作土壤的含氮量大致在 0.03~0.3%左右,以东北黑土的含氮量最高,约为0.2~0.35%;西北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华北地区河流冲积物发育的土壤、华中丘陵地区的红壤和华南地区的砖红壤则含氮量较低,大致在0.06~0.1%之间;江淮丘陵地区由下蜀黄土发育的土壤和南方江、河、湖泊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的含氮量居中,前者在0.06~0.15%之间,后者在0.1~0.2%左右。自然植被下的未耕垦土壤,其含氮量一般高于相应的耕作土壤。

图

土壤中的氮分为无机态和有机态 2类。无机态氮中,粘土矿物固定态的铵约占土壤全氮量的百分之几至十几,其有效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铵态氮和硝态氮约占土壤全氮量的2~3%,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被称为有效态氮。此外,还有亚硝酸态铵,在一般土壤中含量很微。有机态氮约占土壤表土全氮量的90%或更高,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后,易为作物吸收。在作物生长期间,除利用土壤已经积累的少量硝态氮和铵态氮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土壤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中国一季作物生长期间土壤的自然供氮量约为 2~7 千克/亩,占高产条件下水稻和麦类总吸氮量的45~75%。但就多数耕作土壤而言,氮素仍是作物生长中主要的养分限制因子,施用氮肥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