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玉米生产中氮肥施用技术

氮是玉米需求量最大的元素之一,氮肥是最为广泛使用的化肥。氮肥可以明显促进作物生长,快速改善叶色,施肥效果立竿见影,明显增加作物产量,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在玉米生产中,氮素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氮素营养充足,各种养分比例协调才能经济产量高、品质纯正、经济效益大,构成“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则玉米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尤其是对玉米生长期、产量影响更大。深入了解土壤状况及氮肥施用技术现状,掌握好氮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玉米生长健壮、增产增收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民在施肥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农民在施肥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   1、施肥方法不正确。撒施、表施现象较为普遍,有大多数农民为了不使自己的肥料翻入其他人的地里,只是在耙地时把肥料撒在地表,造成肥料浪费。因为氮肥和钾肥随着浇水渗透到作物根附近,被作物吸收利用,有的农民甚至只施磷肥,不施氮、钾肥,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过量施肥现象严重,这些问题不仅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下,生产成本增加、耕地地力下降,而且更严重的会使玉米生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导致产量、质量降低,现在农民都喜欢种肥,播种时肥料用量大则易造成烧苗,有的则把一部分肥料撒在地表,一部分肥料随种子种在地内,这样造成了一部分肥料浪费,正确的作法是先种一次肥料,然后再种一次种子,这样即避免了烧苗,又使肥料起到了作用。   2、施肥量不科学。农民存在盲目施肥的现象。如有的每亩施二铵达到50公斤,追施尿素达到30公斤。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在适宜的范围内,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大而增高,当达到一定量时,再施肥产量也不再增加,效益反而降低。   3、氮肥选用不当。①贪图便宜选用的肥料后劲不足、或施肥时期没有把握好、玉米后期脱肥。②单用尿素,不知道营养搭配才能高产的道理。③化肥越便宜越好,用含氮25%或含量更低的挤压的氯化铵生产产品,④认为化肥越洋越好,都是英文字母进口的“俄罗斯”等劣质肥。⑤认为包装越漂亮越好,要知道华丽的外衣里面的肥料不一定就好。⑥f.贪图眼前利益赊购赊销,送货上门、礼品赠送是需要成本的。帐早晚是要还的。   二、科学施用氮肥,确保玉米优质高产   农户根据科学的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品种、施肥量对玉米进行肥料管理。做到施肥看天、看地、看庄稼,掌握施肥时机。   1、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最佳施肥量   高肥力区:亩底施碳酸氢铵50公斤、12%过磷酸钙85公斤、氯化钾16公斤,播种时以硫酸锰拌种;苗期亩追施尿素9公斤。   中肥力区:亩底施碳酸氢铵50公斤、12%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25公斤,播种时以硫酸锰拌种;苗期亩追施尿素11公斤。   低肥力区:亩施碳酸氢铵48公斤、12%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2公斤作为底肥一次施用,播种时以硫酸锰拌种。   2、根据土壤状况适时施肥   平原区肥沃土地,氮肥用量和施肥次数宜少,施用不宜过迟,防止玉米贪青晚熟;平原村的“晚发田”,应重视作物生长前期氮素的供应,促进发根,同时要防止后期施氮过多对玉米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河漫滩地区的“早发田”,一次施氮肥的数量要少,但应适当增加氮肥施肥次数,注意后期脱肥早衰。另外,还应配合浇水,增加氮肥的肥效。   3、根据玉米各生育期需肥量计量施肥   玉米在一生中吸收的氮素最多,玉米每形成100公斤籽粒,大约需要从土壤当中吸收纯氮(N)2.7公斤,1400-1500玉米需纯氮42-45斤。理论上的四次施肥:种肥占5-10%;苗肥占20-30%;穗肥占60-70%;粒肥占10-20%。   苗期(出苗到拔节)植株矮小、生长速度慢,对养分的吸收量较少,苗期玉米对氮的吸收量为总吸收量的6%左右;穗期(拔节到抽雄)植株生长迅速,养分的吸收量最多、吸收速度最快,其中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当中吸收养分最快的时期。穗期玉米对氮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65%左右;花粒期(抽雄到成熟)玉米植株的生长以果穗和籽粒为主,植株对氮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的30%左右。   目前,我国的肥料当年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氮肥的利用率仅为30-35%,我国每年生产2600万吨化肥,就有约近1700万吨通过N-H3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溶而流失。   4、根据种植品种科学施用氮肥   高密度种植郑单958、浚单20等品种的地块,建议以氮肥做底肥,拔节期追施,分期施用效果最佳;低密度种植邢抗2等品种的乡镇,以氮肥作基肥一次施用的效果最佳。   5、根据气象条件合理施肥。   光照、温度、风、降水等条件,一方面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及其对养分的吸收,另一方面还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状况,也会进一步影响施肥效果。玉米适逢高温多雨季节,生长迅速,对养分的确需求量大,但应控制氮肥的施用量,以免造成贪青晚熟。在选择肥料品种时,应避免施用硝态氮肥,以防因降水过多造成养分损失和水质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