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太和城遗址的简单介绍

云南大理:南诏故都太和城遗址

云南大理:南诏故都太和城遗址

南诏故都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南诏时期的龙尾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公里,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公里。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必经要道。太和城是唐朝时期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后作为城邑沿用到元代初年。1961年,太和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城原为六诏并存时期居住于洱海沿岸的“河蛮”所筑,后被征服“河蛮”的皮逻阁占据。在兼并其他五诏后,皮逻阁于739年正式迁居太和城,建立了南诏国。直至779年,太和城一直是南诏的政治中心。

太和城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建于苍山与洱海之间的冲积平原上。“西依苍山为屏障,东临洱海为天险”,南北城墙分别从佛顶峰两侧起,一直向东延伸至洱海之滨。北墙现存3225米,南墙现存3350米。夯筑的残墙基宽为4~5米,高2~4米。

遗址内有南诏德化碑,位于太和村西140米。该碑立于公元766年,碑高3.97米,宽2.46米,厚0.6米,呈长方形,是云南现存最大的一块唐碑。该碑为研究南诏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原碑正文有3800多字,现仅存256字。碑文主要记述了天宝战争原因和经过,其中涉及到南诏的政治、军事、特产等情况,以及南诏与唐朝、吐蕃的关系等,记录十分详尽。

碑背面的职官题名现在保存有41行,提供了南诏初期职官制度和许多民族参加南诏政权的情况。碑文相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唐御史杜光庭书。书体在行楷之间,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