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开封城墙的简单介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是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代城墙之一,规模仅次于南京古城墙。开封在中国历史上曾是七朝古都。相传,战国魏惠王时期就在此地修筑大梁城。之后的千余年中,开封城因战火和黄河水灾,屡遭毁坏、屡经重建,形成“城摞城”之局面。伴随古城的兴衰,开封城墙也几经修筑。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宣武军节度使李勉重筑南北朝时的汴州城,是文献记载中修筑开封城墙之始。其时汴州城周围达20里155步,城门7座,并将汴河纳入城内,奠定了如今开封城墙的基础。1996年,开封城墙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唐以后,五代后梁、后汉、后晋、后周以及北宋先后以开封为都城,不断重修开封城。尤其北宋定都开封168年,将开封扩建为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相套的宏大城郭。开封城墙作为内城之保障,规模也随之扩大。

北宋灭亡后的近千年中,黄河几度泛滥,冲毁开封城。元明清三代屡次重修开封城,尤其明清之时增筑城墙,新开城门,修建角楼、敌台和警铺等防御建筑,形成如今之开封城墙。

现存开封城墙保存着明清时期扩建后的建筑风格。其主体部分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建,大块条形青砖垒筑。墙高5-8米,宽5-7米,周长14.4公里,可绕市区一周。城墙上开有城门6座,修筑有马面81座、角台4座。

城墙西侧的大梁门,俗称西门,雄伟壮观,是开封古都的象征。该门始建于唐代,设拱形门洞三个,上筑重檐歇山式城楼,古朴典雅。城门北侧发掘有自唐以来历代古城马道,层层叠压,对探索开封古城历史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