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eng Huanwu
中国物理学家。湖北省麻城县人,1915年10月6日生于吉林省长春县。1931年考进清华大学,入物理学系;1935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继续入研究院学习。1937年夏去昆明云南大学任教。1938年冬赴英,入爱丁堡大学理论物理系随物理学家M.玻恩工作。1940年以固体理论方面的论文《电子之量子理论对于金属力学和热学性质的应用》获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从欧洲回国的交通受阻,1941~1943年在爱尔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的研究学者,和W.H.海特勒合作进行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1943~1945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博士后的卡内基研究员,和玻恩等合作进行场论方面的研究工作。1945年以《关于量子场论的发散困难和辐射反作用的严格处理》的论文获得爱丁堡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随后又到都柏林高等研究院任教授两年,继续作场论和介子理论方面的研究。1947年底回国,在云南大学物理学系任教授,1949年5月到清华大学物理学系任教授。1950年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56年改为原子能研究所,1972年一部分成为高能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1953年4月任副所长。1961年开始参加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工作。1972年回中国科学院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78年任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3年改任名誉所长。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现为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彭桓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带着对新中国的巨大憧憬,抱着满腔爱国热忱回到祖国的少数科学家之一。回国后,不管是在高等学校任教,还是在科学研究机构工作,他始终没有脱离科研劳动的第一线,并且在进行研究工作的同时,还抽时间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兼课。他一贯注意用理论物理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去探讨解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科研问题:如在50年代初期,在进行核理论和量子化学基础研究的同时,曾针对鞍钢加快钢铁热处理的需要,探讨过高温加热中钢锭的安全直径问题;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他对中国的原子能科学事业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组织和探索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工作作出了贡献。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他注意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其中有不少人于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的学部委员。
彭桓武在国内外已发表了30余篇论文。1945年与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 (Macdougall-Brisbane)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