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麓的坎儿井。在新疆,农田水利的设施中,除上述明渠外,还有一类是坎儿井。它是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流灌溉工程,是雪山前沿、气候特别干燥的斜坡地上最理想的水利设施。
南疆吐鲁番和哈密两盆地,便是最理想的修建坎儿井的地区。它们都位于天山南麓,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雪水。盆地有一定的坡度,凿渠将盆地北缘地下的雪水开发出来,便可进行自流灌溉。这里雨量极为稀少,全年只有几十毫米,而气候干燥,年蒸发量高达几千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00多倍①,采用明渠灌溉,渠水多被蒸发,而蒸发对坎儿井的威胁极小。
坎儿井又称井渠,由竖井、暗渠、明渠等几部分组成,每条坎儿井的长度,由一二里到一二十里不等。暗渠是地下渠道,其作用为拦截地下水,并将它引出地面。暗渠每隔一二十米,便在其上立一竖井,井深从几米到几十米,视含水层深浅而定。每条暗渠的竖井,少则几眼,多则一二百眼。它是穿凿、修理暗渠时掏挖人员的上下通道,又有出土、通风、采光等作用,还依靠它来确定暗渠的坡度和方向。明渠将从暗渠中引出的地下水,导入农田,灌溉庄稼。
西域何时开始兴建坎儿井?多数学者认为可以上溯到西汉。理由是,自汉武帝起,西汉大力经营西域,并在轮台、渠犁(今库尔勒境)、车师(今吐鲁番境)等地驻兵屯田。这一带雨量稀少,空气干燥,屯田时必须兴修水利,特别是很少蒸发威胁的坎儿井。他们认为,穿凿坎儿井技术,在屯田西域之前,在兴建龙首渠时即已掌握,而车师等地地下水的资源又很丰富,驾轻就熟,完全可以在西域发展井渠灌溉。
学者们还认为,西汉时井渠技术西传,在史籍中也隐约可见。《汉书·西域传》载,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案行表(行军地图),穿卑鞮〔di低〕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三国时人孟康对卑鞮侯井加以注释,说:卑鞮侯井,“大井六,通渠也,下泉流涌出。在白龙堆东土山下。”根据这些记载和解释,学者们说,卑鞮侯井就是井渠,白龙堆位于罗布泊东,当时既能用修建井渠来增加漕渠的水量,当然也会在西域兴建井渠灌田。
上述的理由和依据,值得重视。但推论较多,依据也嫌单薄。西汉时,西域是否已用井渠溉田,当有待于地下遗物、遗迹的发现。
与西汉不同,从魏晋到隋唐,有关西域井渠的资料逐渐增多,有文字记载,也有遗迹出土。
新疆水利厅厅长维吾尔·米努甫和新疆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鹤亭,各在自己的论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新疆一些地方修建水库时,曾发现了一批十分古老的井渠遗迹。米努甫在文中所举的古老井渠遗迹在吐鲁番金胜口水库区。这条古井渠长约100米,已经干涸;有七个竖井,每个竖井相隔约10米;暗渠出口处,有一段已坍坏成明渠。与古渠遗迹同出的还有古陶和古城等。经鉴定,属于魏晋时文物。这条古老井渠,当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
王鹤亭所论述的古老井渠,位于高昌故国②东面,鄯〔shan善〕善县鲁克沁西北。这里发现的不只在同一层面上的三条废弃的井渠,而且在三条古井渠下面,还有许多废弃井渠。这批古井渠竟毁灭了一个新水库。王鹤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里建了一座名叫“海洋”的水库。蓄水不久,即由漏水溃决。“经检查,是由于水库下面埋有三道废弃的老坎儿井。经过很大的工程回填后,再次蓄水,又发生了决口,原因是深处还有很多废弃的老坎儿井,修不胜修。”新水库只好报废。文章认为,修建这批坎儿井的时间,约在1000年以上,相当唐朝前后。
唐朝,吐鲁番已有井渠,不仅见之于遗迹,还见之于第一手文献资料——《吐鲁番出土文书》。如高昌县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有关田产的文字,就不止一次地提到井渠、胡麻井渠等名称。其中“胡麻井渠③”的规模似乎不小,可灌高昌城北和城西的农田。
宋、元、明三代,有关新疆井渠的资料,目前掌握较少,特别是宋、元两代。至于明代,80年代普查时,已发现了一批。以新疆坎儿井最多的吐鲁番市为例,在445条新旧坎儿井中,历史在350—500年的,有10多条④。应该说,它们都是明朝修建的。
清朝新疆的水利建设很有成就,无论是普通灌渠,还是坎儿井。特别是清朝后期,由于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努力,发展很快。
有如前述,林则徐在远谪回疆期间,曾受伊犁将军布彦泰之命,与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共同建设南疆水利。他们除在那里修建许多明渠外,又大力扩展坎儿井工程,由吐鲁番扩大到托克逊、伊拉里克等地。后来,林则徐虽被清政府调回内地,但他开始的这一扩展坎儿井工作,仍然得到新任的伊犁将军萨迎阿的重视和支持,终于使吐鲁番盆地的官坎,由原来的30多条,增加到100多条,并使托克逊与吐鲁番一样,成为坎儿井比较密集的地区。在修建官坎的推动下,民间也纷纷修建这种工程。到19世纪60年代前期,吐鲁番、托克逊的官坎、民坎多至800余条,鄯善也有300多条。
回疆坎儿井第二次大发展在1878年左宗棠粉碎阿古柏入侵之后。由于左氏把恢复、发展回疆水利,作为善后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短短的三年中,当1881年,他调离回疆时,便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修复吐鲁番的官坎外,又在其他一些地方,如连木沁(吐鲁番盆地东部)、鄯善等地,新建官坎185条。当时百姓重建民坎的积极性也很高。10年以后,连木沁以西的吐鲁番盆地上,建成的“坎尔以千百计”。
清朝新疆坎儿井的发展,虽然与林则徐、左宗棠等一批官吏的推动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当地维吾尔族、汉族、回族等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其中维吾尔族人的贡献尤大,可以说大部分的坎儿井,都是他们穿凿的。
不仅如此,研究者认为,坎儿井工程的重要结构之一——涝坝,也是维吾尔族人民创造的。古代的井渠,主要由暗渠、竖井、明渠三部分组成。维吾尔族发展了坎儿井的结构,又增加了“涝坝”。涝坝是维吾尔语,其含义与汉语中的蓄水池相当。涝坝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蓄水。它位于暗渠的出口处,可将冬季从暗渠中流出的水储存于此。新疆冬季气温太低,农业生产停顿,而坎儿井却在继续出水。涝坝便可将冬水储存起来,可供来春使用。二是晒水。这里的地下水,主要来源是融雪,水温很低,如从暗渠引出,立即循明渠灌溉农田,低温便会严重影响庄稼发育。引出的水,只有先储存在涝坝中,经过晾晒后,再灌溉农田,才利于作物生长。三是便于统一调配农田用水。涝坝的创建,使坎儿井工程更臻完备。
目前,吐鲁番和哈密两盆地的坎儿井共约1000多条,暗渠的总长度约5000公里,可与历史上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媲美。
注释:
①据多年实测,吐鲁番年均降雨量为20毫米,蒸发量为3000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50倍。
②高昌国建于公元460年,公元640年为唐所灭。都城在今吐鲁番东南。
②米氏和王氏的论文,分别题为《新疆坎儿井研究》和《新疆坎儿井的研究》,收录在《吐鲁番坎儿井》一书中,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胡麻井渠”,目前有两种读法。一是“胡麻”连读。两字连读,这一名称可释为“井渠”。一是“胡麻井”连读。三字连读,这一名称可释为普通的明渠。何是何非,有待考古工作者深入现场核实。
④80年代,吐鲁番、鄯善、托克逊等县市,都普查了各自境内的坎儿井。其中建井年代,以吐鲁番市的普查实录最为清楚。三地普查实录,见《吐鲁番坎儿井》一书的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