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小金钱草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异名:肉馄饨草(《眼科要览》),金锁匙(《纲目拾遗》),小马蹄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螺丕草(《福建民间草药》),金挖耳、小灯盏菜(《广西中药志》)。
基源:为旋花科马蹄金属植物马蹄金的全草。马蹄金属全世界5~8种,中国有1种。
原植物:马蹄金Dichondra repens Forst.(Dichondra evolvulacea Britton),又名黄眼草、金钱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荷包草(《百草镜》),黄疸(胆)草(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金钱草(江苏、浙江、广西),小金钱草(江苏、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玉馄饨(江苏、浙江)。
历史:马蹄金在《百草镜》中称荷包草,《纲目拾遗》又名肉馄饨草、金锁匙。《百草镜》云:“二月十月发苗,生乱石缝中,茎细,叶如芡实大,中缺形似挂包馄饨,故名,蔓延贴地逐节生根……”。据上述系本种。
形态:多年生匍匐小草本,茎细长,被灰色短柔毛,节上生根。叶柄长3~5cm;叶片肾形至圆形,基部阔心形,叶面微被毛,背面被贴生短柔毛,全缘。花单生叶腋,花柄短于叶柄,丝状;萼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匙形,钝,长2~3mm,背面及边缘被毛;花冠钟状,较短至稍长于萼,黄色深5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无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2裂片间弯缺处,花丝短,等长;子房被疏柔毛,2室,具4枚胚珠,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小,短于花萼,直径约1.5mm,膜质。种子1~2,黄色至褐色;无毛,花期5~6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4卷.第1分册.图版1∶1-4)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1300~1980m的山坡草地、路旁或沟边。分布于长江以南和台湾。
生药采集:4~6月采收,晒干,拣去泥杂。 药材产四川、浙江、福建、广西、湖南等地。
贮藏: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苦、辛,凉。 ①《纲目拾遗》:“微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辛,平。” ③《广西中药志》:“淡、微酸,凉。” ④福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中草药手册》:“辛,平。”
归经:《闽东本草》:“入肺、肝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利水,行气活血。
主治:黄疸型肝炎,痢疾,砂石淋痛,白浊,水肿,疔疮肿毒,小儿发热抽风,乳腺炎,白喉,肺出血,跌打损伤,风火眼痛。 ①《百草镜》:“利湿热。治黄疸,臌胀,白浊,经闭;捣汁点热眼;煎汤洗痔疮肿痛。”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病后体虚,兴奋精神;又可利尿,治水肿。” ③《广西中药志》:“利尿,散瘀,止痛。治五淋,白浊,痢疾;外治跌打损伤,风火眼痛。” ④《四川中药志》:“除风,理气。治风寒咳嗽,跌打损伤及黄疸病。” ⑤福州军区后勤部卫生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菌痢,肺出血,感冒,小儿发热抽风,乳腺炎,跌打损伤,白喉。” ⑥《中药大辞典》:“清热,解毒,利水,活血。治黄疸,痢疾,砂石淋痛,白浊,水肿,疔疮肿毒,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滴眼。
使用注意:《纲目拾遗》:“忌盐。”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茵陈、虎杖,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②配满天星、大金钱草等,治膀胱结石及胆结石。 ③配灰藋、野甜菜,治蛇咬伤。 ④配冬瓜皮、车前草、玉米须,治小便不利,水肿。 ⑤配小蓟、白茅根,治尿血。
方选和验方: ①《四川中药志》:“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蹄金30g,鸡骨草30g,千屈菜30g,山栀子15g。车前草15g,水煎服。” ②《周益生家宝方》:“治蛇咬:灰藋、肉馄饨草、野甜菜,3味共捣敷之。” ③嗍骨散(《医部全录·外科附骨疽流注门》)治嗍骨症:小金钱草、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钩藤、铁马鞭、酒坛根、马蹄香、天灯心、山苏木、赤牛膝、地茄根、紫金藤、李子根、乌苞子、臭木待根、穿山蜈蚣。水酒各半煎服。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慢性胆囊炎:鲜马蹄金24g,积雪草6g。水煎服,连服3~10天。” ⑤《湖北中草药志》:“治血虚,四肢无力,白血病:马蹄金、红枣各30g,水煎服。” ⑥《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伤风、发烧无汗,头痛腹胀:鲜马蹄金草30~60g,冰糖9g。捣烂用开水冲服。” ⑦《闵东本草》:“治小儿腹胀:鲜黄疸草30g,冰糖9g。开水适量冲炖服,渣捣敷脐中。” ⑧《福建药物志》:“治胆结石:鲜马蹄金、天胡荽、蒲公英各30g。水煎服。” ⑨《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淋症血尿:小金钱草、满天星各16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⑩《临床验方集锦》:“治风火牙痛、牙疳、急性牙槽脓肿:马蹄金20g(鲜品60~100g),绿豆30g。先将马蹄金煎汤后,加绿豆炖半小时。” ⑾《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重伤难起、吐血:小金钱草6g,秋海棠根3g。两药口嚼,酒吞服。” ⑿《闵东本草》:“治跌打损伤:鲜黄疸草15g,生姜2片,共捣烂擦伤处;并以鲜黄疸草60g,黄酒、开水各120g,炖服。” ⒀《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骨折:小金钱草、到老嫩各等份,捣烂、酒炒,外包伤处。” ⒁《眼科要览》:“治眼中生疔:肉馄饨草(连根、叶)和酒酿捣汁饮。” 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木蛇头初起:鲜马蹄金全草、鲜榔榆叶等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 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下肢湿疹:鲜马蹄金15g,捣烂,加菜油150ml同煎,用纱布蘸热油烫敷患处。” ⒄《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刀伤出血:小金钱草、冬青叶等份,捣烂外敷。” ⒅《福建药物志》:“治小便不利:鲜马蹄金15g,麻油适量,共捣烂入锅中烤热,温贴脐部;或用蜗牛捣烂敷脐部。”
单方应用:①《福建民间草药》:“治肺出血:鲜螺丕草60g,洗净,捣烂并绞汁,酌加冰糖炖半小时,饭后服,日服2次。”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治伤风感冒:马蹄金15~30g,煎服。” ③《湖北中草药志》:“治全身水肿:鲜马蹄金捣敷脐上,每日1次,2日为1疗程;或鲜马蹄金30~60g,煎服。” ④《福建中草药》:“治中暑腹痛:鲜马蹄金60g,捣汁,冲酒或开水服。” ⑤《四川中药志》:“治颈淋巴结结核,疮肿,乳痈,跌打损伤肿痛:马蹄金15~30g,水煎服,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⑥《福建中草药》:“治尿血:鲜马蹄金30~60g,冰糖15g。水炖服。”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小儿乳蛾:鲜马蹄金全草捣烂,浸于煮沸过的浓米泔水1小时,取汁滴于咽喉中。” ⑧《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湿热黄疸:鲜马蹄金全草30~120g,文火水煎,分早、晚2次服。热重于湿者用白糖调服,湿重于热者用烧酒150ml冲服。连服3天即可见效,5~10天为1疗程。” ⑨《江西草药》:“治急性菌痢:小金钱草30~60g,水煎服;或捣汁,开水冲服。” 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乳痈:鲜马蹄金捣烂外敷。” ⑾《福建药物志》:“治急性中耳炎:鲜马蹄金捣烂绞汁,先用汁外洗耳道,然后滴入耳内。”
食疗: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乳吹(乳腺炎初起):鲜小金钱草30g,炖瘦猪肉内服。” ②《四川中药志》:“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马蹄金(鲜品)30g,天胡荽(即满天星,鲜品)30g,猪瘦肉125g。水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