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蛇含

概况

异名:五披风(《分类草药性》),蛇包五披风(《植物名实图考》),紫背草(《草木便方》),五叶莓(浙江、江西、贵州),地五龙、五爪虎(江西),小龙牙草、委陵菜(湖北),五皮风、五皮草(云南)。

基源:为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蛇含委陵菜的全草或带根全草。

原植物: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P.anemonefolia Lehm.;P.bodinieri Lévl.)

历史:蛇含之名载于《本经》。《植物名实图考》考证:非《纲目》所载之蛇含。按照近代药籍对《植物名实图考》的图与文的考证,认为是本种。

形态: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多须根。花茎上升或匍匐,常于节处生根并发育出新植株,长10~50cm,被疏柔毛。基生叶为近于鸟足状5小叶,连叶柄长3~20cm;小叶几无柄稀有短柄,小叶片倒卵形,长0.5~4cm,宽0.4~2cm,顶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多数急尖或圆锯齿,两面被疏柔毛,下部茎生叶有5小叶,上部茎上叶有3小叶,小叶与基生小叶相似,唯叶柄较短;基生叶托叶膜质,淡褐色,茎生叶托叶草质,绿色,卵形,全缘,稀有1~2齿,外披稀疏长柔毛。聚伞花序密集枝顶如假伞形,花梗长1~1.5cm,下有茎生叶如苞片状;花直径0.8~1cm;萼片三角卵圆形,副萼片披针形,花时比萼片短,果时略长或近等长;花瓣黄色,倒卵形,顶端微凹,长于萼片;花柱近顶生,圆锥形,基部膨大,柱头扩大。瘦果近圆形,一面稍平,直径约0.5mm,具皱纹。花果期4~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卷.297页.图2323)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00~3000m田边、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分布于中国辽宁、陕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朝鲜、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均有。

生药

采收 夏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化学性质

含鞣花丹宁类化合物:英国栎精(Pedunculagin),委陵菜素(Potentill in)和仙鹤草鞣质(Agrimonlln)[1,2]。

参考文献

[1]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2;(3)∶163。[2] Chem Pharm Bull 1984;32(6)∶2165。

药性

性味:苦、辛,凉。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本草图经》:“味辛、甘。” ③《草木便方》:“甘,平。”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咳,散瘀。

主治:惊痫高热,疟疾,风热咳嗽,喉痛,湿痹,痈疽癣疮,痒疹,丹毒,虫、蛇咬伤。 ①《本经》:“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疮,疽痔,鼠瘘恶疮,头疡。” ②《别录》:“疗心腹邪气,腹痛,湿痹。” ③《本草图经》:“治咽喉中痛,含咽之。” ④《药性论》:“治丹疹,小儿寒热。” ⑤《分类草药性》:“治咳嗽,风寒湿气,跌打损伤。” ⑥《日华子本草》:“治蛇虫蜂虺所伤及眼赤,止血,风疹痈肿。” ⑦《草木便方》:“治风痰咳嗽,惊痫,洗眼消毒。” ⑧《本草拾遗》:“主蛇咬。”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外感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小儿高热惊风,疟疾,痢疾;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毒蛇咬伤,带状疱疹,疔疮痔疮,外伤出血。” ⑩《新华本草纲要》:“用于伤风感冒,风热咳嗽,腮腺炎,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慢性肝炎,小儿惊风,风湿麻木,月经不调,外敷疮毒,痈肿及蛇虫咬伤。” ⑾《湖南药物志》:“治疯狗咬伤,胸背痛,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9g,鲜品30~60g。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煎水含漱。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温疟、发高烧、咳嗽:五匹风(即蛇含)15g,白蔹6g,紫苏9g。加水煎汤,于发疟前2小时服用,每日1剂,连服3剂。” ②《贵阳民间药草》:“治小儿惊风:五皮风12g,土升麻9g,辰砂草6g,银花藤6g,土瓜根6g。煎水服;或五皮风9g,全虫1个,僵虫1个,朱砂1.5g。共研细末,开水吞服。” ③《贵阳民间药草》:“治麻疹后热咳:五皮风、白蜡花、枇杷花各9g。研末,加蜂蜜蒸服。” ④《闽东本草》:“治蛇咬伤:五爪龙(即蛇含)、山棕子各90g,一条边30g。上药一半煮汤服,一半杵烂敷伤口。” ⑤《广西本草选编》:“治感冒发烧,气管炎,百日咳,产后腹痛:蛇含全草15~30g。水煎服。” ⑥《福建药物志》:“治淋巴结核:蛇含30g,星宿菜、葫芦茶各9g,茅瓜24g,豆腐125g。水煎服。” ⑦《福建药物志》:“治毒蛇咬伤:鲜蛇含、鲜仙茅根各90g,鲜马兜铃根30g。一半水煎服,一半捣烂外敷。” ⑧《安徽中草药》:“治乳腺炎初起:鲜蛇含、鲜蒲公英各30g。水煎服;另用上药各等量捣烂敷患处。” ⑨《安徽中草药》:“治肺脓疡:鲜蛇含90g,百蕊草30g。水煎服。” ⑩《江西中草药》:“治无名肿毒:鲜蛇含、鲜天胡荽、鲜半边莲各适量。捣烂敷患处。” ⑾《江西中草药》:“治顽癣:蛇含20g,枯矾6g。共研末,调醋搽患处。” ⑿《湖北中草药志》:“治百日咳:蛇含15g,百部、天冬各9g。水煎服。” ⒀《湖北中草药志》:“治乳腺炎:蛇含、黄香瓜各等量。捣烂,加甜酒适量,调敷患处。” ⒁《江西草药手册》:“治骨折:蛇含全草、牛骨髓、土牛膝各适量,共打碎,酒炒敷患处。” ⒂《刘涓子鬼遗方》:“治金疮内伤出血、瘀血:蛇含、甘草、川芎、白芷、当归各60g,续断、黄芩、泽兰、干姜、桂心各0.3g,泡乌头1.5g。共为末,每服2g,日服4次,酒送下。” ⒃《安徽中草药》:“治百日咳:蛇含6g,车前草9g。水煎,加冰糖适量,炖化服。” ⒄《安徽中草药》:“治毒蛇咬伤:鲜蛇含、鸭跖草各30g,野菊花15g。水煎服;外用鲜蛇含捣烂敷伤口周围。”

单方应用:①《肘后方》:“治金疮:蛇含草捣烂敷之。” ②《仁斋直指方》:“治身面恶癣:紫背草入生矾研,敷2~3次。” ③《斗门方》:“治蜈蚣螫人:蛇含草接敷之。” ④《古今录验方》:“治赤疹:蛇含草捣令极烂,敷之。” ⑤《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疟疾:蛇含5~7株(以无毛茎细者为好),泡开水服。” ⑥《湖南药物志》:“治痈肿,偏头痛:蛇含草捣汁搽,或捣烂敷患处。” ⑦《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角膜溃疡:鲜蛇含全草3株。洗净,捣烂,敷患眼眉弓,1~2日换药1次。” ⑧《四川常用中草药》:“治风热头痛,咳嗽气喘,小儿惊癎:蛇含草15~30g,水煎服。” ⑨《青岛中草药手册》:“治咽喉肿痛:鲜蛇含草适量,洗净,捣汁含漱。” ⑩《湖北中草药志》:“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蛇含草15g,水煎服。” ⑾《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蛇含60g,水煎,加蜂蜜调服。” ⑿《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疔疮:蛇含鲜叶适量捣烂,加食盐少许调敷患处。” ⒀人民军医 1960;(2)∶“治指头炎:蛇含草适量,洗净捣糊,加几滴酒后敷于患处,上盖一树叶以防干燥,隔日换药1次。” ⒁福建中医药 1960;(8):“治肠梗阻:鲜蛇含全株120g,捣烂绞汁,冲入等量童便,稍加热,缓缓服下。冬季用干品,每次60g,冲等量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