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小鹅瘟

初孵雏鹅的急性致死性败血症。病原为小鹅瘟病毒,属于小 DNA病毒科(Parvoviridae)。1956年由中国的方定一等首先发现并定名。自1966年起在其他国家出现鹅流感、雏鹅肠炎、鹅肝炎、多莫科什氏病等不同名称,所分离的病毒已证明具有相似的抗原性。

本病常流行于15日龄前的雏鹅中,死亡率可达100%。病程随年龄的增长而延长,间或自愈。1月龄以上者较少发病。除鹅外,番鸭也有易感性。孵化坊常为雏群传播疾病的疫源地。可能经由种蛋带入病毒。每次大流行后在同一地区常随之以 1年以上的休止期,与母源抗体有关。潜伏期4~5天,急性病程1~2天。主要症状为厌食、萎顿、拉稀、鼻孔流涕。如病程超过 3天者剖检时肠道可出现特有变化,即小肠粘膜有炎性渗出物,与脱落的粘膜表层凝结成纤维状、片状或长带状。凝固物常在小肠末端的狭窄处被阻,形成枣核状栓塞,其表层为灰白色假膜,中心为褐色或棕黑色内容。

从流行病学及肠道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须用易感的发育鹅胚分离病毒,用血清作中和试验。在病群中注射抗血清即可制止发病。鹅胚减毒疫苗和鸭胚化减毒疫苗有较好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