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白石脂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异名:白符(《吴普本草》),白陶土(《本草纲目的矿物史料》)。
基源:白石脂为硅酸盐类高岭族的粘土矿物。
原矿物:白石脂的正品一般指高岭土,主要矿物成分是高岭石。高岭石Kaolinite主含水化硅酸铝。
历史:白石脂始载于《本经》,附五色石脂条下。李时珍释其名曰:“膏之凝者曰脂。此物性粘,固济炉鼎甚良,盖兼体用而言也。”陶弘景谓:“今俗惟用赤石、白石二脂。……状如炖脑,赤者鲜红可爱,随采复生。”苏恭曰:“白石脂今出慈州(今山西吉县)诸山,胜于余处者。赤石脂今出州(今河南灵宝一带)卢氏县,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陵川县,……苏颂云:“白石脂、赤石脂,今惟潞州(今山西长治县一带)出之。潞州与慈州相近也。”寇宗奭谓说:“赤、白石脂四方皆有,以理腻粘舌缀唇者为上。”至今山西、河南为赤、白石脂主产地。另据所述的性状,颜色,物理性质等,再结合本草记载的疗效,与现今白石脂即矿物高岭石相符合。因而可以说古代正品是高岭土。高岭土纯白色者在医学上称白陶土。白陶土早在《中华药典》1930年版有收载。《中国药典》自1963年版始,每版亦均收载。
形态:高岭土主含矿物高岭石。其晶粒很细小,一般小于1mm。集合体呈鳞片状、土状或致密状。纯者色白,因含杂质而染成浅黄、浅灰、浅绿、浅褐色等。致密块状无光泽或呈蜡状光泽。硬度1~3。密度2.61~2.68g/cm3
产状:为长石及副长石类矿物在酸性介质中分解的产物,亦可由其它富含铅的硅酸盐形成。常见于火成岩和变质岩的风化壳中,或经搬运的沉积粘土岩及土壤中,常与石英、褐铁矿、水云母、绿泥石共生。
产地 分布于甘肃、青海、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河南。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除去泥土、杂石。药材产于福建、河南、江苏、陕西、湖北、山东、安徽、山西。
鉴别: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白色,间有黄斑,似土状,显颗粒,新鲜断面具蜡样光泽,疏松多孔的具土状光泽,硬度1~2,比重2.0~2.2,随水分子的含量而有变化。质细腻,易碎,断面平滑,吸水性强,用舌舔之粘舌。有土腥气,味淡。以光滑细腻、吸水性强者为佳。
加工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敲成如同黄豆大小的碎块。
贮藏:置干燥处,防尘。
化学性质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含SiO246.5%,Al2O339.5%,H2O14.0%。但常含Fe、Mg、Ca等杂质。
参考文献矿物药与丹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70。
药性性味:甘、酸,平。 ①《本经》:“甘,平。” ②《吴普本草》:“岐伯、雷公:酸。李氏:小寒。扁鹊:辛。” ③《别录》:“甘、酸,平。” ④《日华子本草》:“温”。
归经:大肠、肾经。 ①《纲目》:“手足阳明。” ②《要药分剂》:“入肺、大肠二经。”
功效:涩肠,止血,收湿,止遗。
主治:久泻,久痢,崩漏带下,吐血衄血,遗精,湿疹,创伤溃疡、糜烂。 ①《本经》:“主黄疸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②《别录》:“养肺气,厚肠,补骨髓,疗五脏惊悸不足,心下烦,止腹痛,下水,小肠澼热溏便脓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 ③《药性论》:“涩大肠。” ④《日华子本草》:“治泻痢,血崩带下,吐血衄血,并涩精淋沥,安心镇五脏,除烦疗惊悸,排脓治疮疖痔漏,养脾气,壮筋骨,补虚损。” ⑤《珍珠囊》:“固脱。” ⑥《用药法象》:“其固肠胃,有收敛之能,而下胎衣,无推荡之峻。” ⑦《矿物药与丹药》:“收敛,制泌,止泻,治胃溃疡,肠出血,痢疾,腹泻,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以及创伤溃疡,湿疹糜烂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使用注意:有湿热积滞者忌用。 ①《本草经集注》:“燕屎为之使。恶松脂。畏黄芩。” ②《药性论》:“恶马目毒公。” ③《蜀本草》:“畏黄连、甘草、飞廉。” ④《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白龙骨,治小儿泻清水不止。 ②配厚朴,治便脓。 ③配干姜,治冷痢,食不消化及有白脓,日夜无节度。 ④配白蔹,治粉滓面。 ⑤配白矾、五倍子,治臁疮下注。
方选和验方: ①白龙丸《百一选方》治小儿泻清水不止:白石脂0.3g,白龙骨0.3g。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芥子大。每服30~50丸,紫苏木瓜汤下,日进3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②《奇效良方》:“治臁疮下注:白石脂、龙骨各15g,白矾30g,五倍子60g,黄丹10g,雄黄少许,共为末。先将葱豉汤洗疮,见赤肉,然后将前药敷疮上。” ③《圣济总录》:“治粉滓面:白石脂180g,白蔹360g,先为末,鸡子白和,夜涂旦洗。”
单方应用:①《药对》:“治便脓:白石脂,得厚朴并米汁饮。” ②《独行方》:“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兼赤肿:白石脂细末,熬温扑脐中,日3次。”
食疗:《子母秘录》:“治小儿水痢,形羸不胜大汤药:白石脂研成细粉,每次用10g,糯米50g,加水如常法煮粥,早晚空腹温热食之。”
医药家论述张潞《本经逢原》:“白石脂,敛肺气,涩大肠,《金匮》风引汤用之,专取其杜虚风复入之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