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情绪是老年心理通病之一。他们感到自己活不长了,日子“屈指可数”,而产生对死亡的恐惧。为了准备后事,他们会写遗书、立遗嘱,反复交代子孙辈如何处世。老年人的器官出现的不可逆性的老化、疾病缠身之苦,也会使其增添忧愁,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有的则借酒消愁,及时行乐,玩世不恭,觉得“没有死,总得乐一乐”;有的会纵情山水,浪迹江湖。总之,悲观心理是一种腐蚀剂,对老年人的危害很大。如何自我调节? 1.要正确对待死。死,是人的个体生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抗拒的。中国人把丧事称为“白喜事”,这是一种对待死亡的积极态度。 2.要懂得养生之道。生命可以延长,但求养生有术。老年人身体健康,可以减少悲观情绪。老年人的肾气衰,特别需要保精节欲,还可以“闻鸡起舞”,学习太极剑、太极拳,练报导功,跳老年迪斯科。 3.要笑口常开。笑可以治疗忧郁症,叫“幽默疗法”。笑,是肺部和脸部肌肉的运动,又是情绪的宣泄,对健康有益。心胸开朗,对人宽容,不要纠缠在人际关系上,遇事想得开,这些都是“笑口常开”的条件。心笑才能真笑。心胸狭窄的人,事事苛求,是笑不起来的。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即“大事要认真,小事不计较”。 情绪是一种行为驱动力。老年人自我调节悲观的情绪,会使行为指向正确的方向。忧郁伤肝脾,可使气血失调,兔疫功能下降,因而外邪乘虚而入,身体会急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