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的药理
1.药效学本药属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其电生理效应与奎尼丁相似,能减慢传导速度、延长不应期、抑制舒张期除极及降低自律性。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作用较弱。本药也具有间接抗胆碱作用,但较奎尼丁弱,小剂量可使房室传导加速,用量偏大则直接抑制房室传导。本药尚有直接扩血管作用,但不阻断α-肾上腺素受体。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后吸收较快而完全,达75%-95%。静脉注射后即刻起效。广泛分布于全身,75%集中在血液丰富的组织内,表观分布容积约1.75-2.5L/kg,蛋白结合率为15%-20%。约25%经肝脏代谢为有药理活性的代谢产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乙酰化速度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多数中国人为快乙酰化型,乙酰化快者血中乙酰化型代谢物的浓度可较原形药高2-3倍。但如乙酰化已达饱和状态,则原药与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比值会升高,有可能误为慢乙酰化型。饮酒可加快乙酰化速度,使原药的总清除增加。原药半衰期约为2-3小时,因乙酰化速度而异。心力衰竭、肾衰竭者半衰期延长。肾衰竭者可长达9-16小时,因肾功能受损程度而异。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半衰期约为6小时。本药血浆清除率为400-600ml/min,肾脏清除率为200-400ml/min。30%-60%以原形从肾脏清除,约6%-52%以乙酰化形式排出。肾功能障碍者N-乙酰普鲁卡因胺体内蓄积量可超过原药。血液透析可清除原药及N-乙酰普鲁卡因胺。
有报道,本药在儿童体内半衰期为1.7小时,血清清除率略高于成人;新生儿静脉用药的总血浆清除率与成人相似,平均半衰期为5.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