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汉、唐、宋都江水利

汉、唐、宋都江水利。自李冰修建都江水利后,由于它经济效益显著,一直受到后人的重视,2000多年来,不仅注意维修,而且多有扩建和创新。

两汉是都江水利初步发展时期。西汉景帝(公元前156年—前141年)末年,当时著名的地方官吏、蜀郡郡守文翁组织人力,在灌口山(今灌县西北)下的湔江上yi5开口凿渠,分湔江水向东北流,灌溉繁县(治所在今彭县西北)一带1700顷农田。这条新开的灌渠,便是后来的蒲阳河,是后来都江灌区主要干渠之一。这一工程把都江灌区扩大到成都平原的北部。东汉时期,在广都县(大体相当今之双流县)凿了一条20多里的渠道,从郫江下游引水,溉望川源一带农田,又使都江灌区向成都西南方向扩展。

唐宋时,都江水利系统进一步发展,渠首工程渐臻完备,渠系增加,灌区扩大。

唐高宗龙朔年间(公元661—663年),筑成侍郎堰和百丈堤。百丈堤位于内江左侧,建造目的是要保护左侧堤岸,便于漂木顺堤南入宝瓶口。侍郎堰位于虎头岩对岸下方,因它具有特殊的泄洪排沙作用,将进入内江的过量洪水和水中的泥沙,翻堰排到外江,后人便改称为飞沙堰。它与宝瓶口、大鱼嘴合称为都江水利三大渠首工程。据当代实测,岷江发水、内江的流量每秒超过1000立方米时,便有40%的洪水和98%泥沙,从飞沙堰排出。当年的侍郎一飞沙堰,由于技术的限制、泄洪、排沙的效果,可能比不上现代,但也不会相差太远。侍郎一飞沙堰所以泄洪、排沙的效果好,除了它遵循李冰“低作堰”这一重要原则外,便是选位恰当的缘故。它既位于虎头岩对岸的下方,而虎头岩是一座突出的岩体,可以将内江洪水和水中泥沙导至飞沙堰,排到外江。它又离宝瓶口不远,宝瓶口有很好的控水作用,即便内江的流量每秒高达3000立方米,宝瓶口的进水量也在700立方米左右。这样,洪水就在宝瓶口外形成洄流,使大量的水、沙翻过侍郎堰,排往外江。

李冰兴建都江水利时,已在三江中建有石人水尺,并提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原则。关于深淘滩,相传当年李冰曾在凤栖窝下的河床中埋石马作标记。低作堰的标准没有规定,到宋朝,经过长期实践后,这两者都有重大的改进。当时已在宝瓶口的石壁上刻有10划的水尺,每划一尺。水到六划,便可满足灌溉需要,如有多余,则从侍郎堰排泄外江。为了配合宝瓶口六划的进水量,所以对侍郎堰的高度,又作了这样的规定:“岁修侍郎堰,必以竹为绳,自北引而南,准水则第四为高下之度。”

与改进渠首工程的同时,在灌区,除维修旧渠外,又凿了许多新渠。

在唐朝,比较重要的有,武则天统治期间(公元684年-704年),长史刘易从在唐昌(郫县西北)、九陇(彭县)境内凿渠,也从江沱引水,灌溉两县的农田,使西汉文翁所开辟的灌区进一步扩大。这一灌渠便是今天人民渠的上段。唐朝穿凿的更重要的工程是远济(亦称通济)堰。远济堰在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由益州地方官吏章仇兼琼主持穿凿。它从新津邛江(南河)口引渠南下,长120里,至眉州(治所在今眉山县)入岷江,溉田16万亩。到唐末,远济渠更名为通济渠,眉州剌史张琳加以整修和扩建,溉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史载达15000顷。由于两人在水利建设方面的贡献很大,所以后来有这样一首诗讴歌他们:

前有章仇后张公,疏决水利粳稻丰。

南阳杜诗②不可同,何不用之伐天工。

两宋对都江堰的维修和扩建也十分重视。它订有岁修制度,岁修时,并且要求对施工情况,如河道的高低、宽窄、深浅,灌田面积的大小,使用材料的名称和数量,施工的人数和主持官员的姓名等,都必须详记于册,以便年终考核。并修建了许多工程。比较重要的,在内江灌区,穿凿了分为九支的石渠水系。它就是后来内江灌区四大渠系之一——江安河的前身。在外江灌区,在四川安抚制置使李璆〔qiu求〕主持下,修复了通济渠。修复后的通济渠,可灌“眉田百万顷”③。经过两宋的维修和扩建,都江堰灌区发展到了12个州县。

注释:

①湔江又称湔水。古蜀人把今天岷江支流白沙河,“东别为沱”的江沱,以及今天的清白江和沱江,都叫湔江或湔水。此处湔江指湔江中流江沱。

②杜诗,东汉初年人,任南阳太守时,曾创水排冶铁铸器,又广修水利溉田,深受百姓爱戴,历史上有“召父杜母”之誉。召父指召信臣,于杜诗之前已对南阳水利作出重大贡献。

③这个数字疑有夸大。 原文见《宋史·李璆传》。百万顷的数字太大,当时整个眉州也没有这样多的耕地,疑为“百万亩”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