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uichan ziyuan zengzhi
[外文]:enhance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指采用繁殖保护、人工放流和改善水域环境等措施来提高水产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保证水产资源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提高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发展变化水产资源是一种经常变动和不断更新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变动是种群中补充量和减少量相互关系变化的结果。资源的繁殖和生长使种群得到补充和更新,而自然死亡和捕捞则使种群数量减少。水产资源增殖是通过人工补充和更新渔业资源的有效方法。它产生于古代,但在很长的时期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繁殖保护,其范围和规模很小。19世纪开始采取人工放流和改善水域环境等措施,其范围和规模都扩大了。20世纪以来,尤其是50年代以来,水产资源增殖发展很快,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主要原因是:
(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动物蛋白的需要日益增长,仅靠水产资源的自然增殖已经远不能满足需要。
(2)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水产资源遭到破坏,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物和植物资源面临灭绝,或密度过低不宜利用,更加剧了水产品供求矛盾。
(3)基础理论学科(如鱼类生态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等)的发展推动了水产增殖科学的进展。
(4)工业的发展能够为水产资源增殖范围和规模的扩大提供必要的设施。
(5)天然水域的水质好、溶氧高、饵料资源丰富,鱼类生长快,鱼病少,产量高,因此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同时,水产资源增殖还有利于保持水体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随着水产资源增殖和水产资源增殖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栽培渔业”、“放牧渔业”等新概念,从而在水产资源旧有的“开发利用型”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培养利用型”。
繁殖保护古代,人类已注意保护水产资源。中国古书中对此有所记载,例如《周书》中即有“毒鱼网禁”,《吕氏春秋》有“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淮南子》有“鱼不长尺,不得取”。到了明代和清代,制订有禁捕怀卵亲鱼和禁止在产卵场捕鱼的法令。国外最早的保护鱼类资源的法令是在 5世纪起草的哥特人法典中发现的,以后苏格兰在12世纪、俄国在17世纪先后颁布了水产资源保护法,日本1901年正式颁布《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国务院于1955年6月颁布《关于渤海、黄海及东海机轮拖网渔业禁渔区的命令》、1979年2月颁布《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1957年4月至正式颁布前曾以草案形式试行)等。这些渔业法规规定应实行合理捕捞来调整种群数量,划出禁渔区和禁渔期,禁止采用炸鱼、毒鱼等渔法;确定允许捕捞品种的规格,保护渔捞对象的繁殖和生长过程,以增加资源补充量;合理控制捕捞量或规定捕捞定额,以减少损失并实现资源量的增长。
人工放流19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在鲑鳟鱼类的人工繁殖成功以后,相继建立了孵化场,将经过人工培育后的仔幼鱼进行人工放流,以增加水域中的鱼类资源。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全世界每年人工放流的鲑鳟鱼总数已达20多亿尾。日本1962年在濑户内海建立起第一个“栽培渔业”中心,经过培育种苗、放流,取得明显效果。1975年放流稚鱼11.5亿尾,到1979年回归量达2400万尾,按每尾3.66公斤计,总重量达 8.8万吨。据计算,每一尾稚鱼成本不到1日元,在海洋中生活3~4年后参与生殖回游回归时,个体重达3~4公斤,年放流量10亿尾稚鱼,成本不到10亿日元,以2%回归率计算可回归2000万尾,约 6~8万吨,产值可达200亿日元。这种新兴的“放牧渔业”给日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俄国在 100多年前,成功地进行了鲟鱼的人工繁殖。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已走上机械化、自动化的道路。由于苏联每年在各大江河和亚速海、里海等内陆海大规模放流幼鲟,使鲟鱼产量不断上升。中国内陆水域经济鱼类的人工放流效益也很显著。在湖泊、水库中放流,同天然生长的鱼类相比,经济效益约高60~70倍,产量约高350~400倍。
移殖驯化水产资源增殖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古罗马时代,鲤鱼由亚洲移殖到欧洲,以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且育成了各种不同的品种。原产北美太平洋沿岸山溪中的虹鳟;以及原产非洲的罗非鱼属的一些种类也都已被广泛移殖到世界各地。此外,如中国的草鱼、鲢鱼,北美的河鲱,美洲的红占鲑、食蚊鱼等,还有欧洲的河鳟、大西洋鳟、白鲑等也向其他洲或国家移殖。原产太平洋北部的几种大麻哈鱼现在不仅移殖到南太平洋的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等国,还引入大西洋的白海(苏联、挪威)和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美国还向大湖区放流银大麻哈鱼。中国除了由国外引进罗非鱼、虹鳟及胡子鲶等外,还成功地进行了若干种国内鱼类移殖驯化。例如,团头鲂原产长江中游湖泊中,后移殖于全国南北各地;1979年开始将太湖短吻银鱼的人工授精卵由江苏太湖移到云南滇池,1983年产量达1500吨。苏联在移殖鱼类的饵料生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改善水域环境繁殖和栖息的水域环境条件,是鱼类种群自然兴衰的最重要因素。改善水域环境条件,或在良好的水域环境条件遭到破坏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也是鱼类资源增殖的重要措施。例如,在沿海设置人工鱼礁可以改善水域环境,增加生物量,为经济鱼虾类,尤其是对放流的鱼、虾、贝提供栖息场所和食物基地,从而增加渔业资源。中国从1978~1983年投放人工鱼礁3136座,建成人工礁区面积1.6 万亩,诱鱼效果良好。国外也多重视设置人工鱼礁。日本规划从1976年起,用10~15年时间在沿海建成5000公里长的人工鱼礁带;美国沿海各州几乎都建有人工鱼礁。此外,改善水域环境的措施还有:设置人工鱼巢以满足草上产卵鱼类的繁殖需要;模拟河床条件的人工产卵槽以满足石砾产卵鱼类的需要;兴建鱼道等过鱼设施,以满足鱼类回游的要求;通过人为措施改良水质和底质;防止和治理水域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