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为什么不迁都(清朝为什么不迁都)

在松锦之战结束后,大明损失惨重。屋漏偏逢连夜雨,边境惨败,关内也不安宁。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五月,李自成在朱仙镇获得大胜,河南官军主力几乎被全歼。

在这种背景下,朝堂上逐渐流行起一种说法:我们是不是应该迁都到南方?

这种说法最先由兵部侍郎侯恂提出,但没过多久,开封失守,侯恂因此被扔进大牢,此事算不了了之。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首辅周延儒也提出类似建议;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迁都之事已经被摆到台面上公开讨论了。

崇祯皇帝为何无法迁都?不是死要面子,而是阻力太大

很多人说起迁都,就好像和搬家一样,似乎只是打个包而已,想去哪就去哪。现实情况会如何?显然比这复杂百倍。

在说迁都之前,我们要先说清楚为什么选择某地定都。

所谓首都,其实就是自造一个中心,将整个国家的利益汇集于此。如果首都选择不当,很可能会出纰漏。

我们用西汉来举例,他们为什么定都长安?因为长安离匈奴近,所以刘邦必须定都于此。如果选择洛阳,那必然会使得一个国家出现两个中心:洛阳是政治中心,长安是军事中心。

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在中央政府控制力开始衰减的时候,整个国家很可能就此一分为二,因为在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开始衰减时,长安就有可能失控。

那么,在把洛阳建设成政治中心时,能否把军事中心的职能也赋予洛阳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洛阳离匈奴太远,根本当不了军事中心。

除了西汉,包括后世的诸多王朝,几乎都是出于军事考虑而定都。

都说大明是“天子守国门”,其实历朝历代基本都是“天子守国门”,并非大明的独有状况。

崇祯皇帝为何无法迁都?不是死要面子,而是阻力太大

在流寇随时可能席卷北方的前提下,在大清随时可能入关的背景下,如果皇帝和官僚带头向南方逃窜(美其名曰迁都),势必会造成整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大举南移,也意味着大明对守卫北方已经丧失信心。

到了那个时候,就是天崩地裂之局面。这意味着权力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北方既得利益集团将丧失大部分财富,因为不动产是无法搬到南方的,更无法折合成白银随身带走。

除了不动产之外,金银财宝也不好带啊。这帮家伙整天在朝堂上跟崇祯皇帝哭穷,真要到了搬家的时候,那一车车金银财宝怎么解释呢?

就算他们脸皮比城墙拐角还厚,抱团取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从现实状况考虑,这种行为的危险性也是非常大的。

崇祯皇帝为何无法迁都?不是死要面子,而是阻力太大

北京到南京的直线距离有多远呢?接近一千八百里。北京到南京的实际距离有多远呢?最保守估算也得在两千里以上。

如果崇祯皇帝领衔南逃(美其名曰迁都)成为既定事实,那么既得利益集团肯定也要跟着一起走,只是裹挟或被裹挟的区别而已。当他们开始行动时,又会是一副怎样的局面呢?

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体,群体成员又是非富即贵,所携带的公家和私人物品肯定像金山银山一样。到了那时,这一笔庞大的资金,会惹来多少人觊觎?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别说外部会怎样,就是内部安排护送他们的官军,以及路上临时聚集的饥民,都有可能随时化身为狼,把这支部队吃干抹净。

就算内部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可这种南逃的举动会令人丧气,大家都会在内心里问自己:我继续给这个政权卖命,有前途吗?图什么呢?

一旦这种情绪开始蔓延,那么只要在南逃途中遇到一点风吹草动,整支队伍就有崩溃的危险。

综上所述,迁都南方就很难成为现实。对此,我们只要看看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能明白。老人如何延年益寿 乾隆延年益寿秘诀从清朝“穿越”而来的她最喜欢吃这东西清朝民间故事:冤鬼奇案清末四大奇案国家兴亡哪管得 满城争唱叫天儿清朝民间吃法残忍贼开花清朝的"黑社会""天下第一菜"清朝禁止赌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