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新鱼鳞石塘。清代大部分时间,钱塘江涌潮的主溜,仍然对着海宁、海盐、平湖等浙西沿海,所以这一带仍是海塘工程的重点。清前期,先后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耗费700—800万两纹银,将这里的大多数海塘,都改建成朱轼创造的最坚固的新鱼鳞石塘。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朱轼曾先后担任浙江巡抚、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多次主持修建苏、沪、浙等地的海塘。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他综合过去各方面的治塘先进技术,在海宁老盐仓,修建了500丈新式鱼鳞石塘。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七月,由于台风和大潮同时在钱塘江口南北一带出现,酿成一次特大潮灾。当时,除朱轼在老盐仓所建的新鱼鳞石塘外,杭州湾南北绝大部分的海塘都遭到严重的破坏,生命、财产的损失十分惨重。起初,朱轼的新鱼鳞石塘,由于造价高昂,每丈需银300两,没有推广,只造了500丈。经这次大潮考验后,被公认为海塘工程的“样塘”。为了浙西的安全,清政府遂不惜花费重金,决定将钱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胁最大的地区,一律改建成新式鱼鳞石塘。
新式鱼鳞石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基础打得更为扎实。明朝黄光升的鱼鳞大石塘,清淤后只在塘基的前半部下桩加固,后半部未加处理。而新鱼鳞石塘的塘基工程,除清淤和在前半部下桩外,在后半部也下了桩,使前后两部分具有同样的承压性能,并在其上还用三合土夯实。第二,塘身的结构也更为严密。条石规格一致,规定长五尺、宽二尺、厚一尺,用丁顺相间砌筑,以桐油、江米汁拌石灰浆砌,上半部条石之间,用铁锔、铁锭连接。塘底宽12尺,一般砌18层、高18尺,每层向内收缩,顶宽四尺半。它与黄光升石塘相比,虽然小许多,但整体性能优于它。第三,护塘工程也更讲究,一方面,在石塘的背海面,培砌碎石和泥土,以加强塘身的御潮性能和防止潮水渗入。另一方面,在石塘的向海面修建坦水,用石块从塘脚向外斜砌。坦水宽度从12尺到48尺不等,以保护塘脚,消减潮波能量。
由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和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的大潮,受害面很广,除浙西海塘受到严重破坏外,钱塘江口南面和长江口南面的海塘,也多遭破坏。所以清朝除重建浙西海塘外,也在钱塘江近海以南和长江近海以南,修建规模较大的海塘工程。如在浙江的绍兴、上虞、余姚等地,重建7000多丈的海塘;又如将苏、沪的华亭、松江、上海、南汇、宝山等地的残破土塘,陆续改建成为石塘等。上述这些地区涌潮的破坏比浙西小,因此,这些地区的石塘多是轻型石塘,造价较低,每丈约为50两纹银。
此外,在崇明岛,清朝也着手兴建海塘工程。崇明岛是今天我国第三大岛,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唐朝时,它还是一个小沙洲,面积只有十几平方公里,由于江水和潮水中的泥沙沉积,到明、清时,逐步发展成为大岛。从明末起,为了围垦这块新地,人们开始在岛上修建简单的海堤。乾隆时,筑了一条具有一定规模的土堤,长100多里。光绪时,两江总督刘坤一又在其上修建石堤。
清朝在防止涌潮灾害方面,还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设法使钱塘江大潮的主溜走中小门。由于涌潮的主溜走北大门和南大门,都易酿成严重的潮灾,特别是走北大门,灾害更为严重,只有走中小门,潮灾才较小。因此,乾隆时曾组织力量,疏浚中小门水道,引涌潮主溜由此通过,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二是清末修建海塘时,尝试着在工程中使用了新式建筑材料水泥。这一试验当时虽因地基沉陷而失败,但却为人们提供了经验教训。民国时期,以水泥作为塘工的材料,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些成就。
千百年来,苏、沪、浙海塘工程的发展,反映了当地人民与潮灾斗争的坚强毅力和聪明才智。海塘的修建,对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对当地的工农业生产,都是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