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肝主疏泄表现在哪些方面?

疏,是疏通,畅达;泄,是排泄,宣泄。肝主疏泄,是古人对肝性柔和、条达,不郁不亢生理状态的概括,它直接关系着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调畅。具体的功能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情志方面:情志活动是“神”的体现,神是依靠精、气、血等物质为基础的。精气充盈、气血调和、气机调畅,则肝气条达,情志舒展,爽朗,既不抑郁也不亢奋,俗称“心平气和”。若肝气疏泄不利,条达失宜,气机失调,气血紊乱,或滞而不爽或亢而为害。情志抑郁不舒,可见郁郁不乐,欲哭,寡言少欢,多疑善虑等;情志亢奋,可见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反过来外界事物引起的精神刺激,特别是郁怒,又可引起肝疏泄功能异常,气机不畅,见胸胁胀满,头胀头晕目眩等病变,所以有“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暴怒伤肝”的理论。后世章潢《图书编?养肝法》言:“肝属木,藏血,魂所居焉,人之七情,惟怒为甚,……善养肝脏者,莫切于戒暴怒。   抑郁寡欢和急躁易怒,是相反的情志反映,但从本质上讲,同是肝疏泄不利在不同个体中的表现,所以临床治疗总的原则都是以疏理肝气为主。   (2)消化方面:肝主疏泄表现于消化功能,目前多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胆汁的分泌,胆汁又称“精汁”,《灵枢·本输》篇称胆为“中精之腑”,胆汁为肝之余气而成,孙思邈《千金方?胆腑脉论》也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现代研究胆汁是由肝脏微胆管不断分泌而成,藏于胆囊,再注入于肠内参加消化作用。胆汁的形成、分泌与排泄均与肝的疏泄功能密不可分,而胆汁又与食物的消化直接关联,所以肝主疏泄可以直接影响水谷的消化。二是肝的疏泄功能,可以调畅气机,协助脾胃升降适宜,只有在脾气主升胃气和降的情况下,清气才得以上升,浊气才得以下降,水谷精微才能输布于全身,残余糟粕才能下传大肠排出体外。所以说肝之疏泄实为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   如肝失疏泄,则可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出现消化异常的病变,临床经常可以见到肝失疏泄的患者,除了出现胸胁胀痛,急躁易怒,或抑郁少欢症状外,常兼见胃气不降的气、呕恶和脾气不升的腹胀、腹泻等症。   前者称之为“肝气犯胃”,后者称之为“肝脾不和”。正如唐容川《血证论》中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3)血液运行方面:《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素问·五脏生成篇》王冰注曰:“气行则血流。肝气条达,气机调畅,则血行不怠;若疏泄失调,气机紊乱,或气滞不畅,血瘀不行,见刺痛与癥瘕积聚等;若气乱无序,血不循经则可导致各种出血证。   另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还可以使三焦、经脉通利无阻。否则,三焦不利、水道不通则会引起水肿、腹水等病证。《金匮要略》所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就是指因肝疏泄不利而引起水液代谢障碍的病证。   可见,肝主疏泄与人体气机调畅关系是极为密切的。肝气条达,疏泄适宜,则气机通畅,升降适度,出入有节,故一切器官功能正常;若肝失条达,疏泄失宜,则气机郁滞或紊乱,升降无度,出入失节,从而使一定的组织器官功能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