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胡桐泪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异名:胡同碱(《纲目》)。
基源:为杨柳科杨属植物胡杨的树脂,在土中留存多年而成。
原植物: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y.(P.diversifolia Schrenk)
历史:其树脂称胡桐泪或称胡桐律,始载于《唐本草》,入草部;《嘉祐本草》移木部中品。《证类本草》引云:“树高大,皮叶似白杨、青桐、桑辈,故名胡桐。”《西域传》云:“胡桐,似桑而曲”又引《图经本草》云:“出肃州以西……其木甚高大,皮似白杨青桐辈,其叶初生似柳,渐大则似桑、桐辈。其津液沦入地中,与大石相著,冬月采得之,状如黄矾薑石,味极咸苦…。”
形态:乔木,高达15~30m,稀灌木状,树皮、小枝淡灰褐色,有毛;冬芽椭圆形,光滑,褐色,长约7mm。长枝或萌枝叶披针形、线状披针形或菱形,长5~12cm,全缘或边缘不规则疏生锯齿,灰色或蓝绿色;叶柄长0.5~2cm,略扁,先端有2腺体;短枝和中年树的叶宽椭圆形或肾形,长2.5~5.5cm,有11~15锯齿或全缘。先端有粗齿牙,基部楔形、阔楔形、圆形或截形,有2腺点,两面同色;叶柄微扁,约与叶片等长。雄花序细圆柱形,长1.5~2.5cm,轴有短绒毛;雄蕊15~25;花药紫红色,花盘膜质,边缘有不规则齿牙,苞片菱形;雌花序长3~5cm,果期长达9cm,花序轴有短绒毛或无,子房长卵形,被短绒毛或无毛,子房柄约与子房等长,柱头3,2裂,紫红色。蒴果长椭圆形,长约1.5cm,2~3瓣裂,无毛。花期5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357页 图713)
生境与分布:多生于水源附近和地下水较高的荒漠。它具有需光、抗热、抗大气干旱、抗盐碱、抗风沙的生长习性。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
生药采集:全年可采挖土中的树脂。
鉴别:分老式、新式两种。老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长,为大小不一的块状或碎粉状,土黄色,质酥易碎。新式:树脂流入土内年月较短,多为不规则的圆块,樱绿色,质软色嫩,不易破碎,带酸性。以年久、色黄、无泥杂者为佳。
化学性质含树脂及无机盐类[1],还含黄酮类成分[2]。
参考文献[1] 新华本草纲要 第2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2] 中药通报 1988;13(8):8。
药性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咸、苦,大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 ③《中医大辞典》:“咸、苦,寒。” ④《新华本草纲要》:“苦,大寒。”
归经:胃经。 ①《本草经疏》:“足阳明经。” ②《本草求真》:“胃、兼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软坚。
主治:咽喉肿痛,淋巴结结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牙疳,齿痛,中耳炎,痔疮。 ①《唐本草》“主大毒热,心腹烦满,水和服之取吐。” ②《海药本草》:“主风疳齿牙疼痛,骨槽风劳,能软一切物。” ③《日华子本草》:“治风蚛牙齿痛,兼杀火毒并面毒。” ④《医学启源》:“瘰疬非此不能除。’ ⑤《纲目》:“咽喉热痛,水磨扫之,取涎。” ⑥《本草汇言》:“降火热,清痰结。” ⑦《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制酸止痛。治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散剂。外用:煎水含漱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①《海药本草》:“多服令人吐。” ②《本草汇言》:“胃家虚寒不食者勿用。”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①配胆星、硼砂,治咽喉肿胀。 ②配枸杞根,治牙龈出血。
方选和验方: ①《本草汇言》:“治咽喉肿胀,肿结不通:胡桐泪9g,硼砂6g,生矾3g,胆星5g。共研末,用1~2茶匙姜汤调咽。” ②《圣惠方》:“治牙齿根宣露挺出,脓血,口气:枸杞根30g(切),胡桐泪30g,和匀分为五度用,每度以水600ml,煎至300ml去滓,热含冷吐。” ③《圣济总录》:“治牙齿断宣露有脓血出,小儿虫蚀疳断:葶苈、胡桐泪各15g。捣罗为散,于患处掺之。” ④《医林集要》:“治走马牙疳:胡桐泪、黄丹等份,为末掺之。”
单方应用:①《纲目》:“治湿热牙痛:胡桐泪入麝香掺之。” ②《新疆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和一般胃痛:胡桐树脂捣碎,加水加热使溶化,纱布过滤,取滤液沉淀12小时,急火煎熬至水分蒸发,成深褐色固体,研末。每服1g,1日2次,7日为1疗程。”
医药家论述①李时珍《纲目》:“石泪,入地受卤气,故其性寒能除热,其味咸能入骨软坚。” ②缪希雍《本草经疏》:“胡桐泪,《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在高者因而越之。苦以涌吐,寒以胜热,故主大毒热,心腹烦满,取吐而效也。《日华子》以之治风虫牙齿痛,李珣谓其能治骨槽风,齿,元素言瘰疬非此不能除,皆资其苦能杀虫,咸能入骨软坚,大寒能除极热之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