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新津县的历史沿革

起源

新津的“津”,按《说文》,义释“水渡”,即“渡口”之意。新津即新的渡口,新津之名得此。原横跨岷江的江安桥(索桥)为成都平原通往眉嘉平原的必经渡口,然而“江安桥,广一里半,每逢夏水盛(索桥)断绝,岁岁修理,百姓苦之”。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太守南阳李严乃凿天社山,循江通车道”(《华阳国志》)以后,今五津汇流处始成为沟通成都平原与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江安桥旧渡口。新渡口日益繁荣,逐渐成为新的集市,曰“新津市”。新津市的出现为新津县创造了条件。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析隆山县北部置新津县,县亦因“新津市”而名“新津县”。新津县古为蜀国地。

秦汉时期

同慎靓王五年(前316)秋,秦灭蜀。“周赧王元年(前314),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郡,以张若为蜀国守。”(《华阳国志》)新津为秦领地。“(周赧王)三十年(前285),(秦昭襄王)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改蜀为郡”(《华阳国志》),新津属蜀郡。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蜀郡是其一,新津仍属蜀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开西南夷,分巴、蜀,置犍为郡”(《华阳国志》)。新津地属犍为郡。“元鼎二年(前115),置武阳县,属犍为郡”(《新津县志》道光版,以下简称旧《新津县志》),新津地属武阳县。“元封五年(前106),改梁州曰益州,蜀列益州之域……太初四年(前101),益州刺史任安城武阳”(《华阳国志》),县城在今彭山江口附近。“孝昭始元元年(前86),郡治移僰道”(《华阳国志》)。孝昭始元三年(前84),以“南夷数叛”,郡治移至武阳(旧《新津县志》以下简称《乡土志》)。新津属武阳未变。

建安二十一年(216),犍为郡守李严深感江安桥(今彭山江口附近)“每逢夏水盛(索桥)断绝,岁岁修理”之苦,“乃凿天社山,循江通车道”,开辟了沟通成都平原与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汉安桥的旧渡口,故皂里江、文井江、布濮水(即蒲水,今南河)三渡合称新津。此后新津日益繁荣,为建县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

东汉、三国、晋、刘宋,近五百年间,犍为郡在缩小,郡治在武阳县未变,新津属武阳,隶益州。

萧齐高帝时(479~482),犍为郡治复移口道,新津仍是武阳县地。

萧梁武帝大同十年(544),改犍为郡(南部)为戎州,改武阳县为犍为县,并在当时的犍为郡北部置江州,领犍为一县。新津为犍为县地,属江州,隶于益州。(《四川郡县治》卷三)

西魏乘梁乱,奄有蜀土,于江原郡侨置犍为郡及僰道县(及崇庆县江原乡一带),改犍为县为隆山县(其时西魏势力虽已伸至四川,但只占有蜀郡及犍为郡部分,为示领土广袤。故于江原郡境侨置犍为郡及僰道县)。新津在隆山县境,仍属江州。(《四川郡县志》卷五)。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析隆山县北部置新津县。县亦因“新渡口”而名“新津县”。县治六门水(今邓公场附近)。犍为郡治(侨置)亦迁泊于此。犍为郡原只领僰道(西魏侨置于江原郡晋原县南三十里的僰道县)一县,此时领新津、僰道两县,隶益州总管府。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悉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犍为郡废,蜀郡改为益州,治成都。新津和僰道两县改属益州。大业三年(607)(一说大业二年),又废置诸州,改州为郡。益州复蜀郡。废僰道县入新津(僰道虽系侨置,实领有以晋原县南三十里为中心及其附近二三十里地)。新津隶蜀郡,县治由六门水迁至皂里江(今金马河)东岸的坝上,即今五津镇机场内。(《隋志》)。

唐武德元年(618),分天下为十道,道下置州、县。四川西部为剑南道,改蜀郡为益州。新津属益州,隶剑南道。(《旧唐书·地理志》)。

唐垂拱二年(686),分益州,置蜀、彭、汉三州。新津属蜀州(州治在今崇庆县治地),隶剑南道。县治由皂里江东岸坝上移至南河北岸即今武阳镇。(《四川郡县志》)。

唐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郡,蜀州曰唐安郡。新津属唐安郡。至德二年(757),分剑南道为东、西川节度,改唐安郡为蜀州,新津属蜀州,隶西川节度。(《四川郡县志》卷七)。

五代

五代时,前蜀一切率循唐制,后蜀继之,无所更变。新津仍属蜀州,隶西川节度。(《四川郡县志》卷八)。

宋太祖干德三年(965),改道为路,“于蜀置西川路”(《四川郡县志》)。新津属蜀州,隶西川路。真宗咸平四年(1001)四川分为益、利、梓、夔四路。新津属蜀州,隶益州路。徽宗重和元年(1118),又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新津属蜀州,隶成都府路。南宋绍兴十年(1140),升蜀州为崇庆府,属成都府路。新津属崇庆府,隶成都府路。(《四川郡县志》卷九)。

元朝实行“行省制”,世祖中统元年(1260),于大都(北京)建中书省,于各地方设行中书省,以代行中枢职权。其制,大率以省统路,以路统府、统州,以府、州统县。中统三年(1262年),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

至元十八年(1281)分省四川,始改宋成都府路为成都路。新津属崇庆府,隶成都路。至元二十年(1283),降崇庆府为崇庆州,新津属崇庆州,隶成都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特置四川行中书省,新津隶属未变。(《四川郡县志》卷十)。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仍置四川等行中书省,废路存府以统州、县。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由四川布政使司领成都等府十三、直隶州六、府属州十五、县一百一十一,新津县属崇庆州,隶成都府,统于四川布政使司。

清初,仍置四川布政使司,下设府、州、县三级,州或县有直隶于府或省的。新津直隶于成都府。

“清康熙六年(1667),以双流土旷人稀,并入新津。”“雍正八年(1730),复置双流县,新津地如故”。(旧《新津县志》)。

嘉庆七年(1802),于四川省布政使司下设五道,分统府、州(厅)、县。新津仍直属成都府而隶于龙绵龙茂道,至

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名川西道。(《四川郡县志》卷十一)。

中华民国

元年(1912),废清道制,置府、州(厅)以统县,隶于省。新津属成都府而隶于四川省。

民国2年(1913),废府、州(厅)设置。复置道,分四川为川西等七道。

民国3年(1914),更川西等七道为西川等五道,以道领县。新津均属西川道。

民国24年(1935),复废道,实行省县制。又分四川省为18个行政督察区和西康行政督察区,(简称“专区”),县受专区督察而隶于省。新津属第一行政督察区(即温江专区)督察,隶于四川省。

新中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月25日,新津解放。这时,四川分川西、川东、川南、川北四个行政区公署(简称“行署”),原专区未变,分隶四个行署。新津县仍属温江专区,1950年5月改属眉山专区,均隶川西行署。

1953年初,复置四川省,撤销四个行署,省下仍设专区。

1953年3月眉山专区被撤销,从3月10日起,新津改属温江专区。

1960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津县建制,并入大邑县(新津县在1959年6月即与大邑县合署办公)。原县治城关镇改称新津镇。

1962年10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恢复新津县建制(1962年4月,新津已与大邑县正式分开办公)。新津镇复名城关镇(1980年已更名为武阳镇),仍为县治所在地。

1983年7月,实行市管县,撤销温江专区建制,新津县属成都市辖县。

1997年,新津县面积331平方千米,人口28.2万,辖5镇2乡。县政府驻五津镇。

1999年,新津县辖10个镇、4个乡:五津镇、花桥镇、金华镇、兴义镇、安西镇、新平镇、永商镇、邓双镇、普兴镇、花源镇、兴乐乡、龙马乡、黄渡乡、文井乡。

2000年,新津县辖11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91021人,其中: 五津镇 62177、 花桥镇 28201 、花源镇 15709 、金华镇 18615 、普兴镇 15235 、兴义镇 15827、 新平镇 14448 、方兴镇 14121 、安西镇 13927 、永商镇 18798、 邓双镇 21784 、兴乐乡 10718、 黄渡乡 7103 、文井乡 9762 、龙马乡 8811 、万和乡 15785。

2002年,新津县辖12个镇、4个乡:五津镇、花桥镇、金华镇、兴义镇、安西镇、花源镇、新平镇、普兴镇、永商镇、方兴镇、邓双镇、万和镇、兴乐乡、龙马乡、黄渡乡、文井乡。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1号)同意新津县撤销黄渡、兴乐、龙马、万和4个乡。将原黄渡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普兴镇。普兴镇政府驻普兴场。将原兴乐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花源镇。花源镇政府驻花源场。将原龙马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新平镇。新平镇政府驻太平场。将原万和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兴义镇。兴义镇政府驻兴义场。

2004年,新津县辖11个镇(五津、花桥、金华、兴义、安西、新平、永商、邓双、普兴、花源、方兴)、1个乡(文井),42个社区委员会、61个村委会;面积33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935人/km2。

2009年,新津县花源镇、新平镇、邓双镇、花桥镇、永商镇增设街道办事处。分别设立:花源街道办事处、新平街道办事处、邓双街道办事处、花桥街道办事处和永商街道办事处。增设街道办事处后,镇政府与街道办事处合署办公,实行“两个牌子,一套班子”,行政管辖区域和镇政府驻地不变。

2014年2月12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二〇一三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21)】,新津县撤销五津镇,设立五津街道办事处,辖原五津镇所属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