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起源于欧洲。据说西装上装原来是渔民的穿着,他们终年与浪为伍,在海里谋生,敞领少扣的衣服穿起来方便,适于海上捕鱼劳动,后来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样式。在西装中最为考究的,当属背后开岔的燕尾服,它原是中世纪欧洲的马车夫的装束。马车夫穿上后幅开岔的衣服,是为了骑马方便。西装在清朝晚期传入我国,很快被激进的青年们所接受。一时,“西装”成为新思想的象征。穿西装的人越来越多,而象征保守思想的长袍马褂则日趋没落。穿西装,按规矩都得系一条领带。原来,古代的西方人,特别是住在深 山老林的日耳曼人,他们披着兽衣取暖御寒,为了不使兽皮从身上掉下来,就用草绳子扎在脖子上,成为最原始的“领带”。很有点“领带”意味样子的装饰最早出现于17世纪的欧洲。那时,正有一支南斯拉夫克罗地亚骑兵队走在巴黎闹市街头,他们个个穿着整齐笔挺的制服,而脖子上都系一根布条,这引起了崇尚时髦的巴黎人们极大的兴趣,随即争相模仿,以示荣耀。后来,法国一位大臣上朝,脖颈上系了一条白绸巾,并打上一个漂亮的扣结,当时路易十四见了,大加赞赏,并宣布以领结为高贵的标志,下令凡尔赛的上流人士都得如此这般。从此,系领带打结的习惯便延续下来了。在穿西装的时候,衬衣上还都有着一个硬领,那是古代的将士们防御敌人、保护自己的一种措施,咽喉部位的衣领,都是用皮革和金属特制的,用以防备敌人的利箭射在致命的喉部上,这样,硬领也就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