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omin jingji tizhi
[外文]:system of national economy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简称经济体制。
内涵包括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各个经济单位的各项体制;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过程的体制;农业、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建筑、物资、外贸、商业、服务等各个部门的体制;计划、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价格、税收等各个环节的体制;中央与地方、经济区、中心城市、企事业等各个层次的体制;总公司与分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体制,等等。各个过程、部门、环节、层次等经济体制互相联系、相互交错,形成了整个的国民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体制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原则、方针和政策;
(2)生产资料所有制具体形式与结构,包括各种经济形式的配置和经营方式;
(3)经济组织形式,包括管理、调节、监督机构的设置等;
(4)管理权限的划分,包括计划、人力、物力、财力等权限,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以及管理机构、各类人员的权限与职责的划分;
(5)管理制度,包括计划、财务、物价、税收、信贷、现金、物资、商业、外贸、劳动、工资、人事、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以及企业的生产、购销、质量、技术、储运、承付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6)管理方法,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上述各项内容是相辅相成的。
经济体制建立的依据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它产生的具体条件是:
(1)首要的是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有管理和组织经济的特殊职能,它可以确立经济体制的重要原则、方针、政策和措施,建立经济管理机构,划分管理权限,运用各种经济杠杆。
(2)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就为正确地处理各种经济关系,调节各种经济利益提供了条件。
(3)实行计划经济。这既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又为正确划分管理权限,建立和健全决策、指挥、监督、调节机构,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创造前提。
(4)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分工协作和部门、地区、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客观上要求建立统一的协调的国民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改革各社会主义国家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先后进行或正在进行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原有的经济体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弊病。主要表现为:
(1)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高度公有化,甚至追求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2)忽视甚至否认商品经济,排斥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过分集中,不利于国民经济生动活泼地发展。
(3)没有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忽视劳动者集体和个人的物质利益,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形成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弊病,严重地束缚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的发挥。
(4)政企职责不分,把全民所有同国家机构直接经营混为一谈,压制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条块分割、割断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经济的自然联系,妨碍了经济技术交流与商品经济的发展。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手对国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即:
(1)按照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
(2)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进一步发展;
(3)加快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4)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5)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6)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和正确的分配政策。(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意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要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各种经济关系、经济利益的调整。它要通过正确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国家与集体、集体与个人的经济利益,以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2)经济体制改革是促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发展所必需的。只有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一切不利于或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才能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经济体制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制度和封建主义残余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不断地从体制上变革旧思想、旧制度、旧机构、旧办法,创立新的思想、制度、组织、方法,社会主义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4)社会主义制度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日益巩固和发展,使它的各项具体制度日益健全和成熟起来,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保证,它贯串于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全过程。如果不对体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会顺利前进,对经济体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而又坚决彻底的改革,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