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胁痛

以胁肋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肝气郁结、瘀血、痰火等引起。胁痛可单独出现,也可和其他症状并见。

名称首见于《内经》,指出胁痛的发生和肝胆疾患有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不仅论述了胁痛的治则,而且提出了水饮停留于胁肋部引起胁痛的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明代张景岳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者为多见。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对胁痛之属久痛入络者,主张用活血通络法,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属常见病证,可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寄生虫病、肝脓肿、肝癌,以及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等。

病因病机

胁痛以胁肋部胀痛为主,可伴有两胁窜痛,口苦目眩,甚至可引起胸部和胃脘部疼痛,其疼痛程度常因情志变化而变化。胁痛的病因主要为肝气郁结、外伤瘀血、失血伤阴、湿热侵袭。病位主要在肝、胆,但与脾、胃、肾等脏腑有关。病机特点是气滞血瘀、络脉失和。胁痛有虚实的不同,病初多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久病多为虚证,以精血不足,肝脉失养为主。胁痛的病机转化较为复杂,大都具有由气及血,由实而虚,以及虚实夹杂的变化。

胁痛可分为外感胁痛和内伤胁痛两类。外感胁痛主要是感受风寒、暑热、湿热等病邪所引起的胁痛,多伴见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等外感症状;内伤胁痛主要为各种内因引起的胁痛。

辨治

主要是辨别外感胁痛和内伤胁痛的不同,以及疼痛性质和证候虚实。外感胁痛多为湿热病邪为患,治以祛邪为主,宜利湿清热解毒,同时应辨明湿重热重的不同,分别用药。内伤胁痛多为气滞血瘀,应以理气疏肝,祛瘀通络为主;肝血不足所致者,则应滋养肝肾,养血柔肝。常见证型有:

(1)肝气郁结。证见胁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变化而增减,饮食减少,嗳气频作,苔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常用柴胡疏肝散。

(2)瘀血停着。证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胁肋下或见痞块,舌质紫黯,脉沉弦。治宜祛瘀通络,常用旋覆花汤加味。

(3)肝阴不足。证见胁肋隐痛,其痛绵绵不休,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苔少,脉细弦而数。治宜养阴柔肝,常用一贯煎为主方。

(4)肝胆湿热。证见发热恶寒,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或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浮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常用龙胆泻肝汤为主方。

针灸治疗胁痛以期门穴为主穴。肝胆湿热加日月、太冲;肝气郁结加阳陵泉、足三里;肝阴不足加三阴交、膈俞、复溜;肝寒加曲泉、气海;肝火加行间、侠溪;肝气虚加章门、中封。要注意胸胁部针刺深度和针刺方向,避免刺伤内脏。

无论是外感或内伤胁痛,只要治疗将养得法,一般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演变为癥瘕痞块、肝痈等证,则预后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