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白芍的用法-方剂制剂

方剂制剂

1.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白芍、川芎、熟地。补血调血。主治:冲任虚损。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时发疼痛。妊娠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少腹坚痛,时作寒热。

1.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白术、山药、苍术、党参、车前予、白芍、柴胡、黑芥穗、陈皮、甘草。益气健脾,祛湿止带。主治:妇人自带,绵绵不止,带下消稀,倦怠便溏等症。

3.桂横加芍药汤(《伤寒论》)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本方具有调和营卫、理脾和中、缓急止痛之功。主治:太阳中风证误下,阳邪转属太阴,中焦气斑失和,腹满时痛,脉多弦细,苔薄白。

4.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芍药、炙甘草。本方具有益阴劳筋,缓急止痛之功。主治:营阴不足,肝脾不和,症见手足拘挛,筋脉挛缩,脘腹疼痛,脉弦细,舌红苔少。

5.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芍药。知母、防风、熟附子、白术、麻黄、炙甘草、生姜。具有祛风胜湿、养阴清热、通阳行痹。主治:风寒湿痹、邪初化热。症见遍身关节肿痛,肿痛处伴有灼热,身体消瘦,脚肿如脱,心悸气短,心中抑郁不舒,欲吐,舌苔薄黄腻,脉数。但全身一般无明显发热者。

o.二加龙牡汤(《小品方》) 龙骨、牡蛎、白芍、白薇、熟附子、甘草、生姜、大枣。主治:阳虚外越,潮热,盗汗,自汗而脉弱。

7.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炒枳壳、炒白芍、制香附、陈皮、川芎、炙甘草。具有疏肝行气,和血止痛。主治:肝郁气滞盼胁痛,寒热往来等证。

8.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白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肉桂、甘草。具有清肠利气,和血治痢之功。主治胃肠湿热,下痢腹痛,大便脓血,里急后重,而无表证者。

9.虎潜丸(《丹溪心法》) 黄柏、炙龟板、熟地、知母、白芍、陈皮、锁阳。炙虎骨、干姜。本方具有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主治:肝肾阴亏,精血损乏。症见:筋骨痿弱,腰膝酸软,腿足消瘦,步履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等。

10.建瓴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龙骨、生牡蛎、生白芍、生赭石、牛膝、山药、生地、柏子仁。本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的功效。主治:肝阳上亢的头目眩晕,耳鸣目胀,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脉弦硬而长等症。

11.四逆散(《伤寒论》) 柴胡、芍药、炒枳实、炙甘草。剂型:上4味共研为散。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日3次,温水冲服。功效:解郁泄热,调和肝脾。主治:①热病期中,邪热内郁,以致手足厥逆。②肝气郁结,胸胁脘腹疼痛,或泻痢后重,脉弦有力。③妇女月经不调,胸胁引痛,腹中胀痛,脉弦,或微寒热。

12.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 枳实、芍药各等份。剂型:散剂,上二味共研细末。用法用量:每次服6克,每日2-3次,以麦粥下之。功效:行气和血。主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并主痈肿。

13.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白芍、白术、泽泻、茯苓、川芎。剂型:上药共研细末。用法用量:每次6克,每天3次,黄酒或温水送下。功效:柔肝养血,健脾利水,缓急止痛。主治:妊娠腹中拘急,绵绵作痛,小便不利,足跗浮肿等症。

14.归芍地黄丸(<汤头歌诀正续集》) 熟地黄、山萸肉、炒山药、丹皮、茯苓、泽泻、当归、白芍。剂型:蜜丸,每丸重15克。用法用量:每服一丸,每日三次,空腹时服,开水送下。功效:补肾养肝。主治:肝肾阴虚,头目昏眩,耳鸣,腰背酸痛,腿弱无力及月经不调等症。

白芍的用法

(白芍的用法)图片源于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