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大多数是以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诉而首次就诊的。如何判断自己乳房上所长的肿块是不是癌?如何区别乳头溢液是良性疾病还是恶性疾病呢?这需要请有经验的专科大夫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分别与乳腺癌表现相类似的各种良性疾病进行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一旦发现有乳房肿块时,需要与乳腺纤维腺瘤、巨纤维腺瘤相鉴别;出现乳头溢液时需要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相鉴别;有乳头糜烂时需要与乳头部腺瘤相鉴别。 (1)乳房肿块 ①乳腺纤维腺瘤(乳腺腺纤维瘤):是最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由于激素水平、比率平衡失调引起,好发于15~35岁妇女,高峰年龄为20~25岁,绝经后妇女很少见。肿块为单发或多发,也可见出现双侧乳房多发性。触诊可发现肿块边界清楚,质地硬,能活动。组织标本肉眼可见肿瘤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分界,可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质地较韧或呈粘液状。显微镜下可见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不形成小叶结构。纤维腺瘤的腺上皮可以增生,并可出现非典型增生,甚至癌变,其纤维成分也可以发生肉瘤变。对于有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应当定期检查和建立随诊,以便早期发现癌变征象,争取早诊早治。 ②巨纤维腺瘤:纤维腺瘤一般生长缓慢,但在妊娠或哺乳时可因激素等因素的刺激而急骤增长发展成巨纤维腺瘤,部分患者也可无特殊诱因而发展成巨纤维腺瘤。对此类患者,临床上可发现突然肿块急骤增大,局部疼痛或不适感。触及肿块可发现其质地硬,但边界清楚,可活动。应当采取局部手术切除治疗。通过对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2)乳头溢液: 导管内乳头状瘤(囊内乳头状瘤、孤立性乳头状瘤)为来自乳腺大导管的良性肿瘤。多见于经产妇,以40~50岁为多。一般无自觉症状,往往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被发现。溢液多为浆液性,少数伴血性。肿瘤常为单发,体积较小,临床检查常触及不到肿块,少数患者可于乳晕附近触及小结节。肉眼可见导管扩张,管腔内有分泌物,肿瘤从导管内壁向官腔内凸出,常有蒂,表面呈灰白色乳头状。病理检查无癌细胞。本病的恶变机会少,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源于输乳管,多为孤立性,位于乳晕下区,癌变几率低。多发性乳头状瘤主要来源于末梢导管,多发,常位于乳腺的周围区。肿块位于乳腺组织边缘者,肉眼见乳头状肿块呈鲜红色、质脆、蒂粗短者,恶变机会较高,应当引起警惕。 (3)乳头糜烂:乳头部腺瘤(乳头状腺瘤或乳晕下导管乳头状瘤病)多发生于40~50岁妇女,表现为乳头糜烂、溃疡和结痂,易误诊为乳头Paget's病,通过病理检查可以鉴别。 鉴别诊断除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仔细检查临床体征及进行X线和超声波检查之外,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在确定是否患有癌症上,病理诊断具有最直观的证据,因此也最具有权威性。一旦当乳房出现肿块、乳头溢液或乳头糜烂治疗不愈时,应当主动配合医生,积极接受必要的病理组织活检,否则会贻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