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ekou chaoxi
[外文]:estuary tides
河口水位和水流受外海潮波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升降和流动。通常它比开阔海洋的潮汐大,变化规律更加复杂(见海洋潮汐)。
潮波在河口的传播过程中,因受径流顶托和河床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耗损,涨潮时流速愈来愈慢,潮差愈来愈小。在涨潮流消失的地方,称为潮流界。在潮流界以上,河水受潮水顶托,潮波仍可影响一定距离。在潮差为零的地方,称为潮区界。从河口的口门到潮区界之间的河段,称为感潮河段。沿此河段高潮面和低潮面之间的河床容积,称为潮棱体。潮区界和潮流界的位置,随径流和潮流势力的消长而变动。例如,长江在枯水期的潮区界,可达离口门 640公里的安徽大通,但在洪水期则只达芜湖附近;潮流界在枯水期可达镇江,但在洪水期则只能到达江阴附近。潮区界离口门的远近,取决于潮差的大小、径流的强弱和河口的几何形态等因素的不同组合。南美洲亚马孙河口的潮波,可上溯1400多公里;中国黄河口的潮波,只上溯了20~30公里。
潮波有两种基本类型:
(1)前进潮波。其特征是:发生高潮的时刻沿程推迟,最大流速发生在高潮位和低潮位的时刻,中潮位流速为零,流速和潮位的相位一致。
(2)驻立潮波。其特征是:高潮和低潮沿程同时发生,最大流速发生在中潮位的时刻,高潮和低潮时刻的流速为零,流速和潮位有π/2的相位差。河口中的潮波既非单独的前进波,也非单纯的驻波,而是兼有此两者的特征。多数的河口以前进波性质为主。
河口潮汐在一个周期中的涨落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外海潮波向河口推进之初,水位开始上涨,水面坡降逐渐变小,流速减慢,但水流方向仍指向海洋,此阶段的潮流,称为涨潮下泄流(又称涨潮落潮流)。
(2)潮波继续向河口推进,水位不断上涨,水面从向海倾斜转为向陆倾斜,整个水流都指向上游,此阶段的潮流,称为涨潮上溯流(又称涨潮涨潮流)。
(3)潮波向上游推进到一定距离后,外海已开始落潮,河口水位开始下降,水面坡度渐趋平缓,流速逐渐减弱,但仍指向上游,此阶段的潮流称为落潮上溯流(又称落潮涨潮流)。
(4)河口水位继续下降,流速递减,水面转为向海倾斜,水流方向也转向海洋,此阶段的潮流,称为落潮下泄流(又称落潮落潮流)。上述 4个阶段的历时长短和潮波性质有关,一般落潮下泄流历时最长,涨潮上溯流历时次之。
海洋潮波传入河口后,由于边界条件发生变化和径流的影响,潮波发生变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潮差的变化。河口潮波一方面由于过水断面的收缩,造成能量集中和局部反射,使潮差加大;另一方面因受摩擦阻力和径流顶托,能量逐渐耗损而使潮差减小。这两种效应的对比,决定了潮差的沿程变化。在断面骤然缩小的河口或海湾的近海侧,潮波能量的集聚多于耗损,潮差具有从口门向里递增的趋势,但再向河口上游,能量损耗逐渐大于集聚,潮差沿程减小,如杭州湾的湾口,平均潮差为3~4米,在澉浦增大到 5米以上,但自澉浦向上则逐渐减小。在断面逐渐收缩的河口,潮差的增加不甚显著,出现最大潮差的部位在口门附近或口外海滨,进口门后潮差逐渐减小。如长江河口,最大潮差出现在拦门沙的外侧,地处口门附近的中浚,潮差减为2.66米,至吴淞则继续减小到2.35米。
(2)潮波的波形变化。潮波属于长波,它以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h为平均水深)向前传播,由于河口水域比外海浅,潮差比外海大,波峰的水深明显大于波谷,因此波峰的传播速度也大于波谷,使波形发生变化,前坡变陡,后坡趋缓,涨潮历时缩短,落潮历时延长,潮差变大,水越浅则波形变化越大。
(3)流速和潮位相位差的变化。相位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射波的强弱,无反射波时为前进波,潮流和潮位的相位一致;全反射时为驻波,两者的相位差为π/2,一般情况下介于两者之间。
在一些断面急剧收缩的喇叭型河口或海湾,由于潮波剧烈变形,发生破裂,产生一种特殊的潮汐现象──涌潮。印度的恒河、巴西的亚马孙河和法国的塞纳河的河口,都有这种现象,但都不如中国的钱塘江涌潮壮观。钱塘江涌潮的潮头高达3.0米,潮流的速度达9~11节,其形成和杭州湾特有的底形和几何形态有关。潮波在向湾内传播的过程中,由于断面急骤收缩,能量高度集中,潮差和流速显著增大,特别是乍浦以上的河段,沙坎隆起,水深减小,阻力加大,潮波的波形剧变,前坡陡立如墙,过尖山后波峰破碎,奔腾澎湃,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钱塘江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