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花木百科

樟木-功效及作用

别名异名

樟材(《本草拾遗》),樟公(《花木考》),香樟(《分类草药性》),香樟木 (《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 (《广西中药志》)。

樟木

(樟木)

药物作用

抑菌试验:樟树叶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樟树皮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有抑制作用。

加工炮制

樟木块洗净、阴干、密闭保存备用。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脾、肝三经。

功效主治

1、祛风散寒通络,本品辛散温通,故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可舟于治疗痛风。其症恶寒,手足冷痹,身体沉重,骨节肿痛不可屈伸或下肢沉重疼痛。脉沉迟无力。多因寒湿郁滞,闭阻经络,气血凝涩不畅所致。可选用樟木祛风除湿,散寒通络,通利关节。《本草再新》:“暖血道,利关节。”

2、行气导滞,本品味辛性温,功能行郁导滞,可治疗腹胀,宿食不消。本证多由食饮自倍于常所致。食入不化,必多郁滞,郁滞即久,则郁而成积,积久成痰,痰食互结。多见胸腹胀满疼痛,嗳气酸腐,恶心呕吐,腹痛不可按,不能饮食,或大便秘结,得食则痛剧,便后则痛减。可选用本品行气导滞。

3、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本品辛香走窜,辟秽化浊,故能除湿杀虫止痒,可用于治疗脚湿气,疥疮等病。

4、本品活血化瘀止痛。

5、鉴别应用樟木、樟树叶、樟树皮均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之效。可用于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及湿气等症。然樟木兼治心腹胀痛,樟树子主散寒祛湿,行气止痛,可用治胃寒疼痛,吐泻。樟树叶及樟皮兼能杀虫,治疥癣。

樟木

(樟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孕妇忌服。

【配伍应用】

1、配秦艽,一寒,一温,寒温相宜,无论病之新久,但见风湿痹痛,皆可应用。

2、配硫黄,可加强祛湿杀虫止痒之功。可治疗疥疮,脚湿气等病。

方剂制剂

1、樟木散(《普济方》):本品、生姜汁,用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

2、治痛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医学正传》) :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

3、治胃痛方(《江西草药》):樟木水煎服。

4、治蜈蚣咬伤(《验方选集》):鲜樟树枝、煎服二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