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桂枝的处方(十四)

桂枝(别名柳桂),辛;甘;性温,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小编整理出含有桂枝的处方共806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781~806共26个。

处方1、麻黄苍术汤

处方麻黄3克 桂枝1,5克 杏仁10个 草豆蔻1.5克 半夏1,5克 炒曲3克 苍术6克 橘皮3克 泽泻3克 白茯苓3克 猪苓1.5克 黄耆0.9克 炙甘草0.6克

制法上药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客,身体沉重,腰痛,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六

处方2、桂枝茯苓丸

处方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丹皮15克,芍药15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瘕散结。主瘀滞胞宫,结而为患。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摘录言庚孚方

处方3、薯蓣丸

别名大山蓣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处方薯蓣90克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30克 甘草84克 人参21克 芎藭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18克 柴胡 桔梗 茯苓各15克 阿胶21克 干姜9克 白蔹6克 防风18克 大枣100枚(为膏)

制法上药二十一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疏风散邪。治虚劳气血俱虚,阴阳失调,外兼风邪,头晕目花,消瘦乏力,心悸气短,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微有寒热。

用法用量每次1丸,空腹时用酒送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4、和营通络汤

处方当归30克,血通15克,细辛6克,虻虫3克,虫3克,水蛭3克,灵仙24克,秦艽15克,桂枝15克,红花10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温通经络。主寒湿入络,气血瘀否,阻寒血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5、橘半桂苓枳姜汤

处方半夏60克 小枳实30克 橘皮18克 桂枝30克 茯苓块18克 生姜18克

功能主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

用法用量甘澜水2.5升,煮成1升,分4次服,日三夜一,以愈为度。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6、开结舒经汤

处方紫苏 陈皮 香附 乌药 川芎 苍术(米泔制)羌活 天南星(姜汁制)半夏 当归各2.4克 桂枝 甘草各1.2克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情志不遂,气滞经络,手足麻痹。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同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7、桂枝姜附汤

处方桂枝18克 干姜9克 白术9克 熟附子9克

功能主治治寒湿伤阳,形寒脉缓,舌淡或白滑,不渴,经络拘束。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滓再煮取200毫升,每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摘录《温病条辨》卷一

处方8、益气导溺汤

处方泡参15克 白术6克 扁豆 云苓各9克 桂枝 炙升麻各:3克 甜桔梗4.5克 通草6克 台乌4.5克

功能主治益气升清,温阳利尿。治妊娠气虚下陷,小便不通,脐腹胀痛,面色苍白带青,心悸气短,神倦食少,舌淡苔白,脉沉滑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9、养心定志汤加减

处方太子参10克,茯苓10克,菖蒲8克,远志8克,炙甘草5克,桂枝8克,小麦10克,大枣5枚,丹参10克,佛手8克,龙骨15克,珍珠母15克。

功能主治养心定志。主心气不足,心阳不振。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高辉远方

处方10、培脾舒肝汤

处方于术9克 生黄耆9克 陈皮6克 川厚朴6克 桂枝尖4.5克 柴胡4.5克 生麦芽6克 生杭芍12克 生姜6克

功能主治培脾舒肝,升清降浊。治肝气不舒,木郁克土,致脾胃之气不能升降,胸中满闷,常常短气。

用法用量水煎服。

备注脾主升清,所以运津液上达;胃主降浊,所以运糟粕下行。白术、黄耆,为补脾胃之正药,同桂枝、柴胡,能助脾气之升;同陈皮、厚朴,能助胃气之降;清升浊降,满闷自去,无事专理肝气,而肝气自理。况桂枝、柴胡与麦芽,又皆为舒肝之妙品。用芍药者,收敛肝胆之气,以防上升,且可解黄耆、桂枝之热。用生姜辛散温通之性,以助肝脾之气化。众药合用,则有培脾舒肝之功。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1、桂枝麻黄各半汤

处方桂枝5克(去皮)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3克 大枣4枚(擘)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24枚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无汗,身痒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10毫升,去滓,每次温服70毫升,半日许服尽。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12、泽漆汤

处方半夏10克 紫参10克(一作紫菀)泽漆6克(以东流水2升,煮取800毫升)生姜6克 白前10克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6克

制法上药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水饮内停,咳而脉沉者。

用法用量纳泽漆汁中,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至夜服尽。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13、桂枝羌活汤

处方桂枝 羌活 防风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疟疾。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未发前温服。吐者,加半夏曲等分。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

处方14、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处方桂枝9克(去皮)甘草6克(炙)大枣12枚(擘)生姜6克(切)附子5克(炮)

功能主治治太阳病,误用下法后,脉促胸满,微恶寒者。

用法用量上五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调养如桂枝汤法。

摘录《伤寒论》

处方15、舒和汤

处方桂枝尖12克 生黄耆9克 续断9克 桑寄生9克 知母9克

功能主治治因受风寒,小便遗精白浊,其脉弦而长,左脉尤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服此汤数剂后,病未痊愈者,去桂枝,加龙骨、牡蛎(皆不用煅)各18克。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16、当归四逆汤

处方当归9克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细辛3克 甘草6克(炙)通草6克 大枣5枚

功能主治养血散寒,温经通脉。主厥阴伤寒,血脉凝涩,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或肠鸣腹痛,下利不止;或阴颓疝气,睾丸掣痛,牵引少腹。现用于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腰腿足踝酸痛、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荨麻疹、精索静脉曲张、女子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冻疮、皲裂等属血虚寒凝经脉者。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备注方中当归既能养血,又能和血养血为君;桂枝温通经脉,以畅血行,芍药益阴和营,二味相配,内疏厥阴,调和营卫为臣;细辛散表里内外之寒邪,通草入经通脉为佐;甘草、大枣温养脾气为使。诸药合用,有温养经脉,通畅血行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17、洗手荣筋方

处方桂枝尖6克 赤芍6克 没药4.5克 乳香3克 宣木瓜9克 秦艽6克 丝瓜3克 甲珠6克 天仙藤9克

功能主治通络化瘀,祛风止痛。治风湿痹痛,偏于上肢者。

用法用量水煎,趁热浸洗患处。

备注本方为祛风寒湿邪,通络化瘀止痛之剂。方中桂枝用尖,取其上行肢臂,以祛风寒,配以丝瓜、天仙藤通经活络;乳香、没药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芍药,甲珠滋养阴血,调肝荣筋;木瓜调肝利湿以舒筋;秦艽以祛风湿。配合成方,适用子上肢关节痛由风寒湿邪而成者。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1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处方当归9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炙)通草3克 桂枝9克(去皮)细辛1.5克 生姜15克(切)吴茱萸5克 大枣5枚(擘)

功能主治养血通络,散寒降逆。主素体血虚,内有久寒,又复外受寒邪,手足厥逆,舌谈苔白,脉细欲绝,或兼见头顶痛,干呕、吐涎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清酒4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

处方19、渗湿汤

别名参附渗湿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

处方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附子(炮)干姜(炮)桂枝 芍药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坐卧湿地,或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节疼痛,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320毫升,不拘时服。

摘录《古今医统》卷十七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蛇蝎汤

处方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主风寒侵袭,脉络阻滞。

用法用量川、草乌先煎半小时以减少毒性,后入他药,取药液300毫升,每日1剂。

摘录王健民方

处方21、九宝丹

处方苏叶4两,薄荷4两,桑皮4两,橘皮4两,麻黄1两,桂枝尖1两,杏仁(去皮,炒)4两,甘草2两,茯苓6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1钱。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嗽化痰。主小儿感冒风寒,头痛身热,肺热不清,咳嗽痰盛。

用法用量3岁以上,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3岁以下小儿酌减。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22、姜黄散

处方姜黄2两,大附子1两(炮),赤芍药半两,芫花1分(醋浸过,炒令黄色),丹皮1分,红蓝子半两,郁李仁1分(去皮),荆三棱半两,没药1分,木香1分,柳桂半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脏久冷,腹疼痛,小便浓白泔。

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如腹痛,用当归、没药酒煎服,水7分,酒3分,同煎及7分,热服。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23、护壁都尉

处方防风(去芦)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炒)半两,苦梗半两,白芷半两,黄耆(炙)半两,川芎3钱,甘草3钱,柳桂3钱,当归3钱,人参2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旧生新,补气血。主诸发已溃,老人气血虚弱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盐酒调下;不饮酒者,用木香汤调下。兼服降气汤尤妙。疮口溃后,服至愈而止,更服为佳。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24、定痛膏

处方白槟榔2个,肉豆蔻1个,官桂半两,柳桂1分,当归1两,木鳖子20个,香白芷2钱,天南星1个,白附子1两,丁香3两,黑附子(大者)1个,黄蜡不定。

制法上为末,药末1两,蜡1两,同于铛内煎,直候紫色花上来,药方熟,后用井泉水1盏,将铛内药倾入水盆内,然后以手控干其药,直须热炙,更不得分毫结梗,捻为饼子。

功能主治大段伤折疼痛。

用法用量裹在伤处。其药3日后,却将药重于火上炙团一处,依旧捻饼子,裹旧伤损处。

摘录《博济》卷五

处方25、丁沉丸

处方丁香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云南根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人参2两,茯苓2两,白术4两,官桂1分,丁香皮半两,诃子1两(去核),麝香1钱(研),玄参1两半,柳桂1分,干姜1分(炮),金钗,石斛1两。

制法上为细末,续入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理中。主脾胃一切气不和,吐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心腹刺痛膨闷,胸膈噎塞,久积虚气,伤酒痰逆,妇人血气及月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烂嚼,炒生姜,橘皮、盐汤送下,温酒亦可;妇人炒生姜、橘皮、醋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26、红黑二散

处方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芷1两,陈皮1两,赤芍药1两,牡丹皮1两,茴香1两,柳桂1两,嫩松香4两(蒸过,去毛),杜当归4两,生地黄2两(研红末),草乌1两(酒、醋炒),自然铜(酒、醋淬)1两,苍术2两,良姜2两,骨碎补(制)2两,杜独活4两,柘木炭(加倍作黑末),松香(加倍作黑末)。

功能主治诸损。

用法用量随病轻重打和,茴香汤或姜、葱、酒调,常合《和剂》石南丸兼服。

摘录《永类钤方》卷二十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