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东湖新竹》原文及翻译 - 历史百科

《东湖新竹》原文及翻译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东湖新竹》译文

  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

  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

  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东湖新竹》注释

  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城郊。

  插棘编篱:即用荆棘编成篱笆。指开始种竹时的情况。棘,有刺的草木。

  寒碧:苍翠。寒,清冷,竹叶给人有清凉之感,故称寒碧。 涟漪:细小的水波。

  掠地:卷地;从地上刮来。 秋:清凉。

  赤日:夏天的太阳。 午:中午。

  箨:竹类躯干上生出的叶,俗称“笋壳。”竹竿生长过程中逐步脱落,称为“解箨”。簌簌:象声词,此形容笋壳脱落时的声音。

  放梢:竹梢生长伸展。梢,枝头末端。 离离:茂盛的样子。此指枝繁叶茂。

  簟:一种轻便细巧的竹席。

  《东湖新竹》浅评

  诗的形象性很重要,咏物诗更是如此。一株树,一竿竹,一朵花,看起来是静止的东西,比较平常,但有才华的诗人,通过艺术的语言,从各个侧面,以恰当的描画把它形象地表达出来,就会把景物写活,从而“静止”的东西也会变得栩栩如生。陆游这首咏竹诗,正是以“多侧面”的形象性描写,赋予“东湖新竹”以生命。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一连五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第二句“寒碧映涟漪”,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涟漪”,互相呼应,都有“冷”、“凉”的含意。第三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准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第四句“赤日行天午不知”,通过“光”来反映它的绿荫萋萋、一片苍翠的景象。五六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最后两句抒情,写作者对竹林的爱慕和想望,希望“官闲”是经常到此“枕簟”。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诗意也就更加清新传神了。

  诗一、二句说由于小心围护,使新竹长出翠绿的叶子,“寒碧映涟漪”五字,展现了它颜色、形态的美。三、四句写夏日在竹林中的凉快感觉,表现了它的好处。五、六句从声音、影子两个方面来描绘竹笋解箨、新枝拔节的情景,表现了它莲勃的生命力。七八句直接表达对竹林的喜爱,隐约流露出对闲适的向往之情。全诗层次分明,描叙简练,但感情稀淡。

  《东湖新竹》赏析

  在近万首陆诗中,《新竹》并不为诗选家所注意。《千家诗》的编者是有眼力的。因为哺育新竹的艰苦,育竹成林的快乐,和育人的道理是一致的。况且此诗在形象的刻画上,既着意求工,语言又简练自然,明白如话,适合作少儿启蒙读物。

  “插棘编篱谨护持”,首句就是一幅繁忙的劳动场景。也可能是公务之余、假日休息,我们的诗人插上荆棘,编成篱笆,谨慎小心地护持着新栽的竹子。当然种竹劳动绝不是“插棘编篱”两个项目,耕耘、整地、施肥、栽植、浇水等等劳动过程全省略了。“插棘编篱”见出诗人爱竹之深。“其莳也若子”,好像爱护小孩一样爱护幼竹。

  题为“新竹”,当是初栽时所写。除首句外,以下七句皆诗人想象之词。接下来,诗人连用五句多侧面、多角度地对新竹生长发育过程进行形象化的想象描绘。

  第二句“养成寒碧映涟漪”,“涟漪”是指水中细小的圆形波纹。此诗一名《东湖新竹》,“东湖”在今浙江绍兴市,即诗人的故乡、是典型的水乡泽国。一大片碧绿碧绿的新竹,在主人辛勤的护持之下,一天天长成了长高了,它的倒影映入清澈透亮的水中,水面还有细小的波纹。“寒碧映涟漪”,写了水的清、竹的凉。清、寒映照和通篇写竹的清新及诗意的清新传神是一致的。此句是以水写竹。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颔联首句写竹之高。“掠地”即卷地,风摇竹动,十分敏感,秋风卷地竹先感知,迎风摇曳,不仅有沙沙音响,且有阵阵清凉,此句以风写竹。次句写新竹之茂密。酷暑盛夏,烈日当头,竹荫遮蔽,人在其中,天凉如秋,并不觉得炎炎暑热,此句以日写竹。颔联一句言秋,一句言夏,总写竹之茂盛,是诗人“谨护持”的成果。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颈联追叙解箨、放梢之初,新竹生机盎然,养料充盈,生命力旺盛、生长极快。竹笣为“箨(tuò)”,箨解而竹梢放,竹竿在生长过程中笋壳逐渐脱落,其声簌簌,是为动;其影离离,是为静。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再现了新竹生长的过程,使人如闻其声“簌簌”,如见其影“离离”——竹影散乱披扶的样子。尾联“卒章显其志”,诗人构想了自己的美好愿望。将来归乡闲居之后,将会经常地来到竹林边,带上自己的枕垫竹席,仰卧其间,纳凉消夏,恰然自乐。这竹制的枕席又照应了诗题中的“竹”字。对竹子的爱好,是我国人民,尤其是洁身自好的高人雅士们的一贯传统。据《晋书·王徽之传》载,王徽之生性喜竹,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之中,马上令人种竹,有人问其故,他说:“何可一日无此君!”是以民间早就有“看竹何须问主人”,“不可一日无此君”的说法。苏东坡更是提高到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食的比较高度,来认识竹的价值。他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这就不难理解陆放翁何以“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了。

  陆游的近体诗,诗家多有高评。赵翼谓其律诗“无意不搜而不落纤巧,无语不新亦不事涂泽,实古来诗家所未见”(《瓯北诗话》)。沈德潜谓其“七言律对仗工整,使事熨贴,当时无与比埒”(《说诗晬语》)。阅《新竹》一诗,严整工巧,情景两契,意境双偕,可见这些赞誉实不为过。

  《东湖新竹》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初夏,诗人50岁,在蜀州通判任上。诗人在偷闲时分,寻访竹林,闲中赋竹,借竹寄情,写下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