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黄连的处方(六十八)

黄连(别名王连、支连),苦;寒,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小编整理出含有黄连的处方共5013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021~4080共60个。

处方1、黄连清心汤

处方黄连半两加【凉膈散】大黄(二钱),连翘(四钱),黄芩、薄荷、山栀子、朴硝、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入蜜一匙,竹叶十片,煎至三五沸,去滓,温服,不以时候。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石斛夜光丸

处方石斛30g 人参120g 山药45g 茯苓120g 甘草30g 肉苁蓉30g 枸杞子45g 菟丝子45g 地黄60g 熟地黄60g 五味子30g 天冬120g 麦冬60g 苦杏仁45g 防风30g 川芎30g 枳壳(炒)30g 黄连30g 牛膝45g 菊花45g 蒺藜(盐炒)30g 青葙子30g 决明子45g 水牛角浓缩粉60g 羚羊角30g

性状为棕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苦。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羚羊角锉研成细粉;其余石斛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清肝明目。用于肝肾两亏,阴虚火旺,内障目暗,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百草丸

处方百草霜120克 黄芩 栀子各30克 黄连 槐花 地榆各15克

制法上为末,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清汤送下。

摘录《外科大成》卷二

处方4、救苦化坚丸

处方黄耆3克 人参1克 炙甘草1.5克 真漏芦 升麻各3克 葛根1.5克 连翘3克 牡丹皮1克 当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各1克 白芍药1克 肉桂0.6克 柴胡2.4克 黍粘子1克 羌活3克 独活 防风各1.5克 昆布0.6克 京三棱(煨)0.6克 广茂(煨)1克 益智仁0.6克 大麦蘖面3克 神曲末(炒黄色)0,6克 黄连(去须)1克 黄柏(炒)1克 厚朴9克(姜制)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捻作饼子,日晒干,捣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挟瘿,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下。

备注本方原名“救苦化坚汤”,今据其制剂改作“救苦化坚丸”。《济生拔粹》本作“救苦胜灵丹”。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五疳保童圆

处方黄连(去须)、白鳝头(炙令焦黄.无.即炒白芜荑充代)、草龙胆(去芦)、雄黄(研飞)、青橘皮(去瓤)、五倍子、夜明砂(微炒),各一两;蟾头一枚(炙令黄色),苦楝根、天浆子(微炒)、胡黄连、麝香、青黛(研)、熊胆(研)、芦荟(研),各一两。(一本有虾蟆灰、蜗牛微炒。一方有蜗牛微炒,一分。)

炮制上为细末,都研令匀,用糯米饭和圆,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盖其骨肉轻软,肠胃微细,若乳哺有节,则脏腑相调;或乳母寒温失理,饮食无常,醉饱喜怒,及小儿百以后,五岁以前,乳食渐多,不择生冷,好餐肥腻、甘、酸之物,即成五疳。一曰肝疳,其候摇头揉目,白膜遮睛,流汗遍身,合面而卧,目中涩痒,肉色青黄,发立头焦,筋青脑热,腹中积聚,下痢频多,久而不痊,转甚羸瘦;二曰心疳,其候浑身壮热,吐痢无常,颊赤面黄,胸膈烦满,鼻干心躁,口舌生疮,痢久不痊,多下脓血,有时盗汗,或乃虚惊;三曰脾疳,其候腹多筋脉,喘促气粗,乳食不多,心腹胀满,多啼咳逆,面色萎黄,骨立毛焦,形枯力劣,胸膈壅闷,水谷不消,口鼻常乾,好吃泥土,情意不悦,爱暗憎明,肠胃不和,痢多酸臭;四曰肺疳,其候咳嗽气逆,皮毛乾焦,饶涕多啼,咽喉不利,揉鼻咬甲,壮热憎寒,口鼻生疮,唇边赤痒,腹内气胀,乳食渐稀,大肠不调,频频泄痢,粪中米出,皮上粟生;五曰肾疳,其候肌肉消瘦,齿龈生疮,寒热时作,口鼻乾燥,脑热如火,脚冷如冰,吐逆既增,乳食减少,泻痢频并,下部开张,肛门不收,疳疮痒痛。已上疾状,并皆治疗。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一圆,不计时候,温米饮下,日进三服尤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小陷胸汤

处方半夏(汤泡.五钱)黄连(二钱)栝楼实(三钱)

功能主治小结胸病,心下痞满而软,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楼至一钟半,后入诸药,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7、百点膏

处方蕤仁(去皮、尖)0.9克 当归身 甘草各1.8克 防风2.4克 黄连(拣治)6克

制法上药锉如麻豆大,蕤仁别研如泥,同熬,至滴在水中不散为度,人蜜少许,再熬片刻即可。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去翳除障。治翳膜遮睛,视物不明,有如云气之状。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点眼,日用五至七次。

摘录《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8、黄连阿胶圆

处方阿胶(碎炒)一两,黄连(去毛)三两,茯苓(去皮)二两。

炮制上黄连、茯苓同为细末,水调阿胶末搜和,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温米饮下,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降糖丸

处方红参、黄芪、黄精、茯苓、白术、葛根、五味子、黄连、大黄、甘草

性状为黑色有光泽的水丸;气香,味微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20%桃胶作黏合剂,用75%乙醇泛丸,干燥,用地黄炭粉包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生津止渴。用于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规格每100丸重7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江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伤寒论》

处方11、肥儿丸

处方肉豆蔻(煨)50g 木香20g 六神曲(炒)100g 麦芽(炒)50g 胡黄连100g 槟榔50g 使君子仁100g

性状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

炮制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驱虫。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小儿清热片

处方黄柏117.6g 灯心草23.5g 栀子117.6g 钩藤47g 雄黄47g 黄连70.6g 朱砂23.5g 龙胆47g 黄芩117.6g 大黄47g 薄荷素油0.47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薄荷素油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大黄粉碎成细粉;黄柏、龙胆用70%乙醇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其余灯心草等?奈都铀逯蠖危看?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上述两种稠膏与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镇惊。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黄连解毒汤

处方黄连、黄蘖、黄芩、大栀子,各二钱。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4、黄连白术汤

处方黄连(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旋覆花(炒.一两)甘草(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白术(半两)桂心(七钱)白茯苓(去皮.七钱)陈皮(去白.焙.七钱)桔梗(炒.七钱)地骨皮(一两二钱)桑白皮(一两半)

炮制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风证,寒热二气交争,调顺阴阳。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15、牛黄千金散

处方全蝎120g 僵蚕(制)120g 牛黄24g 朱砂160g 冰片20g 黄连160g 胆南星80g 天麻160g 甘草80g

性状为棕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而苦。

炮制以上九味,除牛黄、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全蝎等六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定惊。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0.9g,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6、癃清片

处方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

性状为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其余车前子等五味用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

注意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片重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7、苍连汤

处方苍术(米泔制)黄连(姜汁炒)陈皮 半夏(姜汁炒)茯苓(去皮)神曲(炒)各3克 吴茱萸(炒)砂仁各1.5克 甘草0.9克

制法上药锉一剂。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清胃和中。主胃病吐酸,属于湿热痰浊而成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18、龙骨圆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黄檗、白龙骨、诃黎勒皮(炮.去核)、木香,各一分;当归(微炒)、干姜(炮)、白矾(枯研),各半两;胡粉(微炒黄)三分。

炮制上件捣,罗为末,炼蜜和圆,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久患赤白痢,日夜频并,腹痛羸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十圆,温粥饮下,日三服、量儿大小临时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9、驻车圆

处方阿胶(捣碎.炒如珠子.为末.以醋四升熬成膏)、当归(去芦),各十五两;黄连(去毛)三十两,干姜(炮)十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阿胶膏和,并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下痢,无问新久,及冷热脓血,肠滑里急,日夜无度,脐腹绞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食前,温米饮下,日三服。凡小儿服,圆如麻子大,更量岁数如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虎睛圆

处方茯神(去木)、天麻(去苗)、腻粉(研)、天竺黄(研)、胡黄连,各五两;朱砂(研飞)二两,麝香(研)、白附子(炮)、天南星(炮),各三两;青黛(研)七两,使君子一百个,天浆子(微炒)四十个。

炮制上为细末,以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壮热,痰涎壅滞,精神昏愦,睡多惊啼,或发搐搦,目睛直视。

用法用量每一岁儿服一圆,薄荷汤化下,更量虚实加减,乳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拨云退翳丸

处方川芎45克 菊花30克 蔓荆子60克 蝉蜕30克 蛇蜕(炙)9克 密蒙花60克 薄荷叶15克 木贼草(去节)60克 荆芥穗30克 黄连 楮桃仁各15克 地骨皮30克 天花粉18克 炙草9克 川椒皮21克 当归 白蒺藜(去刺,炒)各45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30克作8丸。

功能主治主阳蹻受邪,内眦即生赤脉缕缕,根生瘀肉,瘀肉生黄赤脂,脂横侵黑睛,渐蚀神水,锐眦亦然,俗名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临睡时细嚼,茶清下。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22、豆蔻香连圆

处方黄连(去须.微炒)三分,肉豆蔻仁二枚,丁香一分,木香、诃黎勒(炮.去核),各半两。

炮制上捣罗为末,以粟米粥和圆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赤白痢,肠内痛,日夜频并,不欲饮食,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服十圆,粥饮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3、阿魏化痞膏

处方香附20g 厚朴20g 三棱20g 莪术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鳖子20g 蜣螂20g 胡黄连20g 大黄20g 蓖麻子20g 乳香3g 没药3g 芦荟3g 血竭3g 雄黄15g 肉桂15g 樟脑15g 阿魏20g

性状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炮制以上二十四味,除阿魏、樟脑外,乳香、没药、芦荟、血竭、肉桂粉碎成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其余香附等十六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4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750~1050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阿魏、樟脑及上述粉末,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功能主治化痞消积。用于气滞血凝,症瘕痞块,脘腹疼痛,胸胁胀满。

用法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脐上或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

规格每张净重(1)6g(2)12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4、温白圆

处方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柴胡(去芦)、桔梗、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炒)、菖蒲、紫菀(去苗.叶及土)、黄连(去须)、干姜(炮)、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人参、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皂荚(去皮.子.炙)、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炒.研),各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巴豆匀,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腹积聚,久症癖块,大如杯碗,黄疸宿食,朝起呕吐,支满上气,时时腹胀,心下坚结,上来抢心,傍攻两胁。十种水病,八种痞塞,翻胃吐逆,饮食噎塞,五种淋疾,九种心痛,积年食不消化,或疟疾连年不瘥。及疗一切诸风,身体顽痹,不知痛痒,或半身不遂,或眉发堕落。及疗七十二种风,三十六种遁尸疰忤,及癫。或妇人诸疾,断续不生,带下淋沥,五邪失心,愁忧思虑,意思不乐,饮食无味,月水不调。及腹中一切诸疾,有似怀孕,连年累月,羸瘦困弊,或歌或哭,如鬼所使,但服此药,无不除愈。

用法用量每服三圆,生姜汤下,食后或临卧服,渐加至五、七圆。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5、熊胆圆

处方熊胆(研)、胡黄连(木),各二钱;使君子(麸炮.为末)、天浆子(麸炒),各七个;青黛(研)一钱,寒食面三钱,麝香(研)一分,细墨(烧淬)半钱。

炮制上件一处同研匀,用白面糊和圆,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杀疳退惊。治壮热昏愦,呕吐痰涎,颊赤面黄,鼻干目涩,有时盗汗,或即虚惊,荏苒不除,乳食不进。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至七圆,米饮下,不计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清燥汤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钱半)五味子(十四枚)黄蓍(一钱)黄连(一钱)白术(一钱)橘皮(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当归(一钱)人参(七分)生地黄(七分)麦门冬(去心.半钱)神曲(炒.半钱)猪苓(半钱)黄蘖(酒炒.半钱)甘草(半钱)泽泻(半钱)柴胡(三分)升麻(三分)

功能主治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子能令母实而热旺,湿热相合,而刑庚踏肠,故寒凉救之,燥金受湿热之邪,寒水生化之源,源绝则肾亏,痿厥之病大作,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行走,不正,两足欹侧,以此药主之。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27、拨云退翳散

处方楮实子 薄荷各15克 川芎45克 黄连 菊花 蝉蜕各15克 瓜蒌根(生用)9克 蔓荆子 密蒙花 蛇退各15克 荆芥穗 香白芷 木贼 防风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主冰虾翳。黑睛上生翳,如冰虾形状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一日二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处方28、芎菊上清丸

处方川芎20g 菊花240g 黄芩120g 栀子30g 蔓荆子(炒)30g 黄连20g 薄荷20g 连翘30g 荆芥穗30g 羌活20g 藁本20g 桔梗30g 防风30g 甘草20g 白芷80g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恶风身热,偏正头痛,鼻流清涕,牙疼喉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体虚者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枳壳人参丸

处方枳壳(麸炒.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羌活(一两半)甘菊花(未开者良.微炒.一两)防风(去叉.二两)羚羊角(镑.一两半)葛根(一两)熟地黄(焙.二两)升麻(二两)黄连(二两)桂心(一两)薏苡仁(炒.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偏风,手足一边不随,筋骨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日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0、安宫牛黄丸

处方牛黄10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25g 珍珠50g 朱砂100g 雄黄100g 黄连100g 黄芩100g 栀子100g 郁金100g 冰片25g

性状为黄橙色至红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浓郁,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香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600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小儿三岁以内一次1/4丸,四岁至六岁一次1/2丸,一日1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加减人参泻心汤

处方人参6克 黄连4.5克 枳实3克 干姜4.5克 生姜6克 牡蛎6克

功能主治治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32、当归龙荟丸

处方当归(酒炒)100g 龙胆(酒炒)100g 芦荟50g 青黛50g 栀子100g 黄连(酒炒)100g 黄芩(酒炒)100g 黄柏(盐炒)100g 大黄(酒炒)50g 木香25g 麝香5g

性状黄绿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当归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3、济火延嗣丹

处方人参90克 黄耆250克 巴戟天250克 五味子90克 黄连24克 肉桂60克 当归90克 白术150克 龙骨30克(煅)山茱萸120克 山药120克 柏子仁60克 远志60克 牡蛎30克(煅)金樱子60克 芡实120克 鹿茸1具

制法上药十七味,各研细末,混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心肾两补,壮阳种子。治心肾火衰,早泄不育。

用法用量每日温水送下30克,不拘时候。服1个月症状改善,2个月见效,3个月复常。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34、五疳消食圆

处方麦蘖、使君子(去皮.炒)、黄连(去须.微炒)、橘红(焙)、草龙胆、芜荑,各等分。

炮制为细末,粟米糊为圆,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五疳八痢,杀腹脏虫,疗疳劳及走马,牙齿唇烂,肚大青筋。此药大能进食,悦颜色,长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二、三十圆,空心,米饮吞下,不拘时侯,量儿岁数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5、驻车丸

处方黄连360g 炮姜120g 当归180g 阿胶180g

性状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醋60ml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止痢。用于久痢伤阴,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休息痢。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3次。

注意湿热积滞、痢疾初起者忌服。

规格每50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清胃黄连丸(水丸)

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性状为黄色至深黄色的水丸;味微苦。

炮制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五圣汤

处方贯众、黄连(去须)、甘草(微炙)、吴茱萸(汤洗七次),并生用,各半两。

功能主治治暑病呕恶,每遇夏月,不进饮食,疲倦少力,见日色则头目昏痛,恶心多睡。

用法用量平分二服,每服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去滓放冷,候日午时,先取香熟甜瓜一枚,切去皮,作十二片,先嚼瓜一片,呷药一二呷送下,了在如前嚼瓜一片,呷药一二呷,看吃得几片,以药汁尽为度。不损脾胃,不动脏腑,须是觉大烦时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8、平肝舒络丸

处方柴胡45g 青皮(醋炙)30g 陈皮45g 佛手45g 乌药45g 香附(醋炙)45g 木香45g 檀香45g 丁香30g 沉香150g 广藿香45g 砂仁45g 豆蔻45g 厚朴(姜炙)45g 枳壳(去瓤麸炒)45g 羌活45g 白芷45g 铁丝威灵仙(酒炙)45g 细辛45g 木瓜45g 防风45g 钩藤45g 僵蚕(麸炒)45g 胆南星(酒炙)75g 天竺黄30g 桑寄生45g 何首乌(黑豆酒炙)45g 牛膝45g 川芎30g 熟地黄45g 龟甲(沙烫醋淬)45g 延胡索(醋炙)45g 乳香(醋炙)45g 没药(醋炙)45g 白及45g 人参45g 白术(麸炒)45g 茯苓45g 肉桂30g 黄连45g 冰片45g 朱砂150g 羚羊角粉15g

性状棕红色的大蜜丸;气凉香,味苦、辛。

炮制以上四十三味,除羚羊角粉外,朱砂飞水成极细粉,冰片研细;其余柴胡等四十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平肝疏络,活血祛风。用于肝气郁结,经络不疏引起的胸胁胀痛,肩背串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犀牛散

处方犀角(镑)、黄连、大黄、芍药、甘草,各二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温服,无时。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0、戊己丸

处方黄连300g 吴茱萸(制)50g 白芍(炒)300g

性状为棕黄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

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次。

贮藏密封,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1、万金膏

处方龙骨、鳖甲、苦参、乌贼鱼骨、黄蘖、草乌头、黄连、猪牙、皂角、黄芩、白蔹、白芨、木鳖子仁、当归(洗.焙)、厚朴(去粗皮)、川芎、香白芷、没药(别研)、槐枝、柳枝,(并同.研)各一分;乳香(别研)一钱,黄丹一两半,清麻油四两(冬月用半斤)。

炮制上除黄丹外,银、石器中将诸药并油内用慢火煎紫赤色,去药不用,却入黄丹一半放油内,不住手搅,令微黑,更入馀黄丹,不住手搅,须是慢火熬令紫黑,滴在水上不散,及不黏手,然后更别入黄丹少许,再熬数沸,如硬时却更入油些少,以不黏手为度。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诸般疮疖,从高坠堕,打扑伤损,脚膝生疮,五般痔漏,一切恶疮,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用时量疮大小摊纸上贴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除风清脾饮

处方广陈皮 连翘 防风 知母 玄明粉 黄芩 玄参 黄连 荆芥穗 大黄 桔梗 生地各等分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散风邪,泻脾火。主栗疮,白睛及险内红赤,睑内黄白色颗粒累累,胞肿,眵泪胶粘,痒痛难开。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津,空腹时服。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处方43、上二黄丸

处方黄芩60克 黄连(去须,酒浸)30克 升麻 柴胡各9克 甘草6克

制法上药为极细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热食伤中,胸脘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内外伤辨》卷下

处方44、除烦清心丸

处方知母 黄连 天冬各30克 麦冬45克 朱砂9克

制法上药研末,荷叶汤糊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清心除烦,养阴安神。主胆怯心惊,烦躁口苦。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开水送下。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处方45、半夏泻心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

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46、清胃黄连丸(大蜜丸)

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后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肥儿圆

处方神曲(炒)、黄连(去须),各十两;肉豆蔻(面裹.煨)、使君子(去皮)、麦蘖(炒),各五两;槟榔(不见火.细.晒)二十个,木香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猪胆为圆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病者,多因缺乳,食吃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发竖,不能行步,面黄口臭发热,面无精神,此药杀虫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量岁数加减,熟水下,空心腹。

备注一方黄连、神曲、使君子各一两,槟榔、肉豆蔻,各半两,木香二钱,面糊圆如萝卜子大,熟水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栀子金花丸

处方栀子116g 黄连4.8g 黄芩192g 黄柏60g 大黄116g 金银花40g 知母40g 天花粉60g

性状为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柏皮汤

别名黄连阿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阿胶汤(《洁古家珍》)。

处方黄柏6克 黄连12克 栀子仁9克(擘)阿胶3克(炙)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前三味,取200毫升,去滓,纳胶令烊,温分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集验方》

处方50、沙糖黄连膏

处方白沙糖 黄连(去须、末)各30克 大枣7枚(青州者,洗,煮过,去皮、核)

制法上三味,捣熟如膏,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暴赤眼。(红眼病)

用法用量绵裹,新汲水浸,点眼。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51、育肠圆

处方乌梅肉、黄连(去须),各一分;诃子皮、罂粟壳(去盖.筋.蜜炙)、肉豆蔻(包湿纸裹.煨),各半两;当归(去芦.酒浸一宿.焙)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内挟生冷,腹胀泄泻,时时刺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或变脓血,昼夜频并,经久不瘥。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食前饭饮下。如小儿,作小圆,煎甘草姜汤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2、金露圆

处方生干地黄(焙)、贝母(去心)、紫菀(洗.去苗.焙)、柴胡(去芦.焙)、干姜(炮)、桂心(不见火)、人参(洗.去芦.切.焙)、防风(去芦.焙)、枳壳(汤浸.去瓤.麸炒)、蜀椒(去目.炒出汗)、桔梗(洗.去芦.焙)、吴茱萸(汤浸七遍)、甘草(炙)、川芎(洗.去芦.焙)、菖蒲(米泔浸一宿)、白茯苓(去黑皮.焙)、厚朴(去粗皮.姜汁制)、鳖甲(米醋炙黄)、甘松(净洗),各一两。草乌头(炮)、黄连(洗.焙),各二两。巴豆(去心、膜,用醋煮三十沸,焙干,取一两,不去油,煮时须亲自数三十沸,便倾出焙干,若沸过则药无力。一方用甘遂)

来源依林巢先生方,天宝七年内王元览进。

炮制上为细末,以面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腹内积聚症块,久患大如杯及黄瘦宿水,朝暮咳嗽,积年冷气,时复腹下盘痛绞结,冲心及两胁,彻背连心,痛气不息,气绕脐下,状如虫咬不可忍。又治十种水气,反胃吐食呕逆,饮食多噎,五般痔俈,气走注风,有似虫行,手足烦热,夜卧不安,睡语无度。又治小儿惊疳,妇人五邪,梦与鬼交,沉重不思饮食,昏昏如梦,不晓人事,欲死俱多,或歌或哭不定,月候不调,心中如狂,身体羸瘦,莫辨其状。但服此药,万无失一,是病皆疗,更不细述。

用法用量每服五圆,小儿两圆。心中痰患,姜汤下。心痛酸,石榴皮汤下。口疮,蜜汤下。头痛,石膏汤葱茶下。一切脾气,橘皮汤下,水泻、气泻,煮陈皮饮下。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胸膈噎闷,通草汤下。妇人血气,当归酒下,如不饮酒,当归煎汤下亦得。疝气、岚气、小肠气及下坠,附子汤下。常服及应急诸般疾患,只米饮、茶、酒、熟水任下。伤冷腹痛,酒食所伤,酒疸、黄疸,结气痞塞,鹤膝,并用盐汤、盐酒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53、大黄黄连泻心汤

处方大黄(五钱)黄连(三钱)黄芩(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不可下,宜此药攻其痞。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54、调荣通脉汤

处方天冬6克 生地15克 丹参6克 柏子仁6克 党参12克 茯神6克 白术3克 黄连1.2克(酒炒)当归6克 川断6克 牛膝6克 红枣10枚 桑枝33厘米

功能主治滋阴泻火,补血养筋。主血为火劫,不能养筋,筋急而挛,致成筋痿。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醇剩义》卷四

处方55、乳黄散

处方赤茯苓7.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黄连7.5克(去须)

制法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腹痛,不肯哺乳。

用法用量每用1丸,研破,着奶头上,令儿吮奶,或研点口中亦得。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

处方56、青蒿散

处方青蒿60克 龙胆27克(去芦头)栀子仁23克 知母23克 黄连30克(去须)鳖甲6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黄耆30克(锉)桑根白皮30克(锉)地骨皮15克 白术3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柴胡45克(去苗)

制法上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妇人骨蒸劳热,四肢烦疼,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

处方57、黄连羊肝丸

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 黄芩40g 黄柏20g 龙胆20g 柴胡40g 青皮(醋炒)40g 木贼40g 密蒙花40g 茺蔚子40g 决明子(炒)40g 石决明(煅)40g 夜明砂40g 鲜羊肝16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将鲜羊肝切碎、蒸熟、干燥,与其余黄连等十三味掺匀,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神效散

处方黄连 郁金 黄柏各3克 轻粉0.75克 白矾1.5克(枯用)

制法上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脐部肿烂。

用法用量以葱煎汤,洗净患部,然后用药掺脐上,一日三四次。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59、大调中汤

处方黄连(煎水浸甘草)甘草(煎水漫黄莲)瓜蒌仁(煎水浸半夏)半夏(煎水浸瓜蒌仁)、人参 白术 茯苓 川芎 当归 生地 白芍

功能主治主虚而挟痰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60、芩连片

处方黄芩250g 连翘250g 黄连100g 黄柏400g 赤芍250g 甘草100g

性状为黄色片;气微香,味苦。

炮制上六味,赤芍、黄连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50℃)的清膏,加入赤芍、黄连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175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蕴热,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规格每片重0.5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