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陇上烟火城】戈壁烟雨嘉峪关
雄伟傲立的嘉峪关城楼
文/刘恩友
南望祁连雪,北倚黑山险,锁钥咽喉地。
雄伟的长城和古老的丝绸之路,像两条历史的飘带在这里汇聚交融,张骞西去的驼铃仿佛仍在这片土地上回荡,冯胜挥戈建关的马蹄声在这里踏响。塞上绿洲,通商口岸,历史的厚重和多种地域文化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而“半城草木半城湖”的水乡新貌,更吸引着八方来客。
这里就是位居河西走廊中部、被誉为“戈壁明珠”的嘉峪关。
烟火古城
1981年的夏日,我来到嘉峪关。
家离关城不远,每天我都能看到巍峨耸立的嘉峪关城楼,步行半个小时就到长城脚下了。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祁连山下那辕木车轱辘般的落日通透明亮,像烧红的铁块,晕染着嘉峪关的前世今生。
嘉峪关关城被列入明代万里长城十大关隘之首,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千里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
夕阳映照下的嘉峪关城楼
夕阳燃烧的傍晚,浩瀚的火烧云勾勒出关城雄伟傲立的轮廓,左宗棠亲笔题写的庄严肃穆的“天下第一雄关”几个大字,仿佛也披上美丽的红纱。遥望被时光晒旧的长城古铜色,时常有古今无数文人墨客为嘉峪关留下的诸多磅礴大气之作涌入我的脑海,最著名的就是林则徐的《出嘉峪关感赋》:“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狼烟四起,烽火连天,云起云落里,后来的世人仿佛听得见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鏖战和战马嘶鸣,听得见大明王朝的羊群和商队通嘉峪关的回响穿越,也看得见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的仰望、王昌龄吟唱戈壁白草的招摇,当然,也能感受到嘉峪关烽火台下讨赖河奔流的无羁和风雪的飘逸狂放。
生活在嘉峪关,就如行走在时光的长廊上,闻得见历史的烟火气息:你瞧,将军府里的丫鬟正在擀着长面,伙夫正为炉膛里添着柴火,锅上冒出的那一笼热气,正在关城里弥漫。而这座古老的关城里有香火缭绕的关帝庙,有仿古祭月的高台,有击石燕鸣、山羊驮砖、冰道运石的传说,有一砖定关的定城砖,有体魄矫健、桀骜不驯的游牧民族舞蹈,还有骑在马上身披铁甲的护城巡游士兵和牵着骆驼来来往往的商旅……
石韵吟唱
是什么刻进了我的记忆,是小小的石头。
石头是硬东西,但在我眼里很柔软,因为它与嘉峪关这座城市密不可分,因而最能打动我的心。5亿年前的奥陶纪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地表抬升,祁连山及镜铁山这条海岸,一跃成为横贯南北的山脉,于是,熔浆喷发沉积出五彩的矿石。
嘉峪关是一座关,更是一座城,是一座因关得名、因矿石设企,因企而建成的城市。1955年,西北地质局645队的前辈历经千辛万苦,在祁连山腹地发现了镜铁山这座储量5亿多吨的大型铁矿。随后,简称“酒钢”的酒泉钢铁公司成立。1965年7月,国务院设立嘉峪关市。至此,这座新兴的钢铁城市从戈壁滩中拔地而起,人们就习惯称其为“钢城”。
戈壁滩石韵吟唱
嘉峪关这座城市,其实是从烟火里诞生的;锻造熔化出的钢花铁水多像流动的丝绸;而炼铁的烟火、飞溅的钢花,昼夜不熄地照亮着嘉峪关的天空。酒钢工人们每天把含铁的矿石冶炼成一炉炉柔软的铁水,再把这些铁水炼成销往国内外的优质钢铁,并造福丝绸之路沿线民众。嘉峪关人,仿佛就生活在石头的部落里。
我时常站在戈壁中间,仿佛就置身石头的海洋,馒头样的、饼子样的、土豆样的、萝卜样的、哈密瓜样的、鸡蛋样的,圆润光滑,就像机器打磨出的一样,甚至挂不住一滴水珠;而有棱有角的,有的玉树临风、有的妖娆多姿、有的五颜六色,在阳光里尽展各种风采。玉门关在哪个省(玉门关是几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