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红景天介绍
【别名】红景天,玫瑰红景天。
【用途】地下块根及根茎入药,可提取红景天甙,功能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抗肿瘤、抗病毒;增强脑机能;改善心肌功能。广泛应用于抗疲劳、抗衰老和提高脑力和体力机能等方面。西藏民间更常用红景天来治疗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和妇女白带等症。
【成分】 主要有效成份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鞣质、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微量挥发油,还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铁、铝、锌、银、钴、镉、钛、钼、锰等,叶与茎中含有少量生物碱。
植物形态
蔷薇红景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直立,高20~35厘米(最高可达46厘米)。主轴粗壮,直径5~15厘米,根长20一40厘米,顶部直径1-3厘米。单株花茎 20~50个,多者达1 90个,单叶,互生,花茎基部叶片疏而小,上部叶片较多,叶片长圆形、椭圆状卵形、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全缘,上部具疏锯齿,长3-6厘米,宽l一2厘米, 无柄,顶端急尖或渐尖。花序伞房状,密集多花,宽s一+厘米;雌雄异株,雄株明显多;萼片4 (稀5),披针状条形,背部略带紫色;花瓣4(稀5),黄色或黄绿色,线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3毫米,尖端钝;雄蕊8,较花瓣长,花药黄色,鳞片4,长 约1毫米,锥圆形;心皮4(稀5)。瞢荚果4,披针形,长6-8毫米,顶部外弯,果实成熟时呈棕色或棕褐色,成之前为绿色或黄绿色。种子呈披针形,长约 2毫米,棕色或淡棕色。
分布与生境
蔷薇红景天分布在欧洲北部至前苏联、蒙古、朝鲜及日本。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的阿尔泰地区,山西省五台山区,河北省密云、怀涞、兴隆、崇礼、赤城、蔚县、 涞源等县,内蒙古赤峰等地。多生长在1 700~2 200米的高山顶部的砂石地、山坡草地、砾石堆、灌丛及疏林下。土壤多为山地暗棕壤或碎砂石。
蔷薇红景天根及根茎中红景天苷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有络隆维(Rosavidine),此成分药理作用不亚于红景天苷,同时此成分为本种所特有,可以用来 区别其他种红景天。蔷薇红景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对于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多湿等不利生长的环境,适应性比其他种红景天强许多,这对于红景天在低海拔 地区引种栽培比较有利。本种红景天已在辽宁省东部海拔300~500米的山区引种成功,并且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
药材表面特征
野生的蔷薇红景天药材全体呈不规则的圆锥状,全长10~25厘米不等,表面褐色或棕褐色,上部粗,下部渐细。根茎粗壮,上部具多数分枝,多数排列在一个平 面上,许多短而粗的分枝根茎相互堆积在顶部,形成明显的“狮子头”形状,直径3-10厘米,单个的分枝根茎粗1-2厘米,长2-3厘米,根茎顶部有时残留 少数枯萎茎杆,并具多个圆形或半圆形花茎脱落痕迹,有时具少数干枯顶芽,芽的外部包有多层膜质鳞片,根茎断面为黄褐色或棕褐色。主根常能明显看出,呈圆柱形,有的稍扭曲,长10~20厘米,直径0,5—2厘米,老根表面多呈深褐色或棕色,表面常具脫落栓皮,内部常枯朽,枯朽部分为棕色或黑棕色。幼根细而 长,表面褐色或黄褐色,断面淡褐色。药材全体质轻而脆,易折断,具特殊的玫瑰香气,口尝后有明显涩味感。
药材显微特征
蔷薇红景天的根茎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12~16列木栓层细胞,皮层约占半径的1/4,皮层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枝迹。异型维管束2-5个,均为无 限外韧形。根茎中心部位散布有较多的外韧型维管束和少数周韧维管束。无髓,各部薄壁组织内含有细小的草酸钙方晶,。
蔷薇红景天幼根的横切片内可以见到木栓层细胞8~13列;皮层约占半径的1/6,韧皮部较狭窄,约占半径的1/6,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较小,纵向排列。 形成层明显,环状。木部约占半径的2/3,由导管及木薄壁细胞组成,导管径向排列,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形。老根的木层和木质部中均可见木栓环,与形成层呈同 心环状,木栓环由5—7层木栓化细胞组成。薄壁细胞中含有众多淀粉粒。各部薄壁组织中均分布有油细胞。
药材粉末特征
蔷薇红景天根茎粉末呈灰白色,导管众多,主要为螺纹,薄壁细胞内有细小草酸钙方晶。色素块不规则,多见。木栓细胞黄棕色,多角形。淀粉粒椭圆形或尖圆形,多为单粒,偶尔见有复粒。
根的粉末呈棕色或淡棕色,导管较多,多为螺纹。木薄壁细胞多见,常见有油细胞。不规则的色素块较多。木栓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横断面观细胞扁平狭 长,排列整齐。淀粉粒多为单粒,偶有2-3个分粒组成的复粒,淀粉粒椭圆形或类圆形,脐点点状,层纹隐约可见,见图2-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