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含有黄柏的处方(二十九)

黄柏(别名檗木、檗皮、黄檗。),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小编整理出含有黄柏的处方共219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81~1740共60个。

处方1、加味苍柏汤

处方苍术皮9g,黄柏9g,银花9g,连翘9g,萆薢12g,山栀9g,牛膝9g,防己9g,米仁12g,甘草3g。

功能主治足癣。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2、种子大补丸

处方人参 麦门冬 生地黄 熟地黄 杜仲 巴戟天 沙苑白蒺藜 天门冬 枸杞子 黄柏 白茯神 白茯苓 白术 白芍药各120克 牛膝 当归 黑桑椹 芡实 龙眼肉 鹿角胶各150克

制法上药为末。用雄鹿血和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阳痿,遗精,久不生育。(不育)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3、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处方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功能主治散寒祛湿,舒筋活络。主寒热瘀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宋新家方

处方4、清热通淋汤

处方黄连6克 黄柏9克 胆草6克 焦栀9克 甘草梢6克 车前草9克

功能主治清肝泻热,利水通淋。治妊娠肝经郁热,小便黄赤,艰涩不利,解时疼痛,频数而短,面色微红,头昏耳鸣,口苦而干,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带下黄色,舌红,苔厚黄而燥,脉滑数有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5、柴葛解肌汤加减

处方柴胡15克,葛根15克,白芷10克,桔梗12克,元参15克,理石25克,赤芍12克,生草10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山甲15克,川芎10克,川军5克,茵陈15克,苦参15克,黄柏15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功能主治辛凉解肌表邪气。主风寒外袭,营卫失调,风热湿邪客于肌腠,使皮肤失去濡养而致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陈光发方

处方6、麝香回阳膏

处方麝香 冰片 红花 儿茶 乳香 没药 黄连 黄柏 白芷 血竭 独角莲 自然铜 黄芩

制法制成膏药,每粒1.2克。

功能主治活血消肿,解毒止痛,化腐生肌。治搭背、偏口、对口、臁疮、水火烫伤、脚湿气、黄水疮及腰痛、手外伤等。

用法用量先用温水洗净患处,将膏药浸入温水处,片时取出,捏成药片,贴在患处,外敷药布。

注意药膏切忌火烘,以免炭化。

摘录《常用中成药》(天津方)

处方7、加味三才汤

处方天冬6克,人参6克,茯苓6克,女贞子6克,丹皮6克,杜仲6克,生地15克,龟板24克,旱莲草3克,黄柏3克,泽泻4.5克,牛膝4.5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滋肾降火。主水亏火旺。(强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医醇剩义》卷二

处方8、清凉救苦散

处方芙蓉叶 桑叶 白蔹 白及 大黄 黄连 黄柏 紫车前 白芷 雄黄 芒消 赤小豆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大头瘟,由三阳经受邪,头、面、耳、目,鼻尽肿者。

用法用量用蜜水调敷。

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处方9、白头翁汤

处方白头翁30克,黄连9克,黄柏9克,秦皮9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解毒止痢。主肠胃湿热,兼血分热毒,湿热毒邪结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文亮方

处方10、知柏地黄丸加减

处方炒黄柏6克,炒知母6克,炒丹皮6克,熟地12克,山茱萸12克,茯苓12克,山药30克,冬瓜皮3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降火消斑。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李元文方》

处方11、滋阴地黄丸

处方山药 山茱萸(去核)当归(酒炒)白芍(煨)川芎各2.4克 牡丹皮 远志(去心)白茯苓 黄柏(酒炒)石菖蒲 知母(酒炒)泽泻各1.8克 熟地黄4.8克

制法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服。如作丸,用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色动相火,右耳聋;及大病后耳聋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处方12、三黄止血汤

处方大黄6克,黄芩12克,川连3克,山栀12克,黑栀12克,茅根30克,桑叶12克,地榆15克,茜草根15克,仙鹤草15克,银花15克,黄柏10克,元参15克,水牛角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清热消瘀止血。主肺胃热盛,迫血妄行,溢于络外。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瘳霭邦方

处方13、子芩汤

处方子芩3.6克 知母 女萎各1.8克 竹叶(切)2.4克 黄柏 甘草(炙)各1.2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

用法用量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分服。

摘录《外科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处方14、止痛如神汤

处方秦艽(去苗)桃仁(去皮、尖,研)皂角子(烧存性,研)各3克 苍术(米泔水浸,炒)防风各2克 黄柏(酒炒)1.5克 当归尾(酒洗)泽泻各0.9克 槟榔0.3克 熟大黄3克

功能主治治痔核肿胀痛痒者。(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除桃仁、皂角子、槟榔,用水400毫升,将群药煎至200毫升,再入桃仁、皂角子、槟榔,再煎至160毫升,空腹时热服。待少时以美膳压之,不犯胃也。如便秘甚,加生大黄、麻仁、枳实;如肿甚,加黄柏、黄芩、猪苓;如痛甚,加羌活、郁李仁;如血下多,加地榆、荆芥穗、槐花。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五辛、烧酒、肝、肠、湿面。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处方15、蛇床子洗剂

处方蛇床子31克 苦参31克 威灵仙9克 苍术9克 黄柏9克 明矾9克

功能主治祛湿止痒。治急性湿疹。

用法用量水煎熏洗。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16、治痔汤

处方蒲公英30克,黄柏30克,赤芍30克,丹皮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除湿消肿,凉血散瘀。主风湿燥热侵袭脏腑,阴阳失调,气血纵横,经脉交错,浊气瘀血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外用,每日1剂,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后过滤去渣,将药液倒入普通搪瓷盆内,患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15-30分钟。

摘录邹桃生方

处方17、移险膏

处方草乌 南星 黄柏 白及各60克 五倍子30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疮疡生于险要处者。

用法用量醋调涂患处。能移至不险要处。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18、益阴煎

处方生地9克 知母 黄柏各6克 龟版(醋炙)12克 缩砂仁 甘草(炙)各3克

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治妇人七七后,月经已停,因阴虚血热又来者。

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19、散肿溃坚汤

别名散毒溃坚散(《普济方》卷二九一)。

处方黄芩24克(酒洗,一半炒四遍,一半生用)草龙胆(酒洗,炒四遍)瓜蒌根(锉细,酒洗)黄柏(酒制)酒知母 桔梗 昆布各15克 柴胡 炙甘草 京三棱(酒洗)广茂(酒洗,炒)连翘各10克 葛根 白芍 当归梢 黄连各6克 升麻1.8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散肿溃坚。治马刀疮结硬如石者。

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用水300毫升,先浸大半日,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热服。另用半料作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100~150丸,用此药汤留一口送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20、抑阳酒连散

处方生地黄 独活 黄柏 防风 知母各0.9克 蔓荆子 前胡 羌活 白芷 生草各1.2克 黄芩(酒制)寒水石 栀子 黄连(酒制)各1.5克 防己0.9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祛风除湿。治肾阴不足,风湿夹热,上蒸于目,瞳神紧小或偏缺不圆。现用于虹膜睫状体炎。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大热服。

备注方中生地、知母滋阴抑阳;黄连、黄芩、黄柏、寒水石苦寒泻火,芩、连用酒制,可引导诸药直达病所;防风、蔓荆子、白芷、羌活、独括、防己祛风除湿;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滋阴清热,散风除湿之功。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处方21、诸疮一扫光

处方苦参 黄柏各500克 烟胶500克 木鳖肉 蛇床木 点红椒 明矾 枯矾 硫黄 枫子肉 樟冰 水银 轻粉各90克。白砒15克

制法共为细末,熟猪油1.12千克,化开,入药搅匀,丸作龙眼大,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治痒疮或干或湿,多痒少痛者。

用法用量用时搽擦,二次即愈。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22、槐花消痔汤

处方槐花15克,槐角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银花12克,黄柏10克,滑石15克,当归12克,升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黄芩1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逐淤消痔。主血热毒火内盛,瘀血浊气下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蒲孝生方

处方23、三生止痛汤

处方生地黄12克,生石膏15克,生甘草15克,骨碎补10克,刺蒺藜10克,川黄柏10克,北防风10克,白菊花10克。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消肿止痛。主风热之邪,内袭肺胃,肺胃蕴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王怀民方

处方24、五子全鹿丸

处方金樱子(去核)枸杞子(酒洗,去蒂)菟丝子(制如前)黄柏(去粗皮)各2.5千克 白茯苓(去皮)牛膝(去芦)杜仲(去粗皮,姜汁炒)各1千克 车前子(洗净)500克 五味子(酒洗)750克

制法上药俱研粗末,用角鹿1只,取血拌药,晒干,其角煎胶,肉与五脏煮极烂,将药末拌匀,捣成饼,焙干,骨用油炙酥,皮煮成胶,将前饼复磨为细末,用鹿角胶及鹿皮胶加酒拌匀,再加陈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五脏,养精神,填骨髓,壮元阳,健筋骨,多生育,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次70~8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寒月酒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

处方25、易黄汤

处方山药30克(炒)芡实30克(炒)黄柏6克(盐水炒)车前子3克(酒炒)白果10枚(碎)

功能主治治妇人任脉不足,湿热侵注,致患黄带,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傅青主女科》

处方26、固本锁精丹

处方黄耆75克 人参75克 枸杞子60克 锁阳60克 五味子60克 石莲肉75克 山药60克 海蛤粉75克 黄柏60克(酒拌,晒干,炒黑色)

制法上药为末,用白术180克,水1.3升,煎至500毫升,倒出白术汁另放;再用水1升,煎至500毫升,去滓,与前白术汁同煎,熬至250毫升,如膏,搜和前药末,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壮阳固精。治元阳虚惫,精气不固,梦寐遗精,夜多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淡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27、王道无忧散

处方当归 白芍(土炒)川芎 生地黄各2.4克 赤芍1.5克 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各3.6克 赤茯苓 砂仁 枳实(麸炒)香附 乌药 陈皮 半夏(姜汁炒)藿香 槟榔 猪苓 木通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黄柏(人乳炒)知母(人乳炒)黄芩(炒)各2.4克 粉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处方28、四制苍柏丸

处方黄柏2千克(用乳汁、童便、米泔各浸500克,酥炙500克,浸炙各宜十三次)苍术500克(用川椒、故纸、五味子、川芎各炒125克,去各炒药)

制法将苍、柏研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开胃进食。治湿热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早上用酒下,中午用茶下,晚上用白汤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9、温肾汤

处方柴胡 麻黄根各1.8克 白茯苓 白术 酒黄柏 猪苓 升麻各3克 苍术 防风各4.5克 泽泻9克

功能主治治面色萎黄,身黄,脚痿弱无力,阴汗。

用法用量上药分作二服,每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30、芎归养荣汤

处方当归 白芍药 熟地黄 黄柏 知母 人参 枸杞子 麦门冬 甘草

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过多,昏厥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六

处方31、紫金皮散

处方紫金皮(醋炒)天南星 半夏 黄柏(盐炒)草乌(炮)川乌(炮)川芎(茶水炒)川当归(煨)杜当归 乌药 川白芷(盐水炒)破故纸 刘寄奴 川牛膝 桑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跌扑损伤,浮肿疼痛者。

用法用量用生姜、薄荷汁加水调敷肿处。皮热甚,加黄柏皮、生地黄各15克;有疮口者,勿封其口,敷四周。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十八

处方32、痛风丸

别名上中下痛风方(《丹溪治法心要》卷四)、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医方考》卷五)。

处方南星(姜制)苍术(泔浸)黄柏(酒炒)各60克 川芎30克 白芷15克 神曲(炒)30克 桃仁15克 威灵仙(酒拌)9克 羌活9克 防己15克 桂枝9克 红花(酒洗)4.5克 草龙胆1.5克

制法上为末,曲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痛风,上、中、下一身尽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入门》卷七补。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33、丁香茱萸汤

别名丁香安胃汤(《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黄柏0.9克 炙甘草 丁香 柴胡 橘皮各1.5克 升麻2.1克 吴茱萸 苍术 人参各3克 当归身4.5克 草豆蔻仁 黄耆各6克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主脾胃虚寒,呕吐哕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稍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34、三一肾气丸

处方熟地费 生地黄 山药(俱怀庆者)山茱萸肉各120克 牡丹皮 赤白茯苓 泽泻 锁阳 龟版各90克 牛膝(川者)枸杞子(甘川)人参(辽)麦门冬 天门冬各60克 知母 黄柏 五味子(辽)肉桂各30克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阴亏,火动遗精,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惊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渐加至60~70丸,空腹淡盐汤或温酒进下。虚甚者,加鹿茸30克,虎股骨30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九

处方35、治急性外耳道湿疹方

处方苦参6克,苍术10克,盐黄柏10克,白藓皮10克,地肤子10克,蒲公英10克,车前子(包煎)15克,当归10克,柴胡6克。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主肝经湿热,兼挟风邪。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葛英华方

处方36、滋筋养血汤

处方川当归3克 熟地黄4.5克 白芍药4.5克 川芎2.2克 人参2.4克 五味子9粒 麦门冬(去心)3克 黄柏3克 知母1.5克 牛膝(酒浸)3克 杜仲(酒炒)3克 苍术3克 薏苡仁3克 防风1.8克 羌活0.9克 甘草0.9克

功能主治治气血两虚,双足痿软,不能行动,久卧床褥者。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筋骨痿软,加桂枝0.9克、陈皮2.4克;如觉心烦,加黄连1.8克、酸枣仁(炒)1.8克、白茯神(去木)3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37、温清饮

处方当归 白芍 熟地黄 川芎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4.5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经行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杂,面色痿黄,脐腹刺痛,寒热往来,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空腹时温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六

处方38、先期汤

处方生地黄 川当归 白芍药各6克 黄柏 知母各3克 条芩 黄连 川芎 阿胶(炒)各2.4克 艾叶 香附 炙甘草各2.1克

功能主治治经水先期。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证治准绳·女科》卷一

处方39、枳实槟榔丸

处方枳实 槟榔 黄连 黄柏 黄芩 当归 阿胶(灰炒,细研)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为末,水和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治症瘕痞块,有似孕妇。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米饮送下,不计时候,一日三次。

摘录《宜明论方》卷十一

处方40、清阳汤

处方红花 酒黄柏 桂枝各0.3克 生甘草 苏木各1.5克 炙甘草3克 葛根4.5克 当归身 升麻 黄耆各6克

功能主治治口歪,颊腮急紧,胃中火盛,汗出不止而小便数者。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酒45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服讫,以火熨摩紧结处。

摘录《脾胃论》卷下

处方41、健脾除湿汤

处方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30克,草蔻10克,生薏米30克,生扁豆30克,萆解10克,枳壳15克,黄柏15克,芡实15克,桂枝10克,花粉10克。

功能主治滋阴养胃,健脾和胃,除湿清热。主脾胃湿热内蕴。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中医杂志》

处方42、朱砂凉膈丸

处方川黄连 黄柏 黄芩 大黄 天花粉 滑石 薄荷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三焦积热,肠胃燥结,热应睛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43、茜草通脉汤

处方茜草12克,丹参12克,地鳖6克,王不留行12克,木瓜9克,薏米仁20克,清风藤9克,川牛膝9克,茯苓12克,黄柏6克。

功能主治通络利湿,活血化瘀。主湿壅经络,瘀毒内阻,血脉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翁恭方

处方44、加味通关汤

处方知母10克,黄柏10克,肉桂10克,熟附片10克,枳壳10克,升麻45克。

功能主治温养少火,升清降浊。主邪热客于下焦,肾关开合无能,膀胱气化无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千家妙方》

处方45、黄甘丸

别名清心丸(《普济方》卷二一七)。

处方黄柏(去粗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二味,生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内有积热,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及夜卧时用温水或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46、栝石汤

处方栝楼仁27克 滑石4.5克 苍术 南星 赤芍 陈皮各3克 白芷 黄柏 黄芩 黄连各1.5克 甘草0.6克(生)生姜3片

功能主治治破伤风发热。

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7、黄白牛车散

处方牛膝30克 车前子9克 黄柏6克 白芍30克

功能主治治妇人忧思伤脾,郁怒伤肝,脾土不运,肝血不藏,湿热随血气同下,以致带下色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处方48、加味逍遥散

处方白芍 白术各3克 白茯苓 麦门冬 生地各1.8克 甘草 桔梗各0.6克 地骨皮 当归各2.4克 山栀仁 黄柏各0.9克

功能主治治潮热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虚甚者,加山药、破故纸、枸杞子。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49、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黄柏(盐水炒)各4.5克 知母 牛膝 生地各3克 白芍3.6克 甘草梢 木通各2.4克

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处方50、复明膏

处方制甘石坯子150克 黄丹30克 人参 当归 青盐 乳香 没药 芦荟各3克 硼砂6克 珍珠1.5克 麝香0.9克 白蔹4.5克 海螵蛸 黄连粉 黄柏粉 蕤仁粉各15克 好蜜120克

制法上药各制,各研为极细末,先将好蜜炼去沫净,滴水不散,然后入前项末药,慢火十分搅匀,做成锭子,银盒收贮。

功能主治治眼目一切翳膜。

用法用量每以新汲水磨点四眦。

摘录《古今医统》卷六十一

处方51、加味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白术7分,陈皮7分,当归7分,柴胡1钱,升麻3分,黄柏(酒炒)7分,羌活1钱半,防风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素体怯弱,兼之疲劳,感冒伤寒,头痛发热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热服。冬月,加细辛3分;如热甚,脉滞有力,加黄芩(酒炒)3分。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52、滋阴降火汤

处方生地黄(酒洗)甘草(炙)干姜(炮)各1.5克 川芎 熟地各3克 白芍药(炒)3.9克 陈皮2.1克 当归 白术各3.9克 黄柏(蜜水浸,炙)2.1克 知母(蜜水浸,拌炒)天门冬(去心、皮)各3克

功能主治治劳瘵。色欲过度,损伤精血,睡中盗汗,午后发热,咳嗽,甚则痰涎带血,倦怠无力,饮食少进,脉沉数。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时温服。若咳嗽甚,加桑白皮、马兜铃、瓜蒌仁各2.1克;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贝母、瓜蒌仁各3克;若潮热盛,加桑白皮、沙参、地骨皮各2.1克;若梦遗、精滑,加牡蛎、龙骨、山茱萸各2.1克;若盗汗多,加牡蛎、酸枣仁各2.1克,浮小麦1撮;若赤白浊,加白茯苓3克,黄连0.9克(炒)。

摘录《明医杂着》卷一

处方53、复煎散

处方黄柏 黄芩 黄连 知母 生地黄各3克(酒洗)防己 山栀 羌活 黄耆 麦门冬 甘草(炙)独活 人参各1.5克 当归尾6克 陈皮 防风梢 甘草梢(生)苏木 当归身 五味子 猪苓 藁本 连翘 桔梗各3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随证上下,食前后服。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

处方54、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 生地 白芍 白术各3克 麦门冬 天门冬 甘草各1.5克 知母 黄柏 远志 陈皮 川芎各1.8克

功能主治治潮咳汗血,遗精无泄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水煎,温服。如有痰,加瓜蒌仁、贝母;咳嗽,加五味子、阿胶;梦遗,加芡实、石莲肉;有热,加秦艽、地骨皮;唾吐咯血,加茜根、藕汁、玄参;气虚血少,加人参、黄耆;久病者,去川芎。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5、乌梅丸

处方乌梅300枚 细辛84克 干姜140克 黄连224克 当归56克 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 人参84克 黄柏84克

制法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排胆及驱蛔等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而单用乌梅作用没有复方强,表明复方有协同作用。实验还表明,本方在麻醉蛔虫体,使其失去附着肠壁的能力,促进肝脏分泌胆汁量增加,降低pH值,明显扩张奥狄氏括约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尤对痢疾杆菌作用明显。

功能主治温脏安蛔。治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注意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备注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摘录《伤寒论》

处方56、三黄洗剂

处方大黄 黄柏 黄芩 苦参各等量

制法共研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止痒,保护收敛。治各种急性无渗出性皮炎,单纯性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用10~15克,加人蒸馏水100毫升,医用石炭酸1毫升,摇匀,以棉签蘸搽患处,每日多次。

摘录《外伤科学》

处方57、掀肿膏

处方腻粉少许 黄蜡 代赭石(研)各15克 细瓷末 黄柏末各30克

功能主治治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麻油熬,涂肿处。

摘录《理瀹骈文》

处方58、滋阴化痰汤

处方当归(酒炒)川芎 白芍(好酒炒)熟地黄 黄柏(酒炒)知母(酒炒)陈皮 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小儿阴虚痰火所致的尾骨痛。

用法用量上锉为末,少用官桂为引,或以前胡、木香为引,水煎服。如痛不止,加乳香、没药。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59、滋阴降火汤

处方当归3克 川芎1.5克 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 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 柴胡2.1克 熟地黄2.4克 麦门冬2.4克

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

摘录《医便》卷二

处方60、五泻汤

处方黄柏 知母 木通 栀子 生地黄 甘草 黑参 桔梗 黄芩 防风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脏虚火妄动,瞳人干缺。

用法用量每服18~21克,水煎,食后服。热甚,加羚羊角、犀角、黄连。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