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别名檗木、檗皮、黄檗。),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小编整理出含有黄柏的处方共219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801~1860共60个。
处方1、竹沥化痰丸别名导痰小胃丹(《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南星 半夏(二药用皂矾、姜水浸,煮干)各60克 陈皮 枳实(二药用皂矾水泡半日,炒)各60克 白术(去芦)60克 苍术(用米泔、皂矾水浸一宿;去黑皮,切,晒干,炒)60克 桃仁(去皮)杏仁(用皂矾水泡,去皮、尖)各30克 红花(酒蒸)30克 白芥子(炒)30克 大戟(长流水煮一时,晒干)30克 芫花(醋拌湿,过一宿,炒黑)30克 甘遂(面裹煨过)30克 黄柏(炒褐色)30克 大黄(酒湿纸包,煨过,再以酒炒)45克
制法上为末,姜汁、竹沥打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中风不语,瘫痪初起,湿痰上攻,头风头痛,痰火眩晕;痰痞积块;哮吼;喉痹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极甚者,服50~70丸。量人虚实加减,再不可多;恐伤胃气。一切痰饮,临卧时白汤送下,一日一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2、五痿汤处方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甘草(炙)1.2克 当归4.5克 苡仁9克 麦冬6克 黄柏1.5克 知母1.5克
功能主治治五脏痿证。
用法用量水煎,分二次服。心气热,加黄连1克,丹参、生地各3克;肝气热,加黄芩、丹皮、牛膝各3克;脾气热,加连翘3克,生地4.5克;肾气热,加生地、牛膝、石斛各4.5克;肺气热,加天冬、百合各6克;挟痰加川贝、竹沥;湿痰加半夏曲;瘀血加桃仁、红花。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3、自然铜散处方黄柏15克(厚者)自然铜15克 细辛(去叶、土)7.5克 胡椒49粒
制法上药生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头风疼痛至甚。(头痛)
用法用量每遇头疼、头风发时,先含水一口,后用药0.5克搐鼻中,左疼左搐,右疼右搐,搐罢吐去水,口咬筷头,沥涎出为度。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
处方4、桂林西瓜霜处方西瓜霜、硼砂(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患子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
性状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
炮制上十四味,除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薄荷脑外;其余黄柏等九味粉碎成细粉;将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和薄荷脑分别研细,与上述细粉及适量的二氧化硅、甜菜苷、枸橼酸等辅料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口腔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外用,喷、吹或敷于患处,一次适量,一日数次;重症者兼服,一次1~2g,一日3次。
规格每瓶装(1)1g(2)2g(3)2.5g(4)3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石榴皮散处方酸石榴皮90克(微炒)阿胶30克(捣碎)地骨皮30克 黄柏30克(微炙,锉)当归30克(锉,微炒)芎藭22.5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妊娠下痢赤白,疴刺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薤白粥饮调下,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
处方6、秘精丸处方白术 山药 茯苓 茯神 莲子肉(去心,蒸)各60克 芡实120克 莲花须 牡蛎各45克 黄柏15克 车前子90克
制法共为末,金樱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脾益肾,清热利湿。治脾肾两亏,湿热内蕴,夜梦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70~90丸,开水送下。气虚者,加人参。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7、一抹金处方藜芦(净洗,焙)蛇床子(去土)红丹(火飞)各15克 硫黄 赤石脂 明矾(火飞)五倍子(去内虫屑)黄柏(去粗皮)各6克 轻粉少许
功能主治治小儿遍身生疮、溃烂如糜梨,脓汁不干。
用法用量上药将前八味为末,同轻粉研匀,用生猪油和药末捣烂涂;或清油调搽。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8、分清五淋丸处方关木通80g 车前子(盐炒)40g 黄芩80g 茯苓40g 猪苓40g 黄柏40g 大黄120g {扁}蓄40g 瞿麦40g 知母40g 泽泻40g 栀子40g 甘草20g 滑石80g
性状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苦。
炮制上十四味,除滑石外,其余关木通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湿热下注,小便黄赤短涩,尿道灼热刺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9、珠黄吹喉散处方珍珠50g 牛黄30g 硼砂(煅)250g 西瓜霜80g 雄黄40g 儿茶100g 黄连100g 黄柏150g 冰片50g
性状为淡黄色的粉末;气香,味苦,有清凉感。
炮制上九味,除牛黄、冰片、西瓜霜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雄黄水飞成极细粉;其余硼砂等四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西瓜霜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化腐。用于咽喉口舌肿痛、糜烂。
用法用量外用,吹于患处,一日3~5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补肾汤处方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 牛膝(去芦,酒洗)当归 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
功能主治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11、三妙丸处方苍术(炒)600g 黄柏(炒)400g 牛膝200g
性状为灰黄色的水丸;味苦、辛。
炮制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用于湿热下注,足膝红肿热痛,下肢沉重,小便黄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小儿肝炎颗粒处方茵陈120g 桅子(姜炙)30g 黄芩60g 黄柏60g 山楂(炒焦)90g 大豆黄卷90g 郁金15g 通草30g
性状为黄绿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而涩。
炮制以上八味,桅子、黄芩、黄柏三味粉碎成细粉,其余茵陈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蔗糖3份,糊精1份及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肝热,利水,止痛。用于小儿黄疸型肝炎或无黄疸型肝炎,肝区疼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身体倦懒,皮肤黄染。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三岁一次5~10g,四岁至七岁一次10~15g,八岁至十岁一次15g,十一岁以上酌增,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救苦化坚丸处方黄耆3克 人参1克 炙甘草1.5克 真漏芦 升麻各3克 葛根1.5克 连翘3克 牡丹皮1克 当归身 生地黄 熟地黄各1克 白芍药1克 肉桂0.6克 柴胡2.4克 黍粘子1克 羌活3克 独活 防风各1.5克 昆布0.6克 京三棱(煨)0.6克 广茂(煨)1克 益智仁0.6克 大麦蘖面3克 神曲末(炒黄色)0,6克 黄连(去须)1克 黄柏(炒)1克 厚朴9克(姜制)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捻作饼子,日晒干,捣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治瘰疬,马刀挟瘿,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肩上,或入缺盆中。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汤下。
备注本方原名“救苦化坚汤”,今据其制剂改作“救苦化坚丸”。《济生拔粹》本作“救苦胜灵丹”。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14、河车大造丸处方紫河车100g 熟地黄200g 天冬100g 麦冬100g 杜仲(盐炒)150g 牛膝(盐炒)100g 黄柏(盐炒)150g 龟甲(制)200g
性状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苦、甘。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补肾益肺。用于肺肾两亏,虚劳咳嗽,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5、九圣散处方苍术150g 黄柏200g 紫苏叶200g 苦杏仁400g 薄荷200g 乳香120g 没药120g 轻粉50g 红粉50g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浅棕色的粉末;气清香。
炮制以上九味,除轻粉、红粉外,其余苍术等七味粉碎成细粉;将轻粉、红粉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除湿止痒。用于湿毒瘀结所致的湿疮,臁疮,黄水疮,足癣。
用法用量外用,用花椒油或食用植物油调敷或撒布患处。
注意不可内服。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6、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来源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江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痢;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伤寒论》
处方17、小儿清热片处方黄柏117.6g 灯心草23.5g 栀子117.6g 钩藤47g 雄黄47g 黄连70.6g 朱砂23.5g 龙胆47g 黄芩117.6g 大黄47g 薄荷素油0.47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薄荷素油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大黄粉碎成细粉;黄柏、龙胆用70%乙醇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其余灯心草等?奈都铀逯蠖危看?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上述两种稠膏与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镇惊。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烧伤灵酊处方虎杖、黄柏、冰片
炮制上三味,虎杖、黄柏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8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适量,以80%乙醇和水调整至规定量,使含醇量为70%~75%,滤过,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收敛止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Ⅰ、Ⅱ度烧伤。
用法用量外用,喷洒于洁净的创面,不需包扎,一日3~4次。
规格每瓶装(1)50ml(2)100ml
贮藏遮光,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9、锁阳固精丸处方锁阳20g 肉苁蓉(蒸)25g 巴戟天(制)30g 补骨脂(盐炒)25g 菟丝子20g 杜仲(炭)25g 八角茴香25g 韭菜子20g 芡实(炒)20g 莲子20g 莲须25g 牡蛎(煅)20g 龙骨(煅)20g 鹿角霜20g 熟地黄56g 山茱萸(制)17g 牡丹皮11g 山药56g 茯苓11g 泽泻11g 知母4g 黄柏4g 牛膝20g 大青盐25g
性状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用玉米朊包衣,晾干,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固精。用于肾虚滑精,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0、癃清片处方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
性状为棕褐色的片;气芳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泽泻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白花蛇舌草、仙鹤草、金银花、败酱草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其余车前子等五味用60%乙醇加热回流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乙醇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50℃)的清膏。合并上述清膏,加入泽泻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热淋所致的尿频、尿急、尿痛、尿短、腰痛、小腹坠胀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片,一日3次。
注意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片重0.6g
贮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1、固经丸处方黄柏(盐炒)300g 黄芩(酒炒)200g 椿皮(炒)150g 香附(醋制)150g 白芍(炒)300g 龟甲(制)400g
性状为米黄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固经止带。用于阴虚血热,月经先期,经血量多、色紫黑,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鼻炎片处方苍耳子、辛夷、防风、连翘、野菊花、五味子、桔梗、白芷、知母、荆芥、甘草、黄柏、麻黄、细辛
性状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气香,味苦。
炮制上十四味,取白芷、桔梗和部分黄柏粉碎成细粉;辛夷、野菊花、细辛、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麻黄、知母、五味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60%乙醇为溶剂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剩余黄柏及其余苍耳子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加入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及漉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喷雾干燥成细粉,加入上述白芷等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加上述挥发油,压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宣肺,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鼻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片(糖衣片)或2片(薄膜衣片),一日3次。
规格薄膜衣片每片重0.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3、四物坎离丸处方生地45克 熟地90克(同酒浸,捣膏)当归60克 芍药45克(同酒炒)知母30克 黄柏60克(同酒浸,炒)侧柏叶 槐子各30克(同炒)连翘18克
制法上药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瓷盆盛之,以绵纸糊口,凉地下放七八日去火毒,晒干收之。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乌须发。治肠风,及头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0~60丸,白汤或酒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4、知柏地黄丸处方知母40g 黄柏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带酸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5、加减润燥汤处方当归3.6克 川芎3克 白芍(酒炒)6克 生地黄(酒炒)2.4克 熟地黄(姜汁炒)2.4克 白术(去芦)3克 白茯苓(去皮)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汁炒)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桃仁(去皮)1.8克 红花(酒洗)1.2克 天麻3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黄芩(酒炒)2.4克 酸枣仁(炒)2.4克 黄柏(去皮,酒炒)0.9克 薄桂1.8克 甘草(炙)1.2克 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中风左半身不遂,手足瘫痪及语宫费力,呵欠喷嚏,面目口眼歪斜宽弛,头目眩晕,痰火炽盛,筋骨时痛,头或痛,心悸。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姜汁少许,温服。手不遂,倍黄芩、薄桂;足不遂,倍黄柏、牛膝。
摘录《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26、健步丸处方黄柏(盐炒)40g 知母(盐炒)20g 熟地黄20g 当归10g 白芍(酒炒)15g 牛膝35g 豹骨(制)10g 龟甲(制)40g 陈皮(盐炒)7.5g 干姜5g 锁阳10g 羊肉320g
性状为棕褐色至深褐色的糊丸;气微腥,味微苦。
炮制上十二味,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油,加黄酒40g,煮烂,与黄柏等十一味捣和,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糯米粉5~10g加适量的水调成的稀糊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7、加减清胃汤处方元参 连翘 生地黄 黄柏 麦冬 木通 白茯苓 天花粉 陈皮 桔梗 甘草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治麻后口疮。
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
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处方28、当归龙荟丸处方当归(酒炒)100g 龙胆(酒炒)100g 芦荟50g 青黛50g 栀子100g 黄连(酒炒)100g 黄芩(酒炒)100g 黄柏(盐炒)100g 大黄(酒炒)50g 木香25g 麝香5g
性状黄绿色至深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外,其余当归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9、清胃黄连丸(水丸)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性状为黄色至深黄色的水丸;味微苦。
炮制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0、归元散处方人参(去节)白术(去芦)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酸枣仁(炒)麦门冬(去,心)黄柏(童便炒)知母(童便炒)芡实 莲花须 枸杞子 陈皮 川芎各等分 升麻减半 甘草减半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梦遗日久,气虚下陷者。
用法用量加莲肉3个,枣子1枚,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四
处方31、樗根白皮丸处方樗根白皮21克 白术 枳实(面炒)茯苓 柴胡 升麻各6克 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牡蛎(煅)各9克 韭子(炒)30克 芍药(炒)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热伤脾之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八
处方32、龟柏姜栀丸处方龟版90克 黄柏30克 干姜(炒)3克 栀子7.5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赤白带下,或时腹痛。
用法用量用白汤送下。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33、樗皮丸处方樗根自皮(米泔洗,去黑皮,晒干,酒炒)陈皮 茯苓 半夏 香附 川芎 苍术 黄柏 炮姜 地榆 牡蛎
制法上药研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主湿痰下注,带下如倾,头眩呕哕,肌肥,脉滑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用温开水送下。
摘录《女科指掌》卷一
处方34、大补阴丸处方熟地黄120g 知母(盐炒)80g 黄柏(盐炒)80g 龟甲(制)120g 猪脊髓160g
性状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
炮制以上五味,熟地黄、黄柏、龟甲、知母粉碎成粗粉,猪脊髓置沸水中略煮,除去外皮,与上述粗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15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樗皮丸别名樗树根丸(《摄生众妙方》卷七)、椿根皮丸(《饲鹤亭集方》)。
处方芍药15克 良姜9克,黄柏6克(各炒成灰)椿根皮45克
制法上药为末,粥丸。
功能主治主赤白带有湿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米饮吞服。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四
处方36、安坤赞育丸处方香附(醋制)96g 鹿茸24g 阿胶24g 紫河车20g 白芍16g 当归16g 牛膝14g 川牛膝14g 北沙参12g 没药(醋制)12g 天冬11.5g 补骨脂(盐制)11g 龙眼肉10g 茯苓8g 黄柏8g 龟甲8g 锁阳8g 杜仲(盐制)8g 秦艽8g 鳖甲(醋制)8g 艾叶(炭)8g 白薇8g 延胡索(醋制)8g 山茱萸(酒制)8g 鹿尾7.5g 枸杞子6g 鸡冠花6g 黄芪6g 乳香(醋制)6g 赤石脂(煅)6g 鹿角胶6g 菟丝子4g 肉苁蓉(酒制)6g 鸡血藤4g 桑寄生4g 琥珀4g 甘草4g 人参2g 乌药3g 丝棉(炭)2g 血余炭2g 白术(麸炒)24g 西红花0.8g 地黄16g 砂仁24g 沉香13g 酸枣仁(炒)16g 续断10g 陈皮14g 橘红8g 川芎12g 泽泻8g 黄芩10g 青蒿6g 远志(制)8g 肉豆蔻(煨)6g 藁本6g 红花4g 柴胡6g 木香2g 紫苏叶5g 熟地黄16g 丹参2g
性状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六十三味,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藁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黄酒400g,加盖封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肝肾不足,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痛,大便溏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7、清胃黄连丸(大蜜丸)处方黄连80g 石膏80g 桔梗80g 甘草40g 知母80g 玄参80g 地黄80g 牡丹皮80g 天花粉80g 连翘80g 栀子200g 黄柏200g 黄芩200g 赤芍80g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微甜后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胃泻火,解毒消肿。用于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8、栀子金花丸处方栀子116g 黄连4.8g 黄芩192g 黄柏60g 大黄116g 金银花40g 知母40g 天花粉60g
性状为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痛,吐血衄血,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次。
注意孕妇慎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柏皮汤别名黄连阿胶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阿胶汤(《洁古家珍》)。
处方黄柏6克 黄连12克 栀子仁9克(擘)阿胶3克(炙)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治伤寒后下利脓血。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前三味,取200毫升,去滓,纳胶令烊,温分再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集验方》
处方40、上池饮处方人参(去芦)6克 台白术(去芦,炒)4.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当归(酒洗)3.6克 川芎3.6克 杭白芍(酒炒)3克 怀生地黄(姜汁炒)3克 熟地黄(姜汁炒)3克 南星(姜汁炒)3克 半夏(姜制)3克 陈皮(盐水洗)2.4克 羌活1.8克 防风1.8克 天麻3克(去油)牛膝(去芦,酒洗)2.4克 川红花(酒洗)1,2克 柳枝1,8克(寒月0,3克)黄芩(酒炒)2.4克 黄柏(酒炒)0.9克(夏月加0.3克)酸枣仁(炒)2.4克 乌药1.2克 甘草(炙)1.2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治一切中风,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呵欠喷嚏,头目眩晕,筋骨时痛,或头痛,心中忪悸,痰火炽盛,血气大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兑入竹沥、姜汁。清旦时温服。言语謇涩,加石菖蒲。
摘录《寿世保元》卷二
处方41、生血丸处方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2、苍术散别名二妙苍柏散(《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苍术(米泔浸一日夜,盐炒)黄柏(去粗皮,酒浸一日夜,炙焦)各120克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下肢酸软无力,足膝红肿热痛,带下色黄而臭,阴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温服,日进三四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处方43、黄连羊肝丸处方黄连20g 胡黄连40g 黄芩40g 黄柏20g 龙胆20g 柴胡40g 青皮(醋炒)40g 木贼40g 密蒙花40g 茺蔚子40g 决明子(炒)40g 石决明(煅)40g 夜明砂40g 鲜羊肝160g
性状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
炮制以上十四味,将鲜羊肝切碎、蒸熟、干燥,与其余黄连等十三味掺匀,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泻火明目。用于肝火旺盛,目赤肿痛,视物昏暗,羞明流泪,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4、神效散处方黄连 郁金 黄柏各3克 轻粉0.75克 白矾1.5克(枯用)
制法上同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脐部肿烂。
用法用量以葱煎汤,洗净患部,然后用药掺脐上,一日三四次。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处方45、芩连片处方黄芩250g 连翘250g 黄连100g 黄柏400g 赤芍250g 甘草100g
性状为黄色片;气微香,味苦。
炮制上六味,赤芍、黄连粉碎成细粉;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1.40(50℃)的清膏,加入赤芍、黄连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175片,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脏腑蕴热,头痛目赤,口鼻生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2~3次。
规格每片重0.5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6、白带丸处方黄柏(酒炒)150g 椿皮300g 白芍100g 当归100g 香附(醋制)5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丸;味苦。
炮制以上五味,除椿皮外,其余黄柏等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椿皮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酌留部分包衣),用浓缩液与适量的水泛丸,用留下的浓缩液包衣,干燥,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清湿热,止带下。用于湿热下注,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7、黄连上清丸处方黄连10g 桅子(姜制)80g 连翘80g 蔓荆子(炒)80g 防风40g 荆芥穗80g 白芷80g 黄芩80g 菊花160g 薄荷40g 酒大黄320g 黄柏(酒炒)40g 桔梗80g 川芎40g 石膏40g 旋覆花20g 甘草40g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炮制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1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8、木香槟榔丸处方木香50g 槟榔50g 枳壳(炒)50g 陈皮50g 青皮(醋炒)50g 香附(醋制)150g 三棱(醋制)50g 莪术(醋制)50g 黄连50g 黄柏(酒炒)150g 大黄150g 牵牛子(炒)200g 芒硝100g
性状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导滞,泻热通便。用于湿热内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肠积滞,脘腹胀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9、柴胡连翘汤处方中桂0.9克 当归梢4.5克 黍粘子6克 炙甘草 酒黄柏 生地黄各9克 柴胡 黄芩(炒)酒知母 连翘各15克 瞿麦穗18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主马刀疮。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处方50、柏黛散处方黄柏6克 青黛6克
功能主治治日晒疮,火癍疮。
用法用量各研末。麻油调搽。
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三
处方51、水澄膏处方雄黄9克(水飞)黄连15克 蔚金6克 黄柏15克 大黄15克 黄丹15克(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量所肿处,用药多少,新汲水75毫升,抄药在内,须臾药沉,慢取其澄者,水尽,然后用槐,柳枝搅药数百余转,如面糊相似匀,以小纸花子摊药。
功能主治治痈肿。
用法用量涂肿处。更以鸡翎捺冷水,不住扫之。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52、柏蛤散处方黄柏(以瓷锋割末)蛤粉各等分
功能主治治下疳湿疮。
用法用量上药和匀,掺患处。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53、化毒生肌散处方黄柏9克(炒,为末)轻粉1.5克 儿茶9克 冰片1.5克 麝香0.9克 白薇9克(炒,为末)蚯蚓粪9克 炒铅粉9克 炒乳香6克(出油)潮脑9克
制法各为末,和匀。
功能主治治产门外生疮,久久不愈;兼治诸疮。
用法用量以药末掺患处。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
处方54、清肺饮子别名清肺散(《痘科类编释意》卷三)。
处方白芍药1.5克 人参 升麻 柴胡各1.2克 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各0。9克 陈皮0.75克 甘草(生)黄芩 黄柏 甘草(炙)各0.6克
功能主治治暑热伤气耗阴。
用法用量上药哎咀,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汗多,加黄耆1.5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处方55、阴阳二气丹处方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研,炒),黄柏 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克 青黛(色娇嫩者)甘草 枯矾 辰砂(为衣)泽泻各9克 冰片3克
制法各药为细末,同玄参膏、天冬膏、麦冬膏,加炼蜜少许,再捣千余下,使软硬适度,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治脱疽属于阴虚火旺,热毒内蕴者。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腹时用童便、乳汁各150毫升送下。安睡一时,其功如神。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处方56、柏皮丸处方黄柏(削去粗皮,焙干)
制法上药为末,用薄米饮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热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处方57、清肺抑火丸处方黄芩140g 栀子80g 知母60g 浙贝母90g 黄柏40g 苦参60g 桔梗80g 前胡40g 天花粉80g 大黄120g
性状为淡黄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制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8、清肺滋阴散处方川芎(酒洗)3克 白芍(炒)4.5克 生地黄6克 白术(炒)3克 陈皮3克 白茯苓2.4克 黄柏(蜜炒)3克 知母3克 贝母(去心)3克 紫菀2.4克 五味子1.8克 款冬花2.4克 麦门冬3克 地骨皮3克 黄连(炒)1.5克 远志(甘草汤泡)2.4克 酸枣仁(炒)1.8克 甘草1.2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肺滋阴。治酒色太过,真阴耗损,虚火灼肺,咳嗽咽疮,咽喉溃烂肿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竹沥15毫升,煎服。心下怔忡,夜卧不寐,加人参2.4克;心烦躁乱,加枳实1.8克,竹茹1.8克;如痰涎壅盛,加瓜蒌仁1.8克,天花粉3克。咽喉有疮,用通隘散吹之。
摘录《古今医鉴》卷七
处方59、苍术汤处方防风 黄柏各3克 柴胡6克 苍术9克
功能主治清化湿热,祛风止痛。主湿热下注,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上药都作一服。用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60、柴独苍术汤处方柴胡 独活 苍术 防风 黄柏 黄芩
功能主治主湿热腰痛,内热烦躁,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左关沉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加胆草。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