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别名栝楼根、白药、瑞雪、天瓜粉、花粉、屎瓜根、栝蒌粉、萎粉),味甘;微苦;性微寒,清热生津;润肺化痰;消肿排浓。主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疮疡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天花粉的处方共94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661~720共60个。
处方1、茯苓丸处方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紫菀(去苗土)3分,栝楼根3分,泽泻半两,山茱萸1分,生干地黄(焙)1分,芍药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3分,山芋1分,黄耆(锉)3两,甘草(炙)3分,半夏(汤洗去滑,炒)1分,独活(去芦头)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胞痹,少腹内痛。臂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未愈,稍加丸数。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2、荠苨散处方荠苨1两,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葛根1两(锉),石膏2两,黄芩1两,栝楼根1两,知母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消中烦热,吃食旋消,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豆10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3、大青丸处方大青4两,麦门冬(去心)4两,香豉4两,石膏(研)2两,葶苈子(熬)2两,栀子2两,栝楼根2两,枳实(炙)2两,芍药2两,知母2两,茯苓2两,大黄2两,黄耆2两,黄芩2两,甘草(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服寒食散发动,积年不解,不能食,羸瘦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饮送下,1日2次。5日不知,则更服之,以知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
处方4、大黄汤处方大黄(锉,炒)1两,栀子仁半两,犀角屑半两,栝楼根2两,升麻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利毒气。主乳石发动,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滤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5、茯苓地黄汤处方赤茯苓(去黑皮)1两,生干地黄(焙)1两,栝楼根1两,知母(焙)半两,麦门(去心,焙)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胃热引饮,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小麦100粒,淡竹叶3-5片,大枣3个(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6、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知母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胃热口干,烦躁,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小麦50粒,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7、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石膏(煅)1两,萎蕤1两,人参1两,升麻1两,龙胆1两,栝楼根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生姜(切,焙)1两,枸杞根皮(洗,切)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粟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8、苦参丸处方苦参2两,黄连(去须)1两,栝楼根1两,知母(焙)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牡蛎(煅)1两,黄耆(锉)1两,生干地黄(焙)1两。
制法上为末,以牛乳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消渴,饮水不绝。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浆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9、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焙),栝楼根3分,知母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黄连1两(去须),铁粉1两半(细研)。
制法上为末,入铁粉,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口舌干燥,烦热狂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10、阿胶汤处方阿胶(炒燥)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玄参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1两,生干地黄(焙)1两,葛根1两,柴胡(去南)1两,秦艽(去苗土)1两,黄连(去须)1两,龙胆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地骨皮1两,百合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甘草(炙)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款冬花1两,石膏(碎)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1两,防己1两,栝楼根1两,马兜铃1两,大黄(炒)1两,桑根白皮(炙)1两,白药子1两,葶苈子(隔纸炒)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槟榔5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骨蒸虚劳,热气上熏,咽嗌焦干,津液枯燥,烦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11、芦根散处方芦根2两(锉),赤茯苓1两,知母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黄芩3分,地骨皮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骨蒸,手足烦热,多渴,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12、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2两,白茯苓(去黑皮)3两,栝楼根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服乳石热闷,脚气发动,气逆不下,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加生姜1枣大(拍碎),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处方13、李根皮散处方李根皮1升,通草1两,白蔹1两,桔梗1两,厚朴1两,黄芩1两,附子1两,甘草2两,当归2两,葛根3两,半夏5两,桂心4两,芍药4两,穹?6两,栝楼根5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发背,及小小瘰疬。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李根散”。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甘李根皮苦咸降逆;栝楼、葛根清胃解毒;通草、白蔹散结利窍;厚朴、半夏破气涤痰;桂心、附子化坚排脓;芎、归,芍药和营止痛;甘、桔、黄芩清热利气,疡溃本虚而脓未透者为宜。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14、芦根汤处方芦根1斤,黄耆(锉)2两,栝楼根2两,牡蛎(煅)2两,知母3两,生麦门冬(去心)6两。
功能主治消渴,心脾中热,烦躁不止,下焦虚冷,小便多,羸瘦。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食后乘渴细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15、鸡内金丸别名鸡膍胵丸
处方鸡内金(洗,晒干)5两,栝楼根(炒)5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消;膀胱有热,消渴饮水,下咽即利。
用法用量鸡膍胵丸(原书卷五十九)。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16、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去心,焙)3两,栝楼根3两,大麻仁(研)3两,大黄(蒸二度,切,炒)3两,苦参粉3两,铁粉3两,鸡膍胵黄皮(炙)7枚,黄芩(去黑心)1两半,泽泻1两半,龙齿(研)2两,土瓜根2两,知母(焙)2两,石膏(研)2两,银箔200片(和龙齿、石膏研入)。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过多。
用法用量每服25丸,食后煎生地黄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17、补伤散处方天门冬1升,防风1两半,泽泻1两半,人参1两半,白蔹1两,大豆卷2两,前胡2两,芍药2两,栝楼根2两,石膏2两,干姜2两,紫菀1两,桂心4两,白术4两,甘草2两半,干地黄2两半,薯蓣2两半,当归2两半,阿胶1两半。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肺伤善泄,咳,善惊恐,不能动筋,不可以远行,膝不可久立,汗出鼻干,少气喜悲,心下急痛,痛引胸中,卧不安席,忽忽喜梦,寒热,小便赤黄,目不远视,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前酒送下,日3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金匮》薯蓣丸之变方,除十三味相同外,其天冬乃麦冬之变味,柴胡乃前胡之变味,泽泻乃茯苓之变味,栝楼根乃杏仁之变味,石膏乃桔梗之变味,紫菀乃川芎之变味,惟曲、枣二味,无可变味。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18、更生散处方炼成钟乳3两,白石英2两(细研,水飞过),海蛤2两(细研),赤石脂1两(细研),羌活2两,栝楼根2两,白术1两,石斛1两(去根,锉),干姜1两(炮裂,锉),细辛3分,桂心3分,牛膝3分(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细散,入研了药和匀。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宿寒虚羸,胸胁逆满,手足不仁,饮食全少,身体多病,乍寒乍热,极者着床,众药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饮酒常令醺醺,及行100余步,以展药势。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19、补肺白石英丸处方白石英(研)1两半,磁石(煅,醋淬,研)1两半,阳起石(研)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菟丝子(酒浸软,捣烂,焙)1两半,熟干地黄1两半,石斛(去根)2两,白术2两,五味子2两,栝楼根2两,巴戟天(去心)1两1分,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蛇床子半两,防风(去叉)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感寒气。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水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20、茯苓散处方赤茯苓(先用水煮30沸,晒干)4两,菊花2两,钟乳(取如鹅管、蝉翼光明者,先入银器中放在5-6斗釜中,乃添水于釜内9分,釜底燃火令如鱼目沸3复时,每1复时,换水净洗刷后添水,慢火煎令鱼目沸,日足取出,入乳钵内,研极细,入水少许,更研如稀糊,乃取澄晒干,更研如粉)1两,云母(取黄白光明者,簇于大方砖上,以炭火7斤,煅通赤,从旦至暮取出,去灰,为末,入绢袋于大盆中摆之按揉,令水内澄取出晒干,更研如粉)1两,菖蒲(九节者,米泔浸3复时,逐日换泔,日足,切,晒干)半两,栝楼根半两,赤石脂(研如粉,水飞过,晒干,更研)半两,山茱萸(微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牛膝半两,菟丝子(酒浸3日,控干捣末)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续断半两,杜仲(去粗皮,炙)半两,山芋半两,蛇床子(微炒)半两,柏子仁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两,牡丹皮半两,人参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石斛(去根节)半两,白术半两,石长生(去根节,微炙)半两,牡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苦参半两,玄参(水洗,麸炒焦)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牡荆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紫菀(水洗,去土,晒干)半两,干姜(炮裂)半两,黄耆(炙,锉)半两,泽泻半两,甘草(水蘸,炙)半两,芍药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沙参半两,远志(去心,焙)半两,石南叶(暖水流控干,炙)半两,牡蛎(捣末,水和作团,转飞取晒干)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还精补脑,长生驻颜,却老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空心、日午、近晚各1次。20日见效,45日诸疾并愈,1年可还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21、金消丸处方郁金(锉)2两,马牙消(研)2两,甘草(锉)2两,山栀子(去皮)2两,栝楼根2两,大黄(锉)1分,玄参1分,白矾(研)1分,硼砂(研)1分。
制法上为未,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咽喉痹痛,不能喘息,水浆不得入。
用法用量每用1丸,绵裹,含化咽津。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处方22、八珍散处方水银(入铅丹,点少水,研令星尽)1两,栝楼根1两,苦参(锉)1两半,知母(焙)1两半,铅丹半两,密陀僧(研)1两,牡蛎(熬)1两,黄连(去须)1两。
制法上药除水银、铅丹外,捣罗为细散,人水银,铅丹末和匀。
功能主治消渴后,烦热结成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23、栝楼根散处方栝楼根1两,黄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栀子仁半两,川芒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行10里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24、拨云退翳丸处方楮实半钱,薄荷半钱,川芎1两半,当归1钱半,黄连5钱,甘菊花5钱,蝉蜕5钱,栝楼根(生用)6钱,蔓荆子(炒)1两,密蒙花3钱,荆芥穗3钱,蛇蜕(晒干)3钱,甘草3钱,香白芷3钱,木贼草3钱,防风3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两作10丸。
功能主治一切眼目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次。治眼引子于后:气障眼,煎木香汤送下;服常昏暗,条清汤送下;眼睛青盲,当归汤送下;妇人血晕眼,亦当归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
处方25、地黄汤别名生地黄汤、黄耆汤
处方生地黄1两,芍药1两,升麻1两,木通1两,甘草(炙)1两,大黄(锉,微炒)1两,知母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当归(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耆1两半,小麦半升,栝楼根2两,前胡(去芦头)1两半。
制法如麻豆。
功能主治痈疽,虚热大渴。乳石发动。
用法用量生地黄汤、黄耆汤(原书卷一八三)。如小便不利,除木通;大热,加人参。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处方26、承气汤处方前胡1两,枳实1两,桂心1两,大黄1两,寒水石1两,知母1两,甘草1两,消石2两,石膏2两,栝楼根2两。
功能主治气结胸中,热在胃管,饮食呕逆,渴者。
用法用量《千金翼》有栀子,无枳实。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承气者,承制逆上之气也。此方虽借承气之名,实取《金匮》大黄甘草汤之制,以治胸中客热,加前胡、枳实以下气,知母、石膏、寒水、栝楼以化热,消石、桂心为伏热之开导也。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27、栝楼根散处方熟干地黄、生干地黄、葛根、栝楼根各等分。
制法上药焙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消渴,饮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28、甘草汤别名钩藤汤
处方甘草(炙,锉)半两,钩藤半两,栝楼根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芍药半两,当归(切,炒)半两,石膏(碎)半两,蛇蜕6寸(炙黄),麻黄(去节)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痫,掣疭吐舌。
用法用量钩藤汤(《普济方》卷三七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处方29、钓藤饮处方钓藤1分,甘草(炙)1分,人参1分,栝楼根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惊疳,腹大项细。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书作“钩藤饮”。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二(人卫本)
处方30、辰砂半夏丸处方栝楼根(蜜炙)半两,天南星(汤洗)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寒痰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31、杜仲汤处方杜仲(去粗皮,酒浸,锉,炒)1两,桂(去粗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秦艽(去苗土)1两,石斛(去根)1两,栝楼根1两,续断1两,五加皮(锉,焙)1两,牡丹皮1两,芍药1两,当归(锉,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劳动伤腰卒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酒少许,同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32、参连丸处方苦参1两半,黄连(去须)3两3分,栝楼根1两3分,牡蛎(煅)1两3分,知母(焙)1两3分,麦门冬(去心,焙)1两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传尸劳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33、红蓝花散处方红蓝花1两,蓖麻子1两,栝楼根1两,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菰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产后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34、阿胶散处方阿胶(碎,炒)1两,人参(去芦头)1两,茯苓(去皮)1两,玄参(去苗)1两,丹参(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黄耆1两,生干地黄(焙)1两,地骨皮1两,山栀子仁1两,葛根1两,柴胡(去苗)1两,秦艽(去苗土)1两,黄连(去须)1两,龙胆(去土)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百合1两,鳖甲(去裙,醋炙)1两,甜葶苈(隔纸炒)1两,防己1两,甘草(炙)1两,栝楼根1两,马兜铃1两,大黄(锉,炒)1两,桔梗(炒)1两,知母(焙)1两,贝母(去心)1两,款冬花1两,石膏(碎)1两,麻黄(去节)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药子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槟榔5枚。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和匀。
功能主治虚劳体热,消瘦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青蒿7枝(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35、麦门冬人参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1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栝楼根1两,生干地黄(焙)1两,王瓜根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产后虚渴引饮。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36、苦参丸处方苦参5两,黄连(去须)3两,知母(锉,焙)3两,栝楼根3两,牡蛎粉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制法上为末,以生牛乳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骨蒸消渴、消中,热中渴利,心热,风虚热,传尸劳。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或20丸,食后浆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处方37、芦根汤处方芦根1两,知母(焙)1两半,栝楼根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5-6日以上,但胸中烦热,干呕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处方38、麦门冬丸处方麦门冬2两(去心,焙),黄耆1两(锉),茯神半两,栝楼根1两,子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蒲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车前子1两,木通1两(锉),生干地黄1两,滑石2两,石韦1两(去毛),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如血色,小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39、赤茯苓散处方赤茯苓1两,栝楼根1两,黄芩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知母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中热,引饮水浆,烦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小麦半合,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40、防风荆芥散处方当归1两(洗,焙),川乌头1两(炮,去皮尖),羌活1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栝楼根1两,荆芥穗1两,木贼(去节)1两,甘草半两(炙),乌贼鱼骨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风毒攻注眼目,常多昏暗,冷泪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处方41、茯苓丸处方贝母6分(一作知母),栝楼根4分,茯苓4分,铅丹1分,鸡膍胵中黄皮14枚。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渴,小便数。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日3次。愈后常服甚佳,去铅丹,以蜜为丸,长服勿绝,以麦饮服。
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一八○
处方42、白马茎丸处方白马茎8分,赤石脂8分,石韦8分,天雄8分,远志8分,山茱萸8分,菖蒲8分,蛇床子8分,薯蓣8分,杜仲8分,肉苁蓉8分,柏子仁8分,石斛8分,续断8分,牛膝8分,栝楼根8分,细辛8分,防风8分。
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空房独怒,见敌不兴,口干汗出,失精,囊下湿痒,尿有余沥,卵偏大引疼,膝冷胫酸,目中(目巟)(目巟),少腹急,腰脊强。
用法用量每服4丸,酒送下,1日2次。7日知,加至20丸,1月百病愈。
摘录《千金》卷二十
处方43、地黄生姜煎丸处方生姜汁1升,生地黄汁5升,蜜2斤(绵滤过),生麦门冬汁3升,牛胫骨内髓1升,茯神(去木)4两,甘草(炙)4两,石斛(去根)4两,黄连(去须)4两,栝楼根5两,五味子(微炒)2两,知母(焙)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丹参2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两(除前5味外,茯神等11味捣罗为末),地骨皮(锉)2升,胡麻仁2升,萎蕤(锉)5两,生竹根(锉)3升。
制法先以水1斗5升,煮地骨皮等4味至水4升,绞去滓,下麦门冬、地黄汁再煎5-6沸,却?旅邸⑺琛⒔偌逯?7升为膏,稀稠得所,入前药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后四肢羸弱,气虚乏。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44、地骨皮散处方柴胡1两(去苗),地骨皮半两,木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升麻半两,栝楼根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赤茯苓半两,木通(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阳毒伤寒,头昏身重,咽喉唇干,腮赤,狂言欲走,心胸胀满,呕逆不下饮食,面色斑斑如锦文。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5、栝楼桂枝汤别名本瓜蒌桂枝汤、桂枝加瓜蒌汤
处方栝楼根2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
用法用量本瓜蒌桂枝汤(《普济方》卷一三二)、桂枝加瓜蒌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法律》引作“栝楼根桂枝汤”、《幼幼集成》引作“瓜蒌根桂枝汤”。
各家论述①《法律》:即系湿热二邪交合,不当从风寒之表法起见,故不用葛根之发汗解肌,改用栝楼根味苦入阴,擅生津撤热之长者为君,合之桂枝汤,和荣卫,养筋脉,而治其痉,乃变表法为和法也。②《金匮要略论注》:其原由筋素失养而湿复挟风以燥之,故以桂枝汤为风伤卫主治,加栝楼根以清气分之热而大润其太阳经既耗之液,则经气流通,风邪自解,湿气自行,筋不燥而痉愈矣。
临床应用小儿抽搐症《陕西中医》(1985;7:304):以栝楼桂枝汤治疗小儿抽搐症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6岁,病程1月-2年,属于热性病后遗症25例,不明原因者35例。处方:栝楼根15g,桂枝8g,白芍12g,炙草、生姜各6g,大枣5枚;气虚加党参,脾虚加白术,血虚加当归,阴虚加石斛,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忌食生冷油腻。结果,40例15天内治愈。18例1个月内治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
摘录《金匮》卷上
处方46、地骨皮饮处方地骨皮(锉)1两半,土瓜根(锉)1两半,栝楼根(锉)1两半,芦根(锉)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枣7枚(去核)。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消渴,日夜饮水不止,小便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47、栝楼根散处方栝楼根3分,犀角屑3分,川升麻3分,麦门冬(去心)3分,葛根(锉)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栀子仁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心脾壅热,烦闷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5钱,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48、杜仲酒处方杜仲4两,干姜4两(一云干地黄),萆薢3两,羌活3两,天雄3两,蜀椒3两,桂心3两,芎䓖3两,防风3两,秦艽3两,乌头3两,细辛3两,五加皮5两,石斛5两,续断1两,栝楼根1两,地骨皮1两,桔梗1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肾脉逆小于寸口,膀胱虚寒,腰痛,胸中动。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4宿。初服5合,加至7-8合下,日2次。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腰痛大端有五,总由肾脏阳衰,不能御风寒湿气之痹着,皆从不意得之,致于坠堕伤损,地湿所伤,又为不慎所致,但须辛温调畅血气,则五者俱可通治。如杜仲、续断、桂、姜、乌、雄、椒、辛之属,可以助阳,可以通痹,可和损伤,可逐地湿。然辛烈浸渍,未免热毒伤胃,所以方中复用石斛、桔梗、栝楼根、地骨皮、甘草之属,既可解辛热药性,并可散标热旺气也。其余诸味,又为祛风逐湿,调和血气之佐使,不用汤液,而用酒醴者,专取流行经脉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处方49、栝楼根煎处方生栝楼根(去皮,细切)10斤,黄牛脂1合半(碎切,锅内慢火煎令消,去滓)。
功能主治渴利。
用法用量先以水3斗,煮生栝楼根至水1斗,用生绢绞,去滓取汁,纳牛脂搅令匀,再以锅中慢火煎,不住手搅,令水尽,候如膏状即止,于瓷盒中密盛。每服鸡子黄大,食后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0、汉防己丸别名防己丸
处方汉防己3分,猪苓3分(去黑皮),栝楼根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白术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郁李仁1两半(汤浸,去皮,微炒),甜葶苈1两(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渴。已觉津液耗竭,身体浮气如水病者。
用法用量防已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处方51、地骨皮汤处方地骨皮1两半,栝楼根1两半,黄连(去须)1两,土瓜根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车前子1两,知母(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暴渴。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地黄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2、防风丸处方防风(去叉)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术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泽泻半两,甘草(炙,铰)半两,紫菀(去留)半两,芍药半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半两,栝楼根3分,山茱萸1分,熟干地黄(焙)1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1分,独活(去芦头)1分,山芋1分,黄耆3两(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邪气乘虚,或因房室发动,身体冷痹不仁,手足牵强,举动艰难,或肌肉瞤动,引腰脊及左右偏急,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温酒送下,日2次。未愈,更加丸数。此药宜久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九
处方53、牢牙散处方栝楼根2两(用砂锅子纳甘草,水煮软,取出令干,为末),白芷半两,鸡舌香7枚,白檀香1两,麝香(研)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牢牙。主牙龈宣露。
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匕,揩牙,误咽无妨。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处方54、栝楼根羹处方栝楼根半斤,冬瓜半斤。
功能主治消渴口干,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上切作小片子,以豉汁中煮作羹食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处方55、地黄煎处方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下蜜、生姜汁,微火煎取6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2.《千金方衍义》:方中用凉润诸味润血生津,单取生姜之辛以开结滞之气。
摘录《千金》卷十六
处方56、百合散处方百合1两,栝楼根1两,牡蛎3分(烧为粉),栀子仁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一月不解,变如渴疾。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57、龙骨散处方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使君子半两,黄芩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栝楼根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不止,身体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八
处方58、麦门冬汤处方麦门冬(去心,焙)4两,白茯苓(去黑皮)4两,栝楼根5两,地骨皮5两,甘草(炙)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渴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先以水2盏,加小麦1匙,竹叶2-7片,生姜1枣大(切),大枣2枚(劈破),同煎至1盏半,去滓下药末,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59、白瓜丸处方白瓜子仁3两,陈橘皮3分,白芷1两,藁本1两,远志1两,杜衡1两,车前子1两,当归1两,云母粉1两,白石脂1两,天门冬半两,细辛半两,柏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黄丹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令色光白。主面(黑干)(黑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五十一
处方60、芦根散处方芦根2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栝楼根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