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迷茫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再伟大的人,也都走过迷茫的路
毛泽东曾回忆起他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的日子:
“我的职位如此之低,以致人们都不屑和我来往。我的工作之一就是登记来馆读报的人名,不过这般人大半都不把我放在眼里。这许多人名之中,我认为有几个新文化运动著名的领袖,是我十分敬仰的人想和他们讨论关于政治和文化的事情,不过他们都是极忙的人,没有时间来倾听一个南边口音的图书馆佐理员所讲的话。 但是,我并不因此而丧气,我仍然参加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想借此能听大学里的课程。……不过,当时我还彷徨,还在“找出路”。
在许多夜晚,毛泽东会辗转反侧,因为困惑而难以入眠。对于未知的“出路”,对于存在的意义,——就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
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
迷茫,是意义的围城
伊索寓言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菜农,二女儿嫁给了一个陶工。有一次妈妈去看女儿们,大女儿对妈妈说,天天盼着下雨,盼着浇菜;第二个女儿告诉她的母亲,她希望不会下雨,太阳会更温暖,以干燥陶器。母亲很尴尬:“我到底该不该祈雨?”
雨是一样的雨,但对两个女儿来说,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意义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事物并采取行动。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面对的其实是意义的缺失:我们不确定自己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所以自然不知道如何行动。
这是一场混乱和意义的围攻。
人生的意义,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家、传播者米德,美国人,认为意义决定了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动,最终通过行动改变生活现实。
意义来自共识——,共识是人与人之间不断沟通和相互妥协产生的。
比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令狐冲和张无忌。长大后才发现,我们可能是田伯光的路人,甚至是伴游机构;小时候,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很有天赋,比如学习,体育,音乐,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比比皆是。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共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寻求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平衡;我们不断调整对生活的判断和预期,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和对策。
这个童年的梦想破灭很痛苦,但很值得,我们在过程中完成了成长之路。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人生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后热爱生活。
我们摘下英雄的面具,用真实的自己面对现实,做自己的英雄。
去哪里找到意义?——和世界对话
是迷茫的意义缺失,而意义来自于社会的共识,来自于一个人与社会、与自己不断对话、交流、自我认知的过程。
当我们感到迷茫的时候,其实缺乏通过思考与社会、他人、自己的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意义。本质上,这是缺乏意义所必需的交互,缺乏交互所产生的信息。
如果王子不穿过森林,他就不会遇到沉睡的白雪公主,他就不会得到美丽的爱情。
灰姑娘没有去舞会,就不会有水晶鞋,也不会有大团圆结局。
我们在不断追求生活的确定性,而确定性却隐藏在无数的不确定性中。没有互动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自我意义的形成。
勇敢触摸未知的灰姑娘,你将获得水晶鞋和梦想成真。
我们都听过无数充满智慧的谚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三人行,必有我师。他们都在谈论互动对于生命成长的重要性。
读书多是与古今中外的先贤们交谈;做多了就是和社会互动;多交流就是和不同的人交往。
这些互动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信息和反馈,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了解世界,形成意义,最终改变现实。就像年轻时的毛泽东,从一个迷茫的图书管理员,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在理想这个词被贴上标签的今天,问一个人“你的梦想是什么”会有一种戏剧性的讽刺。所以让我们换一种说法:
你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