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型医共体简单来说,就是把县域内的上下级医院形成一个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让县域尤其是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强起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近年来,为了强基层,国家通过不断试点实践,创造性提出在县域内建设医共体。今年5月,一个“进阶版”的医共体又提上日程,国家卫健委下发《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在500个县试点建设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怎样推动学校优质资源向社会开放?
全国103所普通高校向社会免费开放了1000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和1000个群众喜闻乐见的视频讲座,并为农民工群体建设了专门学习网站。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共建成109个分中心和10个典型应用示范点,整合了近2.5万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总量达21.5万条、55.5TB。15所电大建设了15个城市或行业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并开放了数万个数字化学习资源。
“北中医模式”助力提升基层中医服务
创办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需要多少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交出的答卷是5年。深圳医院用5年时间从不足50人的小门诊部,发展成中医专家云集、中医特色突出的现代化中医院。这种速度,既是“深圳速度”,也是“北中医速度”。
不仅仅在深圳,近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与山东枣庄、陕西铜川、福建厦门等地合作共建附属医院,扎根基层办医办学。
“助医”解决基层医疗薄弱环节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坚信,“相对于西医,中医在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更有优势。”北京中医药大学不断 探索 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临床医学院的模式,并根据各个医院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中医特色发展思路。
比如在与陕西省铜川市合作办医的过程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反复到当地进行调研,最后确定了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和中医康复作为突破点发展医院。如今,建在铜川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心外科发展迅速,改善了此前当地心血管病患者排队到西安做手术的状况,中医药特色心脑疾病急救与康复成为该院的优势。
而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则通过创新实施“针灸全科化”诊疗模式,将以针灸疗法为代表的中医外治疗法全面融入内、外、妇、儿等临床科室的常规诊疗,通过针灸与中药、西药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疗法凸显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
针对部分地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结合各附属医院医疗水平、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及疾病谱等特点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构建起广泛又紧密相连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形成了“北中医方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便根据所在地区环境,在房山区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专家工作室,编制《房山区中医区域性上下联动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建立全区中医 健康 管理模式社区指导手册》,计划为区域内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乡镇卫生院分层次培养“小名医”、中医药技术人员和农村中医药保健员。医院还建立了党建品牌项目“红色流动医院”,深入社区和偏远农村,指导药农种植中草药脱贫,服务基层百姓。
“助教”加快基层中医人才培养
开展“共建”以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团队多次赴各附属医院指导医教研工作,该校党委书记谷晓红多次亲自带队前往深圳、铜川等地开展全面教学培训工作,各附属医院也积极选派医院管理干部来校进行管理培训。
“要把学校的优质医疗资源向各地区下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优质医疗资源横向、纵向的共享程度,通过培养基层医生,让他们‘hold住’当地患者。” 徐安龙说。
在临床教学培训中,针对基层医生已具备丰富医疗经验,但理论功底和对中医经典的领悟略有欠缺的现状,北中医一方面注重加强理论提升,另一方面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针对部分附属医院“西学中”学员较多的特点,在传授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兼顾讲授中成药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的使用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医生的中医临床思维,指导医生将临床出现的问题梳理成课题,开展科学研究,以此反哺医疗实践。这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各地开展“传帮带”教学培训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
西医出身的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卫生院院长张西洲便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孙思邈医院开展培训的第一批获益学员。“我根据培训中学到的方法,用麻黄汤和五苓散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效果显著。”培训中学到的中医药临床技术让张西洲治愈了不少疑难病患者,他的医术在当地小有名气。现在,张西洲也投入到“传帮带”的队伍中,进行中医药临床指导,吸引了当地越来越多对中医药感兴趣的年轻人。
此外,北京中医药大学各附属医院还充分发挥学校的品牌和平台优势,不断引进更多的名老中医来院带徒,进一步提升中医医疗服务水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枣庄医院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合作,聘请国医大师石学敏等30位名老中医来院培养人才。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也通过院士指导平台和双主任制等柔性人才引进形式,聘请了国医大师陈可冀等专家。众多中医药名家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的指导、交流和坐诊,让该院神经内科的年轻医生何家恺感受到国内一流中医专家的诊疗特色、中医思维和良好疗效。专家们既出门诊,又针对门诊情况为本地医生授课,指导大家中医经典的自学方法和成长成才经验,这让何家恺深受启发:“专家们的宝贵临床经验,为我打开了学习中医的新天地。”
在京内京外扎根基层、校地合作的“北中医模式”下,一批又一批中医人用实际行动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为当地百姓带去 健康 。(秦宇龙 郎丰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