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阴阳杯作用 | 阴阳杯是什么意思

1. 阴阳杯是什么意思

古代结婚喝的交杯酒叫“合卺”。合卺,读音为hé jǐn,即交杯酒,汉族婚俗之一,源于周代。在古代,结婚时人们用它作盛酒器,卺是瓢,把一个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拿一个饮酒。后世“合卺”改用杯盏,乃称“交杯酒”。宋代并有行“合卺”礼毕,掷盏于床下,使之一仰一覆,表示男俯女仰、阴阳和谐的习俗,带有明显的性象征的意味。还有通过看掷于地上两个杯的俯仰来看日后夫妇是否和谐。有些占卜的意思,后亦以“合卺”借指成婚。

2. 阴阳杯的解法

上梁颂词

日出东方一点红,东翁请在华堂中。

金盆玉杯聚八仙,富贵荣华万万年。

手拿酒壶七寸长,连斟三杯按阴阳。

第一杯酒先敬天,风调雨顺太平年。

五谷丰登常进禄,人民享福国平安。

第二杯酒再敬地,地使阴阳百草齐。

春有芳草夏桑地,秋开黄花冬水仙。

第三杯酒敬鲁班,鲁班师傅来下凡。

金镜角尺银镜斗,栋梁之材勿差异。

紫微星上云头过,上梁时辰无差错。

上梁上到青龙头,后代子孙封王侯。

上梁上到青龙腰,后代子孙坐八轿。

上梁上到青龙尾,后代子孙中状元。

上梁上到青龙边,后代子孙买大田。

众班师傅听号令,众位朋友要齐心。

左边先上好,下代儿孙做阁老。

右边也上好,下代儿孙戴纱帽。

栋梁含正一齐平,平平安安代代传。

3. 阴阳杯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竹节杯酒具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因形似竹节而得名,有“节节高”之意,正反皆可饮酒,正面七小杯为一两,反面一杯为正面的3倍,且竹节形为一,实则为二,暗含了古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传统智慧。

竹节酒杯的具体玩法:

1、客人通常会认为,反正就是这一杯酒了,可称为一帆风顺,实则是正一杯,反一杯。

2、酒杯正反为同一杯底,谓之同心,需喝反一杯,正一杯。

3、长寿酒:竹节杯形状又长又瘦,谐音长寿,需喝反一杯,正一杯,适合向长辈或者年长者敬酒。

4、幸福酒:福字右边为“一口田”,即一个大口,四个小口,需喝反一杯,正四杯。

5、举一反三:需正面一杯,反面三杯。座中不乏高人名师,听闻教诲,如醍醐灌顶,举一反三也。

6、颠三倒四:需正面三杯,反面四杯,酒至酣畅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促膝交心,颠三倒四也。

7、七上八下:需喝正面七杯,反面八杯。酒品得到之人,虽已酩酊,愈加谦虚,自知浅薄,七上八下也。

8、九九归一:需正面九杯,反面九杯。古代文化中“九”为最大,大到极致,自然回转,往复循环,是为涅槃,传统文化精髓,均未能超越“九九归一”的智慧。

9、十全十美:需正面十杯,反面十杯。正面为“全”酒,人在上,谓之“阳”;反面为“美”酒,人在下,谓之“阴”。阴阳为两仪,《易经》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看来,十全十美,乃是大修为、大境界,能饮十全十美者,非酒仙莫属。

以上九种喝法,可以戏谈喝酒的九重境界,分别为:酒盲、酒民、酒徒、酒痴、酒癫、酒霸、酒鬼、酒神、酒仙。北方人爱吃面,待面食上桌后,要喝见面酒,杯中酒全干,皆大欢喜,以上酒令喝完,共151小杯,约二斤一两有余。

--------搜照网文转载

4. 杯是什么意思

没有反义词。

“杯”的基本含义为盛酒、水、茶等的器,如杯子、杯盘狼藉;引申含义为杯状的锦标,如奖杯、杯赛,“杯”也常做名词,表示酒,如杯炙、杯酌。

例句

1、送人礼物最好不要送杯子,有时他代表着一辈子,有时代表着杯具,所以送杯子等于一辈子悲剧。

2、水在杯子里是一个杯,在壶里就是一个壶,可以千变万化,有时很温柔,又可以非常Powerful,所以我想做"水"。

3、感情就像一个杯子,你把它打破后,尽管你如何努力去修补,希望他还能像以前的模样,但他的裂痕始终存在。

5. 阴杯啥意思

就是跟别人喝酒,谁输了谁就要喝的意思?

6. 什么是阴杯阳杯

这是一种占卜的方式,笑杯,卦象为两个相同的正面,即为笑杯,意思是不确定,还需要再卜一次。

阴杯:阴杯是两半都是阴面,意思是事情不太顺,万事要小心。或者说此事不可为,要放弃。

圣杯:意思是一切顺利,正面为阳面,反而为阴面。一正一反即阴阳调和,自然是顺利

7. 什么叫阴杯

是拜神的人经常用的两个半月牙型的木制的东西,叫“圣杯”,也叫“阴阳杯”,打出的卦有三种名称,圣杯、笑杯(阳杯)、阴杯。

8. 阴杯阴杯圣杯是什么意思

 圣筊(圣筊)   shènɡ jiǎo   吉兆。筊,即杯筊,一种卜具,形似两蚌壳,投空掷之落地,观其俯仰,以断吉凶。   古以玉为之,后来也用竹、木为之。太祖皇帝微时,尝被酒入南京高辛庙,香案有竹杯筊,因取以占己之名位,以一俯一仰为圣筊。 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圣茭意思就是是圣茭杯 所以那是简略发音茭jiao,本意是喂养畜生的草料。茭瓜,是一种小而无腰的葫芦瓜。晒干后作为问卜之用,有奇效。称为茭胚,后改用木制,称为茭杯。月牙形,一面平、一面拱。网地下一掷,求神灵指示。一阴一阳为“圣杯”连得三次,即神灵应允、两个平面称为“笑杯”生灵不置可否。两个拱面为“怒杯”或“阴杯”及生灵不应允。茭亦作:珓、铰。

9. 阴杯圣杯阳杯是什么意思

 

1:一平面朝下另一平面朝上,即一阴一阳(为生),称之为圣卦,表示可以,同意,办事顺利!    

2:两平面朝上,凸面朝下即两阳,称之为阳卦,表示神灵主意未定,办事有难度,要慎重。    

3:两平面朝下,凸面朝上即两阴,称之为阴卦,表示不可以,神灵不能保佑,成功率低,执意要做可能凶多吉少,曲折多,事难成。    

4:两尖角朝上立起来为盾卦,称之大凶,表示一定不要去做,可能有血光之灾!

10. 阳阴胜杯的意思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andobliquetones),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古汉语中的平仄

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shǎng)、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

传统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若用形象的方法来形容,平声如击钟鼓,远而悠长;仄声如击石木,短实重疾。

附:今音新韵(普通话),把一二声归纳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五言绝句

简称五绝是出现于汉朝,成熟于唐代的一种近体诗。四句,每句五个字。现时,五绝被认为近体诗中最难写的体裁,因为它字数最少,表达的意思不可太多,要言简意赅。

诗体简介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从北周诗人庾信的一首题为“绝句”的五言诗来看,五言绝句不是唐代诗人创造的,其文体形式至少是南北朝末期就已形成了。“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这是庾信的《和侃法师三绝》之一。此诗平仄粘缀,完全符合唐人格律,第二、四句尾是平声韵,第一、三句尾都用仄声字,诗题已称为“绝”。但在唐以前如此工整的五言绝句并不多,直到了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五言绝句才被逐步地得以完善和定型,而此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较之其他体制的诗歌,五言绝句在创作时对其语言和表现手法就要求得更加简练、概括,创作难度就更大。张谦宜对此就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八字加以概括,因此,五言绝句自然而然的成为盛唐诗歌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唐诗中的精华。

五绝在初唐时起点较高,像“初唐四杰”、宋之问等都有佳作,特别是王勃的五绝,以其优柔不迫被沈德潜誉为“正声之始”。盛唐时,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祖咏等一大批文人对五绝作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其中王维、李白更是把五绝的创作推向了极致,使五绝发展达到了繁盛的顶峰。

五言绝句也称五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

黄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平平平仄仄

更上一层楼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晚”字属仄声,末字“适”也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仄仄仄平平

将军夜引弓平平仄仄平

平明寻白羽平平平仄仄

没在石棱中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暗”字属仄声,末字“风”是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3、平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平平平仄仄

手可摘星辰仄仄仄平平

不感高声语仄仄平平仄

恐惊天上人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楼”字属平声,末字“尺”是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听鼓(李商隐)

城头叠骨声平平仄仄平

城下暮江清仄仄仄平平

欲问渔阳掺仄仄平平仄

时无祢正平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头”字属平声,末字“声”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五言律诗也称五律,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仄仄平平仄

无花只有寒平平仄仄平

笛中闻折柳平平平仄仄

春色未曾看仄仄仄平平

晓战随金鼓仄仄平平仄

宵眠抱玉鞍平平仄仄平

愿将腰下剑平平平仄仄

直为斩楼兰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月”字属仄声,末字“雪”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仄仄仄平平

将军猎渭城平平仄仄平

草枯鹰眼疾平平平仄仄

雪尽马蹄轻仄仄仄平平

忽过新丰市仄仄平平仄

还归细柳营平平仄仄平

回看射雕处平平平仄仄

千里暮云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准。“劲”字属仄声,末字“鸣”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仄仄仄平平

明月松间照仄仄平平仄

清泉石上流平平仄仄平

竹喧归浣女平平平仄仄

莲动下鱼舟仄仄仄平平

随意春芳歇仄仄平平仄

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准。“山”字属平声,末字“后”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平平仄仄平

春去夏犹清仄仄仄平平

天意怜幽草仄仄平平仄

人间重晚晴平平仄仄平

并添高阁迥平平平仄仄

微注小窗明仄仄仄平平

越鸟巢干后仄仄平平仄

归飞体更轻平平仄仄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居”字属平声,末字“城”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五言排律

近体诗排律中的一种,它是由五言律诗扩大而成的,一般在十句以上。五言排律最短要有十句(往往是两句押一韵),可以有六韵十二句,八韵十六句的排律等。唐人的排律多用整数,如十韵、二十韵、三十韵、四十韵、五十韵等。平仄跟五言一样。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一般而言,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第三句仄声不同韵。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整首诗的意境高,文辞雅,寓意深。

七言绝句也称七绝,有四种常见格式。

1、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平平仄仄仄平平

千里江陵一日还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仄仄平平平仄仄

轻舟已过万重山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辞”字属平声,末字“间”也是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2、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夜读范至能(陆游)

公卿有党排宗泽平平仄仄平平仄

帷幄无人用岳飞仄仄平平仄仄平

遗老不应知此恨仄仄平平平仄仄

亦逢汗节解沾衣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卿”字属平声,末字“仄”也是在古代是入声字,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3、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苏台揽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仄仄平平仄仄平

菱歌清唱不胜春平平仄仄仄平平

只今惟有西江月平平仄仄平平仄

曾照吴王宫里人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苑”字属仄声,末字“新”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句押韵。

4、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行白鹭上青天平平仄仄仄平平

窗含西岭千秋雪平平仄仄平平仄

门泊东吴万里船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个”字属仄声,末字“柳”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句押韵。

七言律诗也称七律,也有四种常见格式。

1、仄起仄收(即首句仄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仄仄平平平仄仄

初闻涕泪满衣裳平平仄仄仄平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平平仄仄平平仄

漫卷诗书喜欲狂仄仄平平仄仄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仄仄平平平仄仄

青山作伴好还乡平平仄仄仄平平

即从巴峡传巫峡平平仄仄平平仄

便下襄阳向洛阳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外”字属仄声,末字“北”也属仄声,是为“仄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2、仄起平收(即首句仄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仄仄平平仄仄平

锦官城外柏森森平平仄仄仄平平

映阶碧草自春色平平仄仄平平仄

隔叶黄鹂空好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顾频烦天下计仄仄平平平仄仄

两朝开济老臣心平平仄仄仄平平

出师未捷身先死平平仄仄平平仄

长使英雄泪满襟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谓“仄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相”字属仄声,末字“寻”属平声,是为“仄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3、平起仄收(即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酬乐天扬州…(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十三年弃置身仄仄平平仄仄平

怀旧空吟闻笛赋仄仄平平平仄仄

到乡翻似烂柯人平平仄仄仄平平

沉舟侧畔千帆过平平仄仄平平仄

病树前头万木春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日听君歌一曲仄仄平平平仄仄

暂凭杯酒长精神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仄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山”字属平声,末字“地”属仄声,是为“平起仄收”。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

4、平起平收(即首句平起入韵式)如:

(例)(标准格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平平仄仄仄平平

凤去台空江自流仄仄平平仄仄平

吴宫花草埋幽径仄仄平平平仄仄

晋代衣冠成古丘平平仄仄仄平平

三山半落青天外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水中分白鹭洲仄仄平平仄仄平

总为浮云能蔽日仄仄平平平仄仄

长安不见使人愁平平仄仄仄平平

所谓“平起平收”是指首句而言。因首句首字平仄不限,故又以第二字的平仄为。“凰”字属平声,末字“游”也属平声,是为“平起平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三四句、五六句要求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