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薄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灵芝的生活形态特性
菌丝无色透明,直径1~3微米,具有分枝,表面常分泌有白色结晶物。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所组成。菌柄近圆柱形或侧扁,一般侧生,罕见中生,极少偏生。菌盖肾脏形,半圆形,少见近圆形的,其表面有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较薄稍卷。大小差异很大,大的20×10厘米,厚2厘米,大多是4×3厘米,厚0.5~1厘米。初期黄色,随着成熟颜色加深成红褐色,红紫色以至暗紫色,并显出油漆似的光亮。菌盖腹面有许多小管,每毫米内有4~5个,管口初期白色,后为褐色。孢子壁双层,孢子卵形(8~11)×(5~7)微米。
二、灵芝的生活史特性
子实体成熟后产生大量担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成一次菌丝,其特点是单核,纤细,1~1.5微米粗,当长达12微米左右即分枝,然后又互相交织在一起。两个不同性别的担孢子萌发成的一次菌丝相遇,即结合成二次菌丝,其特点是双核,在分裂过程中发生锁状连合。二次菌丝生长发育至一定程度,即聚集、扭结、分化成子实体,凡组成子实体的菌丝都是三次菌丝。子实体成熟后又产生担孢子。这就是灵芝的生活史。
三、灵芝生活在外界环境条件的特性
灵芝是兼性寄生菌,即基本上是腐生的,有时也可寄生于活树上。其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碳素、氮素和矿质营养。灵芝能利用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碳,例如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为此,在其培养基和培养料中应适量加入葡萄糖和蔗糖。灵芝不能利用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等无机碳。灵芝可利用的有机态氮有蛋白质、氨基酸和尿素等。灵芝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磷、钾、钙、镁、锌、钠、钼等,其需要量虽不多,但不能缺少。若缺磷则细胞不能分裂,缺钙则子实体难以形成。
灵芝的菌丝生长范围为7~35℃,以27~29℃最适合。原基分化25~30℃,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低于25℃,高于30℃,菌柄生长慢。灵芝人工栽培培养料含水量60%~65%为最好。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在菌丝生长期间以60%左右为宜,子实体形成时期为85%~95%,当空气湿度为60%~65%时,菌蕾不会形成。已经形成,甚至已经长大的,也因空气湿度不足而干瘪下去。
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1%时,菌柄徒长,不断分枝,菌盖不能形成,出现畸形;超过0.3%时,子实体停止生长。灵芝菌丝在黑暗中不仅可正常生长,而且生长最快。而子实体生长发育则需要散射光,菌柄和菌伞生长都具有向光性。当光强为1.5~
2. 薄盖灵芝副作用
海南野生薄树灵芝功效最好。
3. 薄盖灵芝的功效与作用
1、灵芝(⾚芝)
最常见的灵芝品种,分布较⼴,主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林区,能批量⼈⼯栽培,是中外著名的药材。
2、紫芝(紫灵芝)
主要分布于新疆(天⼭),四川(西昌、德昌、凉⽔、⽊⾥),云南(墨江、临沧、澜沧、红河等),⼴东,⼴西等地,⽣于常绿阔叶林地的⼲基,伐桩及其周围,能⼈⼯栽培。
3、热带灵芝
主要产于福建的厦门,同安,南安等地,⽣于林地腐⽊桩及其周围地上。
4、匙状灵芝(背柄紫芝)
主要产于云南南部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地枯⽊⼲及伐桩上。
5、薄盖灵芝(薄树芝、密纹薄灵芝)
主要分布于⿊龙江、辽宁、云南、⼴东、海南等地,⽣于阔叶树⽊⼲基部,数量不多。
6、铁杉灵芝(松杉灵芝)
主要分布于吉林、⿊龙江等地,长在枯死的落叶松,铁杉⽊桩上,数⽬不多,能⼈⼯栽培。
7、橡胶树灵芝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于橡胶林地的⽊桩周围。
8、树芝
主要产于云南的⼤姚,⽣长在混交林地腐⽊的基部,数量稀少。
9、褐孔灵芝(亚元灵芝)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长于阔叶林⽊上,数量稀少。
10、硬⽪灵芝
主要产在云南的红河、陕西的武功、长在林地或腐⽊枝上,数⽬不多。此外,还有台湾灵芝和韩国灵芝,这两种灵芝产量较⾼,不过都是⼈⼯栽培。
4. 薄盖灵芝功效
是种植的。野生灵芝有很多种类,具有疗效价值的只有赤芝、紫芝、黄芝、白芝、青芝及黑芝,每一种都有不同的化学成份。
现在能成功被人工栽种的只有赤芝,赤芝的人工培育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有的用原木栽种,有的用木槺栽种,有的用人造营养栽种。由于可以大量生产,成本极为便宜。不同的栽种方法栽培出的赤芝有很大的差别。用原木栽种的质量较好,用木槺及营养料栽种的较差。第一代栽种出来的赤芝较好,第二代次之,第三代又次之。因为它可能会受到空气中其他菌类影响,不再是纯种赤芝。选购人工赤芝时,要选较大较圆的为好,因为如服食了非纯种赤芝,不但不能得到好处,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便得不偿失了。
从外表看来,野生的赤芝比较厚、硬,外皮光泽比较闪亮,比较粗壮,颜色比较鲜明且深。而人工栽培的比较薄、软,颜色沉且没光泽,重量轻很多。内在成份除了水份、纤维素外,化学成份有很大差别。最主要是野生灵芝含有甜菜硷,这是人工培植者所没有的。甜菜硷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及抗缺氧,使血管能获得充足氧份。另外,野生灵芝所含的各种矿物质、多糖体及天然维他命,比人工灵芝高出许多。因此,野生灵芝的功效,决非人工赤芝所可比拟。赤芝以外的灵芝,由于不能用人工栽培,故无法相比较。
选择野生灵芝时,更要小心。因为市面上所卖的灵芝,可能是其他菌类,也可能是人工栽种的变种赤芝。未得专家指点,切勿胡乱购买,以免误买膺品,损害身体。
野生灵芝比较称少珍贵,它只在森林中生长,概率是十万分之二到三,在古代被被神话传说赋予“起死回生和长生不老”的神秘色彩,是历代皇室专用贡品,中国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明确记载:上上之药,方中妙品;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人工灵芝赤芝如果是原木栽种的第一代灵芝也比较苦,不过野生赤芝更加苦,有来煲汤或煮水喝的话调味要用蜂蜜最好,不要用白砂糖,它会中和灵芝的药性。
5. 薄灵芝和灵芝
薄树录子实体一年生,木栓质、无柄至有细柄。
菌盖半圆型、肾形或呈扇型,(9~17)cm牙周(6~11)cm,厚达到1~2cm。
盖面暗紫色至深褐色,向边缘渐淡,有漆状光泽度,有胶原纤维样物质导致盖面非常发光,无环纹和环带,纵皱显著,表层光洁或有小颗粒;
盖缘淡棕褐色,薄,全缘。菌肉材乳白色,有显著的环纹,厚达到1.5cm。菌管浅褐色或淡肉桂色,长度约0.5cm;支管面污黄色,负伤后变成浅褐色,每mm间有支管4~5个。
菌柄短而粗,约3.5cm,粗约4cm,侧生,与盖面同色系,具漆料状光泽度,或无柄。真菌没有颜色或浅褐色,直径有1.2~6.9μm,壁厚,有发枝,偶有膈膜,亦无锁状协同。
胞子卵型至长卵型,顶部或平截,两层壁,外孢壁光滑没有颜色;内孢壁有不显著的小刺,顶部平截者则小刺较多,浅褐色或暗红色,(7.5~9.7)μm牙5.7~6.9)μm。生在公路桥梁下阴暗处的各种各样木料上。
野生灵芝,孢子深褐色,卵型,一端平截,(8.5~ll.2)um牙周(5.2-6.9)um,具两层壁。在每一个胞子的深褐色里层造成很多纤维状小凸起,深深伸进胞子壁的全透明表层,表层孢壁光洁。
灵芝孢子包囊的双层壁十分坚毅,一般的有机化学,物理方法难以将其摆脱,故限定了对其成分、生物活性成份的科学研究。
创建合理的破壁料理机方式,能够推动对其生物活性成份的获取及功效与作用的科学研究。非常具备营养成分。
薄树芝有胶质样物质致使盖面特别发亮,无环纹和环带,纵皱明显,表面光滑或有小颗粒;灵芝具双层壁。
在每个孢子的褐色内层产生许多针状小突起,深深地伸入孢子壁的透明外层,外层孢壁光滑。灵芝有效的破壁方法,可以促进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及药用价值,相当具有营养价值!
6. 薄荷灵芝的功效
灵芝凉茶
将灵芝掰成小节,将干荷叶和薄荷叶灵芝节放进杯中,倒入一些开水,稍微浸泡一下,滗出。这样做是为了滤去微尘。
2.再将苦瓜干、决明子放入,注入开水,即可。
凉茶凉茶,之所以叫凉茶,主要是因为凉茶里面的药材或者食材都是凉的,而且凉茶如果放冷了去喝口感会更加的好。所以当凉茶煮好了之后不要着急的就把喝了,应该倒一点出来然后放到一旁凉透了再喝,这样口感会更好,而且味道也是更加的好,有一种中草药的清香,但是不会苦。
注意事项:
1、许多人在进行凉茶的做法的时候都不会加入糖放在里面,都认为如果觉得糖放进去就变的甜了,从而失去了清凉的效果了,其实不然,恰恰相反的是,这道凉茶就是必须要将黄糖给放进去,这样喝才会更加的有效果,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其散热解毒的良好功效,所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2、凉茶不宜煲太久,水开后20分钟内即可。
3、在煲凉茶前,最好把药材浸泡20分钟。
7. 薄树灵芝的功效有什么
皂角树舌灵芝,别名又叫树舌芝、平盖灵芝、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是属于多孔菌科真菌。
大多种会出现在阔叶树的树干上。子实体多年生,侧生无柄,木质或近木栓质。菌盖扁平,半圆形、扇形、扁山丘形至低马蹄形,(5-30)cm×(6-50)cm,厚2-15cm;盖面皮壳灰白色至灰褐色,常覆有一层褐色孢子粉,有明显的同心环棱和环纹,常有大小不一的疣状突起,干后常有不规则的细裂纹;盖缘薄而锐,有时钝,全缘或波状。管口面初期白色,渐变为黄白色至灰褐色,受伤处立即变为褐色;管口圆形,每1mm间4-6个;菌管多层,在各层菌管间夹有一层薄的菌丝层,老的菌管中充塞有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孢子卵圆形,一端有截头壁双层,外壁光滑,无色,气微,味淡
8. 薄壳灵芝有什么功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动物的分类:
(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动物可分为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根据动物生活环境和运动方式,动物可分为三类: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空生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01、鱼类:
(1)生活习性:鱼生活在水中
(2)鱼的形态特征:
体 形:梭形
体 表:鳞片;分泌黏液
体 色:腹白背暗(保护色)
身体分布:头、躯干、尾
感觉器官:侧线(感觉水流、测定方向)
运动器官:鳍,尾(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腹(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整体起协调作用
呼 吸: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鱼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至关重要: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A、游泳:用鳍游泳(鳍是运动器官)
靠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前进的动力是尾部的摆动,胸鳍、腹鳍和背鳍维持鱼的平衡,尾鳍决定运动的方向;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丝密布毛细血管,可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卵生。变温动物。
B、呼吸:用鳃呼吸(鳃是呼吸器官)
(4)鱼类的主要特征:
A、体表常被有鳞片,B、用鳃呼吸,C、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游泳。D、生活在水中。
(5)鱼离不开水的原因:
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6)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02、其他水生动物:
(1)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如:章鱼、乌贼、河蚌、田螺等
(3)甲壳动物:体表长有较硬的甲。如:虾、蟹、水蚤等
(4)其他水生动物:海豚、鲸、海豹、龟、鳖等
03、水域环境的保护:
(1)水域环境保护的紧迫性
(2)水域环境保护的成功实例
(3)保护水域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04、陆生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05、蚯蚓:(蚯蚓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2)以植物枯叶、朽根等为食。(3)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身体分节使躯体的运动更灵活。(4)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5)蚯蚓是环节动物,
06、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⑴、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⑵、有刚毛和发达的肌肉用以运动
⑶、休表湿润可以呼吸,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环节动物:除蚯蚓外,还有沙蚕、水蛭等
07、兔:(兔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
(1)前肢短,后肢长,便于跳跃。(2)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发达,无犬齿(撕裂食物),盲肠发达,与植食性相适应。(3)体表被毛,用肺呼吸,心脏结构、血液循环与人一样,是恒温动物。(4)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
08、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2)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3)体腔那有膈;(4)用肺呼吸;(5)心脏有完整分隔的四腔;(6)体温恒定;(7)大脑发达;(8)多为胎生、哺乳。
▲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
09、变温动物和恒温的区别:
哺乳类和鸟类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它们都是恒温动物。其他动物的体温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
10、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1)陆生动物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足够的食物、水分、隐蔽地。
(2)大熊猫濒危原因:熊猫有栖息地遭到破坏。
(3)动物栖息地为陆地生活提供了足够的食物、水分和隐蔽地等基本的生存条件,被破坏后,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我们要保护好生物的栖息地。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11、鸟:(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有发达的气囊,减轻体重,双重呼吸。(2)消化系统发达,直肠短,食物残渣很快排出。(3)胸骨呈龙骨突,便于着生发达的胸肌。(4)身体成流线型,翅膀羽毛重叠排列,心脏发达。(5)体温高而恒定,卵生。
12、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1)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2)外骨骼的作用:支持、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3)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飞行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繁殖。
1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体表由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常见的节肢动物有:所有昆虫、蜘蛛、蜈蚣、虾、蟹等。
1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用皮肤辅助呼吸。
▲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等。
▲动物已知150万种,其中哺乳动物4000多种,鸟类9000多种,昆虫100万多种。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就是动物的行为。
(2)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3)描述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5、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1)运动系统: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骼肌。
(2)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模式图参见P29)
▲关节软骨作用:有弹性,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组成
▲脱 臼:关节头由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
16、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1)骨胳肌的结构和特性:
A、结构: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肌腱: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
肌腹:中间较粗的部分
一组肌肉附着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只能牵引骨而不能推开骨,与骨相连的总是两组肌肉配合的。
B、特性:肌肉无论受到哪种刺激(包括由神经传来的兴奋)都会发生收缩,停止刺激,肌肉舒张。
(2)屈肘和伸肘动作:
A、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部屈伸由两组肌肉群共同完成
B、伸肘: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舒张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收缩状态)
(3)运动的产生过程: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关节相当于支点。
(4)运动不但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而且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并需要多个系统参与配合。
(5)运动就是骨在肌肉的牵引下绕关节活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
▲动物的运动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7、动物行为:有攻击行为、防御行为、储食行为、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
18、区别动物的先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A、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本能行为)。如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B、学习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后天性)。如鲸的顶球、转圈和跳跃等表演。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9、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举例:
A、白蚁,内部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参见P37倒数第一段)
B、鸡、羊、狒狒等(参见P38第二段)
20、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1)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声音、动作、接触、气味等。
(2)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的反应,这种现象就叫通讯。
▲蝶蛾类昆虫可用性外激素通讯。
(3)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流,能量流,物质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养育着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21、在自然界的作用(参见八上P45)
(1)动物维持生态平衡;
(2)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2、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动物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观赏、药材、衣服等
24、动物与:
A、的概念: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
B、目前动物中最理想的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出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药物和营养物质])。
C、生物反应器应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D、生物反应器的优点: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减少污染等优点。
25、动物与仿生:
(1)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2)仿生的应用
A、飞 机——鸟的飞翔
B、薄壳技术——乌龟的背甲
C、雷 达——蝙蝠的回声定位
D、荧 光 灯——萤火虫的发光原理
E、宇 航 服——长颈鹿的脖子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6、菌落:细菌很小,要观察细菌形态的话一定要借助于高倍的或。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 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1)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比较 大小 形 状 颜 色
细菌菌落 小 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 白或黄
真菌菌落 大 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 红、褐、绿、黑、黄
(2)细菌的培养步骤:制作培养基→高温消毒→接种→培养。
27、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在土壤中、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上,在寒冷的极地,在很热的温泉中,都有细菌和真菌。可见,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28、细菌的生活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有的还有特殊条件。
▲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
第二节 细 菌
28、细菌的发现
(1)细菌的发现者:荷兰列文•虎克。
(2)法国的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瓶”实验,证实细菌的产生。还发现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巴斯德为“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之父:法国巴斯德。
29、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A、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B、形状:呈球状、杆状、螺旋状
C、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有的有鞭毛和荚膜。(参见八上P60)
▲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动物、植物、细菌细胞的对比
比较内容 动物 植物 细菌
细胞壁 无 有 有
细胞膜 有 有 有
细胞质 有 有 有
细胞核 有 有 无,只有未形成细胞核
叶绿体 无 有 无
鞭 毛 无 无 有
荚 膜 无 无 有
30、细菌的生殖:
A、生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
B、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休眠体。
▲细菌分布广泛的特点:因为细菌具有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
▲细菌的作用:作为分解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第三节 真 菌
31、真菌的种类:酵母菌、木耳、蘑菇、灵芝、霉菌等是真菌。
32、真菌的结构和营养方式
(1)结构:细胞有成型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33、真菌的繁殖:
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霉菌(青霉和曲霉的区别):
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状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状
▲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区别):(八上P64练习4)
A、细菌:个体微小,体内没有成形细胞核;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B、真菌: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第五章 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4、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作用(八上P66)
⑴、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⑵、引起植物和人类患病
▲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B导致的)
⑶、与动植共生
▲共生:细菌和真菌与植物共同生活,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叫共生。
A、与植物: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天麻是密环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B、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维生素
C、与人类: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和对身体有益。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3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A、酵母菌—分解食物中的糖类,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制馒头、包子、面包等。
B、乳酸菌—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制酸奶、泡菜等。
C、酿 酒—酒 曲。
D、醋酸菌—制 醋;霉 菌—制 酱
▲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A、食品的腐败原因:由于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活动引起的。
B、食品的保存——防腐:脱水法、腌制法、烟熏法、真空包装、冷冻法、罐藏法、巴斯德消毒法等。
C、防止食品腐败的主要原理:将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3)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A、利用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制成抗生素,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抗生素: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叫抗生素。
B、利用现代手段,将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生产药品(如胰岛素)
(4)细菌与环境保护:
细菌净化环境:厌痒菌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甲烷。好痒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城市污水处理就是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分类依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基本单位:种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36、植物的分类:
(1)植物的分类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
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花、果实、种子
(2)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37、动物的分类:
(1)动物的分类依据:动物的内、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38、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1)细菌等分类依据:形态结构
(2)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等
第二节 从种到界
39、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在等级法进行分类时,分类的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的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物种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林奈(瑞典植物学家)的双名法(生物命名法)的内容包括两部分:属名+种加词
第二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40、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一个物种就是一个基因库)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我国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居世界第三位,鱼类、两栖类,哺乳动物也位于世界的前列。
(2)基因的多样性: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就是基因多样性的运用。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
4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措施是: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2、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的原因:
滥砍乱伐、滥捕乱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我国的特有珍稀动植物:(P94)
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珙桐等。
▲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和植物:
A、我国面临濒危的动物:
水生无脊椎动物:红珊瑚、鹦鹉螺
鱼 类:中华鲟、白鲟
陆生无脊椎动物:金斑缘凤蝶
爬行类:鳄晰、扬子颚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藏羚羊、麋鹿、亚洲象、华南虎、白头叶猴等。
B、我国面临濒危的植物:人参、珙桐、水杉、银杉、桫椤等。
43、建立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概念——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
(2)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P96)
▲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P96图Ⅵ-5、Ⅵ-6)
▲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还最先加入国际《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9. 薄灵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禁忌
灵芝(赤芝)紫芝(紫灵芝)薄盖灵芝(薄树芝、密纹薄灵芝)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云南、广东、海南等地,生于阔叶树木干基部,数量不多主要生长在常绿阔叶林地的干基,伐桩及其周围,能人工栽培,产地分布在新疆(天山),四川(西昌、德昌、凉水、木里),云南(墨江、临沧、澜沧、红河等),广东,广西等地, 这是最为常见的灵芝品种了,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主要产自于热带、亚热带林区,还可以批量人工栽培种植,是一种著名的名贵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