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大全 |

杨树

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植物落叶乔木的通称。全属有 10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的温带、寒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与中东地区。中国有50多种。

形态特征

杨树小枝具顶芽,芽鳞2枚以上。单叶互生,卵形或近圆形。葇荑花序,雌雄异株,不具花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苞片顶端分裂,雄蕊多数。蒴果。种子小,具冠毛。

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分布范围跨北纬25°~53°,东经76°~ 134°,遍布东北、西北、华北以及西南等地。在四川,分布海拔可达3500米。近年来由于引进南方型美洲黑杨,中国杨树栽培区已南移到湖北、湖南等省的平原地区。杨属共分5组,即胡杨组(Sect.Turanga)、白杨组(Sect.Leuce)、黑杨组(Sect.Aigeiros)、青杨组 (Sect.Tacamahaca)和大叶杨组(Sect.Leucoides)。

胡杨组

以胡杨(P.euphratica)为代表。树高可达25米,胸径60厘米。树皮灰黄色,纵裂,成厚纤维状。幼枝灰绿色,被毛。小枝细,无顶芽,芽小无脂。叶形多变,幼枝及长枝上的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短枝上的叶卵圆形、披针形、三角形或肾形。主要分布于中亚、西亚及地中海沿岸(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等直到西班牙)。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及陕西北部,尤以新疆地区分布最广,在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和叶尔羌河,喀什河的下游,有大片森林沿河分布。在帕米尔东坡可达海拔2300米左右,天山南坡可分布到1800米。

白杨组

中国原产有10种,分属于两个亚组:白杨亚组和山杨亚组。银白杨、毛白杨、新疆杨(P. albavar. pyramidalis )等属白杨亚组。山杨 、欧洲山杨(P.tremula)、河北杨(P.hopeiensis)等属山杨亚组。

(1)银白杨(P.alba)。高约35米。树皮灰白色。长枝叶呈掌状3~5分裂,短枝叶卵形或椭圆形。背面密被白绒毛。分布于地中海西部盆地,中欧和东欧以及西亚及中亚。在中国新疆额尔齐斯河及其各支流,有天然林分布。

(2)毛白杨(P.tomentosa)。中国特有树种。高可达40米,胸径1米以上。树干通直,树皮灰白或灰绿色,皮孔菱形,老树干树皮深灰褐色,纵裂。小枝被灰色绒毛。芽鳞赤褐色。短枝叶三角状卵形、卵圆形或近圆形、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波状缺刻或粗锯齿;长枝叶三角状心形或近圆形,叶柄基部近圆形,有毛,通常具腺体。幼叶和嫩枝密被绒毛,后逐渐脱落(见图)。北起辽宁、内蒙古南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南达江苏、浙江,西至甘肃、宁夏等省(自治区)都有栽培。适生区在渭河以南、秦岭北及河南中部。

(3)山杨 (P.davidiana),高约25米。树冠球形。树皮幼时灰绿色,光滑,老时下部色暗粗糙。幼枝无毛,灰褐色,圆筒形。叶为三角状圆形或圆形,基部圆或心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大波状齿,嫩时有疏毛,老时无毛,叶柄与叶等长。在中国分布很广。

图 黑杨组

以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为代表,二者在形态和分布上均有显著差异。欧洲黑杨 (P.nigra)小枝圆柱形,无棱,叶缘无毛;分布于欧亚大陆,在中国新疆额尔齐斯河等河谷也有分布。美洲黑杨 (P.deltoides)幼枝带棱角,有时具纵的直棱,翼状,叶缘有绒毛;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沿美国密西西比、俄亥俄、密苏里等大河及其支流的冲积土上,近年来引入中国。此外还有箭杆杨(P.nigra var.thevestina),为欧洲黑杨的变种,仅见雌株,干通直匀称,高可达30~40米。树冠为圆柱形或尖塔形,侧枝几乎与主干平行向上耸立。叶一般为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或钝锯齿。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上中游一带,包括陕西中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关中地区及山西夏县是著名的箭杆杨生产区。新疆伊犁地区栽培也多。欧美杨(P.euramericana)是欧洲黑杨和美洲黑杨杂交种的通称。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青杨组

中国种类较多,共有34种。其中小叶杨(P.simonii)高可达20余米,胸径50厘米。树冠开展, 树枝灰褐色,老时基部具沟裂。小枝光滑,红褐色,后变黄褐色,长枝具明显棱。叶菱状倒卵形、菱状圆卵形或菱状椭圆形。边缘具细钝锯齿。在中国北从黑龙江,南到安徽、湖北,西到四川、云南、新疆都有分布。青杨(P.cathayana)高可达30米,胸径达 1米。树冠卵形或椭圆形。幼树皮灰绿色、光滑,老时暗灰色,纵裂。小枝圆,橙黄色或灰黄色,1年生枝有棱角。短枝叶卵形或长椭圆卵形、椭圆形或狭卵形,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钝锯齿。分布于中国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等地。此外还有苦杨(P.laurifolia)、甜杨(P.suaveolens)、大青杨(P.ussuriensis)、小青杨(P.pseudo-simonii)、 滇杨(P.yunnanensis)等。

大叶杨组

大叶杨(P.lasiocarpa)是中国特有种。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枝粗壮而稀疏,黄褐色或稀紫褐色,有棱,嫩时被绒毛,或疏柔毛。叶卵形,比杨属任何种均大,长15~30厘米,宽10~15厘米,先端通常渐尖,基部深心形,具2腺体。分布于湖北、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等省,以鄂西、川东林区为多,生于海拔1300~3500米的山坡或河溪边。此外,大叶杨组中还有椅杨(P.wilsonii)等。

生物学特性

杨树为喜光树种。要求温带气候,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但因种而有差异。因其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都比其他阔叶树发达,对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从对湿度的要求来说,杨树可分两类:杨属中多数种分布在年雨量500~700(1300)毫米的地区,可称为中生偏湿类型,如青杨、滇杨、大青杨、毛青杨(P.shanxiensis)、山杨等。另一类属中亚草原和森林草原的树种如小叶杨、黑杨、银白杨、新疆杨等,能够忍耐大气干旱,但需要充足的地下水。胡杨分布于干旱荒漠和沙漠盐碱地带,是杨属中忍耐大气干旱以及土壤盐渍化最强的树种,能在含盐量达1%的土壤上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

杨树种子很小。如钻天杨种子的千粒重0.39克,银白杨为0.54克。蒴果成熟即开裂。采种方法一是剪采果穗,一是收集落下的种子。在一般条件下,杨树种子会迅速失去发芽力,要随采随播。在含腐殖质多的砂壤土上播种育苗,可采用垄播或床播。播种初期要求土壤湿润又不积水,常需搭荫棚或覆草。播种后约2~3天即可出苗。15天左右出7~5片叶子时开始间苗,并进行除草、施肥。较普遍采用的是无性繁殖方法。对容易生根的杨树种如青杨、小叶杨和欧美杨等一般采用扦插育苗。插条来自1年生苗木或大树的萌条,粗度以1~1.5厘米、长度以20厘米左右为宜。多在春季扦插。对难生根的杨树如毛白杨,可用生长调节剂先处理穗条,然后扦插;有时也可用嫁接方法,将枝条嫁接在易生根的杨树上,然后再扦插育苗。对根蘖萌芽能力很强的杨树,可在大树附近开沟,切断大树的侧根或在苗床上切断根,以促进根蘖苗发生。

杨树一般要求土层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在华北平原以砂壤质潮土或潮褐土为好。地下水位过高时要求开沟排水。造林前全面深翻,一般深度30~40厘米。挖穴栽植,穴的大小约1×1×1米。对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林地,需要施用大量腐熟有机肥作基肥,并加少量磷肥。造林密度因栽培目的、加工工艺、市场要求及立地条件而异,一般为4×6,6×6,6×8米。

病虫害

杨树病害种类甚多,且为害严重。主要的叶部病害有褐斑病等,可引起早期落叶甚至导致幼苗枯死。叶黑星病引起的叶片变黑及嫩梢枯死,在局部地区有时为害严重。树干病害常见于华北、东北、西北各地的有烂皮病和溃疡病,发病原因与冻伤、皮层含水量降低以及品种抗性等有关。华北局部地区常发生根癌病及紫根腐病。随着意大利杨的引进,花叶病毒病已有发现并引起重视。此外,尚有中干腐朽、梢头腐朽(见木材腐朽)等病害也直接影响树木生长。

杨树害虫主要有杨白潜蛾,幼虫潜叶形成大黑斑,对幼苗、幼树威胁很大。杨黄卷叶螟卷叶为害幼树主要有杨枯叶蛾、杨扇舟蛾、沙枣尺蠖、大袋蛾、舞毒蛾和杨树叶甲等是食叶害虫。杨梢叶甲严重为害幼树嫩梢、叶柄,引起脱叶。杨笠圆盾蚧刺吸枝干。青杨天牛、光肩天牛等钻蛀树干为害。

树种改良

杨树树种改良已有约一个世纪的历史,人工育成的良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因而杨树的生产力得到了成倍增长。树种改良的方法有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体育种、诱变育种等。种条或种子的产地的选择,是育种方法之一。也可从杨树天然林或人工林中选择优良母树,采集自由授粉的种子,从实生苗中进行选择。植株形成无性系,经10~15年比较试验,选出最好的无性系形成单系或多系品种。中国的杨树杂交育种,也为生产提供了许多优良品种。

杨树的染色体 2n=38。有人认为杨树是次级多倍体,有4条染色体是四倍性(4×4=16),3条是六倍性(3×6=18),2条是二倍性(2×2=4)。选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可以从中选择有价值的3倍体。巨形山杨(P.tremula gigas)就是自然界产生的欧洲山杨三倍体。此外还有银白杨,银灰杨 (P.canescens)的三倍体,已形成生产力较高的林分。

木材及其用途

木材一般为白色,但欧洲黑杨和欧美杨边材为淡黄色,胡杨为淡红色。心材的颜色比边材暗些,银白杨的心材为浅褐色。杨木纹理细致、均匀,材质较软,气干材密度变动在0.30~0.55之间。易干燥,加工性能好,平原地区大部分用作民用建筑材、家具、火柴梗用材和锯材等。在木材工业上,杨木是十分良好的人造板和纤维用材。杨树的树叶是良好的饲料,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杨树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容易繁殖,是用材林、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

参考书目
    F.A.O., Poplars and Willows in Wood production and land use, International Popular Commission,Rome,1979.